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大唐内典录序》 > 第33章大唐内典录卷第五4

右三十七部。合一百七十六卷。北天竺犍达国三藏法师阇那崛多。隋言至德。又云佛德。周明帝世。武成年初。共同学耶舍崛多。随本师至摩伽陀国三藏禅师阇那耶舍。赍经入国。师徒同学悉习方言。二十余年。崛多最善。周世在京及往蜀地。随处并皆宣译新经。或接先阙文义咸允。时遭魔难世迫王威。建德三年逢毁二教。夏之七众俱俗一衣。崛多师徒亦被诱逼。既元结契捐命游方。弗惮苦辛弘化为业。值法陵灭遂爽本心。既是梵人不从华服。秉古志节乞求返邦。国家依听以礼放遣。我脂那者。实是阎浮之陆海也。为诸遐裔殊服异形咸所奔凑。其非乐土。宁感致斯慕化而来。来者容纳。思乡欲去。去者不违。还向北天。路经突厥。遇值中面。他钵可汗。殷重请留。因往复日。周有成坏。劳师去还。此无废兴。幸安意住。资给供养当使称心。遂尔并停十有余载。师及同学悉彼先殂。唯多独在。时属相州沙门宝暹道邃智周僧威法宝僧昙智照僧律等十有一人。以齐武平六年。相结西游。往还七载。凡得梵经二百六十部。回到突厥。闻周灭齐并毁佛法。进无所归退则不可。迁延彼国遂逢志德。如渴值饮若暗遇明。仍共寻阅所得新经请翻名题勘旧录目。频觉巧便。有殊前人律等内诚各私庆幸。获宝遇匠得不虚行。同誓焚香共契宣译。大隋受禅佛法即兴。周等赍经先来应运。开皇元年季冬届止。敕旨付司访人令翻。崛多四年方果入国。处处兴善将事弘宣。五年敕旨。即令崛多共婆罗门沙门若那竭多开府高恭恭息都督天奴和仁又婆罗毗舍达等道俗六人。令于内史内省翻梵古书及乾文等。于时广济寺。唯独耶舍一人舍译经。至七年别敕崛多。便兼翻经两头来往。到十二年翻书讫了。合得二百余卷。进毕。尔时耶舍先已终亡。仍敕崛多专主翻译。仍移法席就大兴善。更召婆罗门沙门达摩笈多并遣高天奴高和仁兄弟等同翻。又增置十大德沙门。僧休法粲法经慧藏洪遵慧远法纂僧晖明穆昙迁等。监掌始末铨定指归。其十四部。本行集经。七十六卷。并是余处。十一年前崛多自翻。沙门彦琮制序。皆是其十七部。法炬等八十九卷。十二年来在大兴善寺禅堂内出。沙门笈多高天奴兄弟等助。沙门明穆沙门彦琮重对梵本再更覆勘整理文义。其外尚有九十余部见在。续翻讫随附录。仰惟如来金口所唱。异类各蒙悟解。譬如日月耀天。迦叶阿难亲承梵音结集布乎皮牒。犹如炬烛朗夜。后汉迄今国俗殊别。宣译著在文言。状如萤灯照室。所冀石火之继太阳以影传光。津液法流露润含识。庶无断绝。若论真伪本末。可得同年而比校哉无所有菩萨经四卷护国菩萨经二卷佛华严入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二卷大云请雨经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大乘三聚忏悔经 右六经十一卷。亦是崛多笈多二师于兴善续出。长房录阙名。今搜现入藏经有之。故附此第增一数四十卷(略诸经论所有数法从一至十至百乃至千万有似数林)佛性论二卷众经录 右三部。合四十三卷。相州前定国寺沙门释法上撰。上戒山崇峻慧海幽深。德可轨人威能肃物。故魏齐世历为统都。所部僧尼减三百万。而上纲纪将四十年。当文宣时盛弘释典。上总担荷并得缉谐。内外阐扬黑白咸允。非斯柱石。孰此栋梁。景行既彰逸响遐被。致高句丽国大丞相王高德乃深。怀正信崇重大乘。欲以释风被之海曲。然莫测法教始末缘由。自西徂东年世帝代。故从彼国件录事条。遣僧义渊乘帆向邺启发未闻事条。略云。释迦文佛入涅槃来。至今几年。又在天竺经历几年。方到汉地初到何帝。年号是何。又齐陈国佛法谁先。从尔至今历几年帝。请乞具注。其十地智度地持金刚般若等诸论。本谁述作。著论缘起灵瑞所由。有传纪不。谨录咨审垂为释疑。上答。佛以姬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生。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当穆王二十四年癸未之岁。穆王闻西方有化人出。便即西入而竟不还。以此为验。四十九年在世。灭度已来至今齐世武平七年丙申。凡一千四百六十五年。后汉明帝永平十年。经法初来。魏晋相传至今。孙权赤乌年。康僧会适吴方弘教法。地持是阿僧佉比丘从弥勒菩萨受得其本。晋安帝隆安年。昙无谶为河西王沮渠蒙逊译。摩诃衍论龙树菩萨造。晋隆安年。鸠摩什婆至长安为姚兴译。十地论金刚般若论。并是僧佉弟婆薮槃豆造。至后魏宣武帝时。三藏法师菩提留支始翻。上答指订由缘甚广。今略举要以示异同。而上所服素纳袈裟一钵三衣。外更无聚积。诸受请供感世利财。起一山寺。名为合水。山之极顶造弥勒堂。常愿往生觐睹弥勒。四事供养百五十僧。齐破法湮。山寺弗毁。上私隐俗习业如常。常愿残年见三宝。复更一顶礼慈氏如来。业行既专精诚感彻。心如注石。遂属开皇。至尊龙飞佛日还照。上果情愿力疾服袈裟弟子扛舆升山寺顶。合掌三礼弥勒世尊。右绕三周讫还山下。奄然而卒。九十余矣安民论十二卷陶神论十卷因果论二卷圣迹记二卷塔寺记经法东流记十法记僧尼制 右八部。合三十卷。相州大慈寺沙门释灵裕撰。裕即道凭法师之弟子也。轨师德量善守律仪。慧解钩深见闻泓博。兼内外学为道俗归。性爱传灯情存著述。可谓笃识高行沙门也。观裕安民陶神因果。意存宣通无上法宝。开皇十年追入见讫辞帝东返。十一年春厚礼放之对根起行杂录集(三十六卷)三阶位别录集四卷 右二部四十卷。真寂寺沙门释信行撰。行魏人。少而落[髟/采]。博综群经。蕴独见之明。显高蹈之迹。与先旧德解行弗同。不全声闻兼菩萨行。舍二百五十戒。居大僧下在沙弥上。门徒悉行方等结净。投陀乞食。日止一餐。在道路行。无问男女率皆礼拜。欲似法华常不轻行。此亦万衢之一术也。但人爱同恶异。缘之时复致讥此录。诚并引经论正文。而其外题无定准的。虽曰对根起行幽隐。指体标榜于事少微。来哲傥详幸知有据。开皇二十年敕断不听行相同箴勖。然其属流广海陆高之众经录目七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