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大唐内典录序》 > 第68章大唐众经录卷第九8

序曰。三宝弘护各有司存。佛僧两位。表师资之有从。声教一门。显化导之灵府。故佛僧随机。感见之缘出没。法为除恼。灭结之候常临。所以舍身偈句。恒列于玄崖。遗法文言。总会于龙殿。良是三圣敬重。藉顾复之劬劳。幽明荷恩。庆静倒之良术。所以受持读诵必降征祥。如说修行无不通感。天竺往事固显常谈。震旦见缘纷纶恒有。士行投经于火聚。焰灭而不焦。贼徒盗叶于客堂。既重而不举。或合藏腾于天府。或单部瑞于王臣。或七难由之获销。或二求因之果遂。斯徒众矣。不述难闻。敢随代录用程诸后。经不云乎。为信者施疑则不说。至如石开矢入。心决致然。水流冰度。情疑顿决。斯等尚为士俗常传。况慧拔重空道超群有。心量所指穷数极微。因缘之遘若影随形。祥瑞之徒有逾符契。义非隐默故述而集之。然寻阅前事多出传纪。志怪之异冥祥。旌异之与征应。此等众矣备可览之。恐难睹其文固疏其三数。并以即具所详示存感通之有数矣 高僧传云。宋元初中有黄龙沙弥昙无竭者。诵观音经净修苦行。与诸徒属二十五人。往寻佛国。备经荒险贞志弥坚。既达天竺舍卫。路逢山象一群。竭赍经诵念称名归命。有师子从林中出。象惊奔走。复有野牛一群。鸣吼而来。将欲加害。竭又如初归命。有大鹫飞来。牛便惊散。遂得克免 又昔东晋孝武之前。恒山沙门释道安者。经石赵之乱避地于襄阳。注般若道行密迹诸经。折疑甄解二十余卷。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说不违理者。当见瑞相。乃梦见胡道人头白眉毛长。语安曰。君所注经殊合道理。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当相助弘通。可时时设食也。后十诵至。远公云。昔和上所梦乃宾头卢也。于是立座饭之。又感神僧现形说法云 又蜀郡沙门释僧生者。出家以苦行致目为蜀三贤寺主。诵法华习定。尝山中诵经。虎蹲其前。竟部乃去。每至讽咏。辄见左右四人为侍。年虽衰老而翘勤弥励。遂终其业云 又扶风释道冏者。为师入河南霍山采钟乳四人。入穴数里。三人溺死。炬火又亡。冏素诵法华。凭诚乞济。有顷见萤火。追遂得出穴。频作普贤行道。并见感应。或见胡僧入坐。或见骑马人至。未及言次倏忽不见。后游宋都。以般舟为业。中夜入禅。见四人御车呼冏上乘。不觉自身已在大路。见一人坐胡床侍卫数百人。见冏惊起曰。向令知处而已。何忽劳屈法师。遂拜别令送还寺。扣门方开。房门亦闭。众咸敬服 又宋孝建中。释普明者。少出家。禀性清纯。蔬食布衣忏诵为业。诵法花维摩。若讽诵时。有别衣别座。未尝秽杂。每至劝发品。辄见普贤乘象立其前。诵维摩亦闻空中倡乐之声云 又宋太始中。杨都瓦官寺释慧果者。少以蔬素自节。诵法花十地。尝于圊前一鬼致敬云。昔为众僧作维那。小不如法。堕在啖粪鬼中。法师慈悲愿助拔济。又昔有钱三千。埋在柿树下。愿取为福果。因告众掘钱为造法华设会。后梦见鬼云。已得改生。大胜昔日之苦报也 前齐永明中。杨都高座寺释慧进者。少雄勇游侠。年三十忽悟非常。因出家。蔬食布衣誓诵法华。用心劳苦执卷便病。乃发愿造百部以悔先障。始聚得一千六百文。贼来索物。进示经钱。贼惭而退。尔后遂成百部。故病亦损。诵经既度。情愿又满。回此诵业。愿生安养。闻空中告曰。汝愿已足。必得往生。因无病而卒。年八十余矣 永明中。会稽释弘明者。止云门寺。诵法华礼忏为业。每旦水瓶自满。实诸天童子为给使也。又虎来入室伏床前。久之乃去。又见小儿来听经云。昔是此寺沙弥。盗僧厨食。今堕圊中。闻上人诵经。故力来听。愿助方便免斯累也。明为说法领解方隐。后山精来恼。明乃捉取腰绳系之。鬼谢遂放。因之永绝 昔元魏天平年中。定州募士孙敬德。在防造观音像。年满将还在家礼事。后为贼所引。不堪栲楚。遂妄承罪。明日将决。其夜礼忏流泪。忽如睡梦。见一沙门教诵救生观世音经。经有诸佛名。令诵千遍得免苦难。敬觉如梦所缘了无参错。遂诵一百遍。有司执缚向市。且行且诵。临刑满千。刀下斫之折为三段。皮肉不伤易刀又斫。凡经三换刀折如初。监司问之。具陈本末。以状闻承相高欢。乃为表请免死。因此广行于世。所谓高王观世音也。敬还设斋迎像。乃见项上有三刀痕。见齐书 梁天监末。富阳县泉林寺释道琳者。少出家有戒节。诵净名经。寺有鬼怪。自琳居之便歇。弟子为屋压头陷入胸。琳为祈请。夜见两胡僧拔出其头。旦遂平复。琳又设圣僧斋。铺新帛于床上。斋毕见帛上有人迹。皆长三尺。众咸服其征感 后魏末。齐州释志湛者。住大山北人头山邃谷中衔草寺。省事少言人鸟不乱。读诵法花。人不测其素业。将终时神僧宝志谓梁武曰。北方衔草寺须陀洹圣僧今日灭度。湛之亡也无恼而化。两手各舒一指。有梵僧云。斯初果也。还葬此山。后发看之。唯舌如故。乃立塔表之。今塔存焉。鸟兽不敢陵践 又茫阳五侯寺僧。失其名。诵法华为常业。初死权殓堤下。后改葬。骸骨并枯。唯舌不坏。雍州有僧。亦诵法华。隐白鹿山。感一童子供给。及死置尸岩下。余体并枯。唯舌如故 齐武成世。并东看山人掘见土黄白。又见一物状如两唇。其中有舌鲜红赤色。以事闻奏。帝问道俗。沙门法上曰。此持法华者六根不坏也。诵满千遍其征验乎。乃集持法华者围绕诵经。才始发声。此灵唇舌一时鼓动。同见毛竖。以事奏闻。乃石函缄之 又魏高祖大和中。代京阉官自慨刑余奏乞入山修道。敕许之。乃赍华严昼夜读诵。礼悔不息。一夏不满。至六月末髭须生得丈夫相。以状闻。帝大惊重之。于是国敬华严复尊恒日。并见侯君素旌异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