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本草害利 > 〔温脾次将〕

本草害利 〔温脾次将〕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乌药:〔害〕辛温,散气之品。病属气血虚,而内热者忌之。时医多以香附同用,治女子一切气病。然有虚实寒热,冷气暴气,用之固宜;虚气热气,用之贻害。故妇人月事先期,小便短赤,及咳嗽、内热、口渴、口干、舌苦,不得眠,一切阴虚内热之病,皆不宜服。 〔利〕入肺、脾、胃、膀胱,通温三焦,辛温芳馥,下气温中,治膀胱冷气攻冲,胸腹积停为痛,天行疫瘴,鬼犯虫伤。 〔修治〕八月采,根有车毂纹,形如连珠,天台者香白,不及南海之力大,酒浸一宿炒,亦有研用者。 藿香:〔害〕芳烈升阳,虽能止呕,治吐逆,若胃热作呕,法并禁用。中焦火盛,及阴虚火旺,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并禁。 〔利〕辛微温,温中开胃,行气止呕,禀清和芳烈之气,治心腹绞痛,霍乱吐泻,为脾肺达气要药。梗达气为长,而芳烈逊之。 〔修治〕出交广,方茎有节叶,微似茄叶,古惟用叶。今枝梗亦用,因叶多伪也。六七月采,晒干,乃芬香。 益智仁:〔害〕其气芳香,惟性本燥热,病属血燥有热,而崩带遗浊者,皆当忌之。凡呕吐由于热,而不因于寒;气逆由于怒,而不由于虚;小便余沥,由于水涸精亏内热,而不由于肾气虚寒;泄泻由于湿火暴注,而不由于气虚肠滑;法并忌用。 〔利〕补肾扶脾胃,温中进饮食,摄涎唾,缩小便,安心神,止遗浊。辛能开散,使郁结宣通,行阳退阴之药也。 〔修治〕出岭南,形如枣核,取仁盐水炒。五六月熟,其子如笔头,两头尖,长七八分。 砂仁:〔害〕辛窜性燥,血虚火炎者勿用。胎妇多服耗气,必致难产。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于血热;滞下由于湿热;上气咳逆,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所滞;皆须详察鉴别。误则有损无益,宜慎之。 〔利〕芳香归脾,辛能润肾,下气化食,治心疼欲呕,开脾胃要药,和中气正品。若肾气不归元,非此向导不济,胎喜疏利,故主之。阳春砂仁,即缩砂仁,其性同,而长于开胃。砂仁壳力缓。 〔修治〕出岭南,七八月采,炒去衣,研入药。 白蔻仁:〔害〕辛热燥烈,流行三焦,凡呕吐不因于寒及阳虚者,皆不得入。如火升作呕,因热腹痛气虚诸症,法咸忌用。 〔利〕辛温,入脾胃,通温三焦,宽中气滞,温中除吐逆,开胃消饮食,治疟症,除目翳。 蔻壳力稍逊。 〔修治〕番舶来者良,去衣微焙研细用。 米谷:甘平,得天地中和之气,平和五脏,补益气血,除烦清热,利便止渴,是无害于病症。 惟患霍乱之后,忌粥及米饭。有早中晚者,得金气,多性凉,尤能清热。 北粳凉,南粳温,赤粳热,白粳凉,新粳热,陈粳凉,糯温,陈廪平。 除霍乱症外,余皆有益于人,而无损也。 焦谷芽:甘温消食,与麦芽同功,而性不损元。温中偏长,为消食建脾,开胃和中之要药。生谷芽,长于开胃。 蜀椒:〔害〕纯阳之气,虽除寒湿,散风邪,然肺胃素有火热,或咳嗽生痰,或大肠积热下血,咸不宜用。凡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虚冷者忌之。阴痿脚弱,由于精血耗竭,而非命门火衰虚冷所致者,不宜入下焦药用。一切阴虚阳盛,火热冲上,头目肿痛,齿浮口疮,衄血耳聋,咽痛舌赤,消渴、肺痿、咳嗽、咯血、吐血等症,法所咸忌。阴虚火旺之人,在所大忌。 诜曰∶五月食椒,损气伤心,令人多忘。 别录曰∶大热多食,令人乏气喘促。闭口椒有毒,能杀人。 〔利〕辛热,入脾、肺、右肾、命门,温脾胃而击三焦之冷滞,补元阳而荡六腑之沉寒。 燥湿发汗,消食除胀;治肾气上逆,能导火归元;止呕吐泻利,消痰饮水肿,通血脉而消痿痹,行肢节而健机关,破症瘕,安蛔虫,虫闻椒即伏。 椒禀纯阳之性,乃除寒湿,散风邪,温脾胃,暖命门之要药。 椒目苦辛少毒,善消水胀肿满定喘,可塞耳聋。塞耳聋者,通关补肾之功也。 〔修治〕蜀产,肉浓皮皱,为川椒,比秦椒略小。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捣去里面黄壳,取红用,名椒红,得盐良。中其毒者,用凉水麻仁浆解之。 秦椒,俗名花椒。比川椒味短,纹低,禁忌俱同川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