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大唐内典录序》 > 第67章大唐众经录卷第九7

右四录。依捡东晋庐山东林寺远公弟子释道流创撰。未就而卒。同学道祖为成之东晋沙门支敏度经论都录一卷 右依捡。晋成帝豫章山沙门也。其人总挍古今群经。故撰都录。敏度又撰别录一部前齐沙门释王宗录二卷 右依捡。齐武帝时沙门也。所出此录。见梁三藏集记前齐沙门释道慧宋齐录后魏沙门菩提流支录后齐沙门释道凭录始兴录(未详作者)庐山录(未详作者)释正度录王车骑录岑号录释弘充录(南齐杨都人)华林佛殿录四卷(梁天监年敕沙门僧绍撰)隋沙门释灵裕译经录众经都录八卷(捡名似总合群家而未详作者) 已前诸录。二十四家。捡纪传有之。未见其本。故列名而已众经别录二卷(未详作者言似宋时)上卷三录大乘经录第一三乘通教录第二三乘中大乘录第三下卷七录小乘经录第四篇目阙本录第五大小乘不判录第六疑经录第七律录第八数录第九论录第十 都一千八十九部二千五百九十三卷梁出三藏集记(齐末梁初沙门释僧祐撰)新集撰出经论录一新集异出经论录二新集序四部律录三新集安公古异经录四新集安公失译经录五新集安公凉土异经录六新集安公关中异经录七新集续撰失译经录八新集抄经录九新集安公疑经录十新集疑经伪撰录十一新集安公注及杂志录十二 右都合一十二件二千一百六十二部四千三百二十八卷元魏众经录目(永熙年敕舍人李廓撰)大乘经目录一大乘论目录二大乘经注目录三大乘未译经论目录四小乘经律目录五小乘论目录六有目阙本目录七非真经目录八非真论目录九全非经愚者作目录十 右都合十件四百二十七部二千五十三卷梁代众经目录(天监十七年敕沙门宝唱撰)第一卷(大乘)第二卷(小乘)第三卷(先异译经禅经戒律疑经注经数论义记)第四卷(随事别名随事失名譬喻佛名神咒) 右四卷二十件凡一千四百三十三部三千七百四十一卷齐代众经目录(武平年沙门法上撰)杂藏录修多罗录毗尼录阿毗昙录别录众经抄录集录人撰作录 右八件经律论真伪凡七百八十七部二千三百三十四卷大隋众经目录七卷(开皇十四年敕翻经所沙门法经等二十大德撰) 依捡。其录位为九条。区别品类为四十二分。初六分略示经律三藏大小之殊。粗显传译是非真伪之目。后之三录。并是集传记注。此名道俗所修。虽非西域所制。莫非光赞正经发明宗教开进后学 右九录凡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一十卷开皇三宝录(开皇十七年大兴善寺翻经学士费长房撰) 合一十五卷(一卷总目两卷入藏三卷帝年九卷代录) 右所出经律戒论传二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隋仁寿年内典录五卷(京师延兴寺释玄琬传云文帝敕大兴善寺大德与翻经沙门学士披捡法藏详定此录)单本一重翻二贤圣集传三别生四疑伪五 右五件。即今京辇通写盛行。直列经名仍铨传译。所略过半未足寻之。其序略云。别生疑伪不须抄写。已外三分入藏所收。至如法宝集之流。净住子之类。还同略抄。例入别生。余有僧传等。词集文史。体非淳正。事谁可寻。义无在录。云云。已如上纪大唐京师西明寺所写王翻经律论集传等(显庆三年) 入藏正录合七百九十九部三千三百六十一卷(五万六千一百七十五纸)大唐内典录一帙十卷历代众经传译录五卷历代翻经单重人代存亡录一卷历代众经分乘入藏录二卷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一卷历代众经有目阙本录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历代众经支流陈化录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历代众经录目所从序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 下六录合成一卷 右总合一十八代所出经教凡二千二百六十二部七千余卷(可自算定则知作者疲焉) 余少沐法流。五十余载。宗匠成教执范贤明。每值经诰德能无不目阅亲谒。至于经部大录欣悟良多。无论真伪思闻其异。自方朔睹昆明之灰。刘向挍佛经天阁。故知周汉久已闻之。非后显宗方流此地。故法兰创出章本。世高广译众经。余部相从无非通道。故魏晋之后腾译郁蒸。制录讨论居然非一。或以数列。或用名求。或凭时代。或寄参译。各纪一隅务存所见。斯并当时稽古识量修明。而缀撰笔削不至详密者。非为才不足而智不周也。直以宅身所遇天下分崩。疆场关艰莫阅经部。虽闻彼有终身不窥。今则九围静谧八表通同。尚绝追求诸何纂历上集群目取讯僧传等文勘阅详定。更参祐房等录祐录征据。文义可观。然大小雷同三藏糅杂。抄集参正传记乱经。考括始终莫能通决。房录后出该赡前闻。然三宝共部伪真淆乱。自余诸录胡可胜言。今余所撰望革前弊。然以七十之年独运神府。捡括漏落终陷前科。具述所怀示其量据。庶有同好复雅正之。可不同舟相从怀古 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第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