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百年风雨梦 > 第9章

百年风雨梦 第9章

作者:匿名 分类:新派武侠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婉贞,婉珠,婉灵从始至终听完兰宝讲述后,个个缄默不语,他们对父母这段不平凡的遭遇,从心中均涌现出一股又悲伤:又惊奇、又感安慰的情绪,尤其是婉贞满眼含着热泪,走上前去,双膝跪倒哽咽着说:“爸爸,我虽然不是您的谪亲骨肉,但却是您给了我生命和养育之恩。当初没有您,哪有孩儿和妈妈的今日!爸爸,您就是我的亲生父亲。二叔可能听信了谣言,不明真相,前来寻仇,待我找他解释清楚。” “唉,这些江湖豪杰形如鹤渺,只好待将来找寻时机了。”三宝叹息说。 此时,金鸡三啼,一轮火球高升,光华四射。“婉贞,你东方大伯约我去有事相商,你们先进去吧。” 三宝乘马来到县城东方萌的家中。只见东方萌春风满面地拱手迎了出来,两人携手进厅。厅内窗明几净,十分典雅;案上经卷成叠,四壁悬垂着主人亲笔手书的书法条幅。 早已来临恭候的王兴邦,亦站起向三宝示好。三人分东西宾落座,寒喧几句后,三宝才注意到东方萌和王兴邦身后,各自站立一人。 定睛觑看,东方萌身后站立一位衣冠楚楚,风流倜傥的,年轻人,约二十五六岁。他足蹬白底朝靴,身穿用缕花银座,上衔全花的海青补服,头戴红缨帽,后拖一根鹦羽蓝翎。两,道剑眉入鬓,一双秀目闪闪,面如傅粉,丹唇银齿,一派英俊飘逸,儒雅潇洒的气度。从衣著上看,知是一个有功名的人。 王兴邦身后站立一个身体魁梧、熊腰虎背的年轻人,约二十八九岁。他脚踏黑色布面鞍鞋,身穿一身干净利落、整洁的蓝色粗布裤褂,腰系一条橙色扎带。一对浓眉如炭,两只眼灼灼似环,面如紫玉,悬鼻阔口,显露出一派豪爽、憨厚、敦直的神态。一眼可鉴,是个朴实无华的老实人。 东方萌欠欠身,指王兴邦身后的人介绍:“这是兴邦弟的外甥童大龙,新近从厦门来此探亲。过去他蒙高师传授,也是武林中的后起之秀。”然后一指自己身后人:“这是我的大侄东方飞鹤,头年考中文举人,来我这里本欲深造一番,再求荣登榜第,哪知被本县钱县爷看中,邀至府中做了西宾。”言罢,令家人上茶,并吩咐说:“不管任何人来见,一律谢客!”家人遵命退了出去。 王兴邦手拈短髯,环顾四周悬挂的字画,啧喷赞叹:“东方兄台,不愧为两榜进士出身,这些字画字字珠玑,笔笔赛龙须飞卷。笔划问,真可谓密处可藏针千颗,疏朗处能奔马万匹啊!借此良机,东方兄台是否可讲讲汉字书法之要领,以飧在座众人之耳福?”东方萌连连摆手推辞:“岂敢,岂敢。” “今日聚会,难得齐全。我们是武人,兄台是文人,讲讲类文墨知识,对我们开拓一下眼界,扩展一下视野,也是大有裨益的。” 东方萌见此情景,沉思一下,爽直地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既然两位贤弟如此抬爱,我暂时退避三舍,推荐一人谈淡吧!”说着一扭脸,轻唤一声:“飞鹤,你来和二位叔叔探讨一下吧。” 东方飞鹤双颊微微一红,腼腆地说:“伯父,我这小小年纪,初出茅庐,怎敢在前辈、师长面前班门弄斧。” 三宝善意一笑,插言道:“古语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后生可畏,此乃天经地义,东方贤侄不必拘谨多虑,请随意谈吧!” 王兴邦也开诚直言:“古诗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各有千秋,长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乃人之美德也!请贤侄不必谦逊,尽管直抒情怀。” 东方飞鹤向大家拱手一揖,仪态从容:“蒙各位长辈鼓厉,小侄斗胆冒犯了。小侄认为书法之源始于文字。自开天辟地以来,帝史仓颉,观鸟兽蹄远之迹,乃刨文字,此时即有好坏之分;至殷墟甲骨,始臻完善。钟鼎以下,籀篆隶楷,几’经变革,约定俗成不出六书窠臼。汉字字法不在尺寸规度,偃仰向背,而在神韵气势,师法自然。得其真谛者,则点划偏次,如鳞羽参差;起笔蹙衄,如峰峦起伏;勒峰磔笔,如滞云飞动;字势格局,如江河奔流。故而,古之练书法者在其神,而不注重形,故多有成功者;而今人书法,多重其形而轻其神,故无出古人右,究其原因就在此也。常言道字无定法,出无常规,其精髓就在于斯,其阔奥密,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全在书法者自己领会。总之,字无定法,书无常规。”一席话说得在座诸人频繁颔首,面挂赞美之容。这时王兴邦问:“贤侄,挥毫时刻,文房四宝用何为佳?须掌握何种法度?” 东方飞鹤答道:“文房四宝,最好用浏阳特产的菊花石砚,宣城的纸,安徽的墨,特制的象管兔毫。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徽墨系南唐李延硅所制。他所精制的徽墨,素有落纸如漆,黑有光泽,万载存真之誉。后来被李煜后主称为天下之冠。菊花石砚,呈长方形,作竹简式,石质苍老。砚正面雕竹枝三株及竹荪一枝。背面琢竹干和竹叶,砚右下方有一自然形成的白菊花纹一朵。墨汁倒入其中,研时发清脆悦耳之声,千研万研而砚底无一丝磨损。宣城纸张,素以纸质优良,色泽洁白,纹理美观,纤维纯净,防虫避蠹而著称。其中之精品为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的澄心堂纸。象管兔毫,乃象牙制管,兔须为毫心之笔。挥洒起来,管重稳而毫毛无一丝倾倒。行笔时可运毫自如,随心所欲却无一丝滞笔之处。 “至于法度问题,在挥笔前夕,屏气静思,精、气、神完全归一;将所写之字于脑中逐一闪现,使各字笔划达到了如指纹,轻车熟路之通晓程度。然后急起从之,执笔直遂,以追所见;及时捕捉住兔起鹘落,稍纵即逝的脑中映象。从而一气呵成,一挥而就,达到笔若神助,妙合天成,随心所欲,不逾准绳。这就需要腕如蚯蚓,指如虬枝,笔如龙蛇;则妙笔生花,花心吐蕊。 “做到此点,书法可达前后临渊,左右逢源之妙境。而每学则成为道劲健紧之结构,端庄雄浑之气势,秀丽脱洒之浓韵的种来之笔! “若达此入境入化程度,那么不管用笔时正用、侧用、顺用、逆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均能擒得住、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 “更重要的一点,是书者须立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规范之外,方能再登书峰之巅顶!” 王兴邦面向东方萌赞扬说:“令侄论述精辟,知识博大精深,真不愧为名师出高徒啊!可庆可嘉!”三宝也喜盈盈地倍加赏识:“贤侄力为举人,果然名符其实。” 东方飞鹤两颊飞红,低头不语。东方萌哈哈一阵爽快大笑:“过奖了,二位贤弟对舍侄的评价太高了。” 三宝开玩笑说:“东方兄台,不但你家中人不同凡响,就是室内的物品也非比寻常啊!” 说着一指窗台上十几盆花。大家转头望去:见一束束高洁淡雅,芬芳若漾的芍药,枝叶交错,相映成趣。 三宝提出问题:“芍药乃仅次牡丹的丽花,故称牡丹为花中之帝王,芍药为花中之宰相,请问东方兄台,既然是养花人,也该知道它的别名吧?” 东方萌说:“古籍上对芍药有多种称呼,或称‘没骨花’,‘黑牵夷’,或叫‘余容’。又因它盛开在大多数春花凋谢后的时节,以媚人的姿色挽留飞逝的春光,因此,又叫‘殿春花’、‘婪尾花’。请看《诗经·郑风》中诗云:‘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是男女幽会郊游时,因此花名贵称心,所以送此花,以表真情。 “现在书归正传,今天愚兄请二位贤弟,就是要共同商讨一下筹建民团之事。”一阵沉寂。王兴邦打个唉声,说:“骏马能厉险,力田不如牛,坚事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啊!东方兄台就此事曾与我打过招呼,但再三考虑,我虽来年过花甲,尚有余力,却早已力不从心,心神衰竭了。此事怎能担超重任,挑起大梁?” 东方萌淡淡瞥了他一眼,意味绵长地说:“王贤弟,我已年过花甲,脑袋里也曾闪过金鳌摆却银钩去,摇头摆尾不复回的退却想法,做一名阮籍,嵇康式的竹林七贤人物,每日每夜不是梦游昆仑山,就是魂牵罗汉洞。但是,现今国家多难,世事蛔螗,百姓遭苦。洋人不断进犯,对我大清王朝虎视耽耽,难道我们这些忧国忧民之士,能视而不见,甘安居于乐窝中吗?请王弟思之量之,举其善从之。” 王兴邦微合双目,点点头说:“兄台所说极是,但,孰不知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委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捉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他语言断了一下,按说:“如果成立了民团,我们在江湖混事多年,树敌亦不算少,若有居心叵测之人,以莫须有罪名进行暗算和谋害,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自找麻烦,自寻苦脑吗?” 童大龙在背后,躬身欲劝:“舅父、我看您……”王兴邦回首隐秘地瞪了他一眼,轻斥一句:“年轻人!” 三宝倏地站起,面呈不快颜色,对王兴邦双拳胸前一拢,说:“贤兄,我们是自家人,恕我唐突直言。古之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羿射九日,嫦娥奔月,说明他们都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克服困难之心,因而达其愿,随其志。如你我之辈的武人,闯荡江湖数十年而不惜生死,还有何惧怕之处?古人曾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苍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我想,我们兄弟应以此为座右铭,对照自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不我待,请贤兄三思!” 王兴邦手托下颏,低首沉思。东方萌缓缓站起,背剪双手,向前徘徊几步,望着窗外挺拔的竹林,讷讷自语:“苏东坡的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然后,他回转身躯,踱回坐下,带一副严峻神色,对王兴邦慷慨陈辞:“兴邦贤弟,昔日曹孟德擒吕布,诛袁绍,挟天子以令诸候,可谓兵多将广,草肥粮足,是何等跃武扬威?然而,后来他也曾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八十万大军折戟沉沙于赤璧一战,落荒逃跑而弃袍割髯于潼关。他敢于涉险,不惜背创而不退缩一步,这种胆略与魄力,则来自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宏伟志向。偌大年纪的曹公,在惨败中雄心未泯,斗志尚存,难道贤弟你半生多的英雄行为,今天玩物丧志而忧心忡忡,畏缩不前,岂不……” 余音未了,王兴邦抬头,脸露惭愧之色,语如斩钉:“不要讲了!尽管我有难以启齿的苦衷,可是,东方兄和三宝弟出自肺腑的金石玉言,令我感怀颇深。使我顿开茅塞,心胸豁然开朗。为筹建民团壮大民众力量,为卫国保家我王兴邦为此愿肝脑涂地。” 东方萌一抖眉尖,脸上阴霾顿时消散,唰地立起:“好!宝刀不老,锋刃猷存,不愧是我的好兄弟!”然后对家人高声说:“摆酒设宴!” 这时,家人进来察告:“老爷,武举章老爷请求拜见。”东方萌一摆手:“不见!”家人垂手站立,说:“章老爷说有重要事和您商议。”东方萌一翻眼皮,问:“什么事情?”家人向前迈了一步,说:“他说他昨夜遭到一个蒙面紫衣的行刺,割下半个耳朵,要……”东方萌不屑地一笑;“又是这样的事,告诉他明天来见!”家人应诺一声,退了出去。 三宝惊异,问:“这是怎么同事?”东方萌呵呵笑着:“近月来,县城已发生五起蒙面紫衣人夜间行刺之事,现已立案通缉此犯。奇怪的是此人流窜至本地以来,作案时既不偷盗抢劫,也不采花盗柳。只是对一些有民怨的人轻则割发,重则削耳,不杀生害命。作案后又留一纸柬,上面均写八个字:,如再作恶,定杀不饶!” 王兴邦浓眉一耸:“看来此人一定是位江湖土不露尘迹的豪侠!”东方萌点头赞成:‘“对!据官府投来的文案记载,此人来历不明,行踪诡秘,不留一点蛛丝马迹,专门和有钱有势的人作对。 说话间,宴席摆好,桌椅全是乌木雕细花和红术镶螺钮的制品。东方萌坐在上座,依次是东方飞鹤、冯三宝、王兴邦,童大龙团团环坐。 东方萌举杯,兴致盎然地说:“各位,今日让我们饮下这盅四海酿成的合欢酒,它日再环桌共唱同醉歌!请!”然后,大家举杯一饮而尽。 席间,大家商谈了一些关于筹建民团汇集资金,广罗人材等事宜。宴罢,王兴邦和外甥童大龙乘马回到家中,在客厅中坐定。壬兴邦眼神呆滞,低头不语,心潮翻卷。 大龙已窥出他心中不安的隐密,便相劝说:“舅父,不必为我担心。” 王兴邦扬起头,说:“大龙,我不愿参加民团,还不是为了你!你可知你是被官府抓的捻军逃犯,如今躲藏舅舅家中。需知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哪!如今,我和冯三宝组织领导民团,哪有铁勺碰不着锅沿的?一但得罪了官府,必招惹了是非,官府来找麻烦,我怎能不为你的安全着想。” 大龙环眼一瞬,射出两道坚毅目光“舅父,朝廷政治软弱,百姓民不聊生,我们捻军和南方的太平军,先后举起义旗,其目的不是为了猎取名利,标榜青史,而是为重绣神州“大地,救民倒悬,这种光明磊落的作为,可以说如日月经天,为此,我个人死不足惜,请舅父不要为了我而耽搁了你们的大事!” 王兴邦思忖着,微微点头。但一变脸色又说:“不行!我要对你在捻军作战时英勇战死的父母负责,否则我对不起我胞妹的在天英灵。今后,不准你介入民团一步!每口要深居简出,不露头面。” 大龙还要争辩,王兴邦拂袖进屋,大龙无奈,只好追上舅父点头应承。 王兴邦面露笑容,轻抚大龙肩膀,说:“孩子,只有这样,防患于未然,我们才能两全其美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