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 > 第16章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 第16章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又谓疑经非私心疑,即以经证经而疑,尤为深入考据三昧。至谓六经文 章之祖,犹人家之有高、曾,此仍昆仑、星宿之喻。简斋自抱一种进化日新之思想,则更非当时信经学即理学,谓舍经学外安得有所谓理学者 所能领解矣。故当时经学家率疑尚书古文为伪,而简斋则并疑及于今文,曰: 金縢虽今文,亦伪书也。文集卷二十二金縢辨上此简斋所谓疑乎经以信乎圣之说也。又曰: 人多疑古文尚书,而不疑其征苗。……夫窜三苗于三危,舜典也;三苗丕叙,禹贡也;苗民淫刑以逞,是用剿绝,吕刑也。苗既窜矣,何 事于征?苗既叙矣,何必再征?苗剿绝矣,又何曾格?其它分北三苗、何迁乎有苗,皆无来格之说。以尚书证尚书,而真伪定。文集卷二十二 征苗疑此简斋所谓以经证经而疑经之说也。时清廷设三礼馆,学者方务为古礼之探讨,而简斋于此亦多疑,尝曰: 夫礼,与其过而废之也,宁过而存之,此亦好古者之苦心。然不辨其真伪,不摘其纯疵,而概以为先王之书,莫敢眕视,则所关于世道人 心者甚巨。文集卷十五答李穆堂先生问三礼书。颜、李以古礼为习行之谱,戴学一派主以礼易理,识皆不及此。惟实斋六经皆史之说,与此最为接近。 于是而疑仪礼,疑周礼,疑戴礼,于经学家所谓三礼者无不疑,谓惟折衷于孔子之言,而欲求孔子之言,当折衷于论语。其言曰: 自幼读礼而疑,稍长泛览百家,而疑乃益深。夫三代远矣,今之微文大义,幸不绝如线者,赖有孔子。孔子之言,又杂矣,今之可信者, 赖有论语。引孔子为断,而三代之礼定;引论语为断,而孔子之言定。同上然简斋于论语亦谓不可尽信,其言曰: 诸子百家冒孔子之言者多矣。虽论语,吾不能无疑焉。文集卷二十四论语解四篇。赵翼陔余丛考、崔述洙泗考信录,皆有疑论语者,三人 皆同时,崔较最后,袁、赵往还颇密,赵书盖受袁之影响也。又按:朱子尝言:“论语后十篇不及前,『六言、六蔽』,不似圣人法语,则疑论语,亦自宋儒已然矣。 凡此见解,非深通于考据家法者不能知,不能言。清初诸儒治经,尚能辨真伪、别醇疵,而务其大。及于简斋之世,则治经者大率从事训 诂考释,笃信之风日盛,怀疑之情日减。简斋目光炯炯,所见多有超乎清初诸儒之上者,宜其蔑视并世之经生,不足以摇撼其诗文吟赏之清兴 也。同时以治史之法治经而能疑经者,惟崔东壁,东壁亦可以见简斋之文字也。实斋于此,似不能与简斋抗衡。 简斋既不喜当时经学家托足权门,自居至高之风气,故亦不喜宋儒所谓道统之说。其实经学即理学,舍经学安得有理学者,亦即变相之道统论也。简斋之斥道统,曰: 夫道无统也,若大路然……后儒沾沾于道外增一统字……交付若有形,收藏若有物。道甚公,而忽私之;道甚广,而忽狭之,陋矣!…… 夫人之所得者大,其所收者广;所得者狭,其所弃者多……夫尧、舜、禹、汤、周、孔之道所以可贵者,正以易知易行,不可须臾离故也。必 如修真炼药之说,以为丹不易得,诀不易传,锺离而后,惟有吕祖,愈珍秘愈矜严,则道愈病。文集卷十七代潘学士答雷翠庭祭酒书然简斋不 喜宋儒道统之说,而于当时汉学家之轻薄宋儒,则颇不同意。良以汉学家之盛斥宋儒,欲以经学代理学之席者,其意亦仍不出往昔宋儒道统观 念之宿障。简斋既撇去道统见解,故评衡汉、宋是非,转得其平。其言曰: 简斋论宋儒创天下之所无者,未有不为天下之所尊者也。古无笺注,故郑、马尊;古无词赋策论,故邹、枚、鼍、董尊;古无图太极而谈 心性者,则宋儒安得不尊?……虽然,讲学在宋儒可,在今不可;尊宋儒可,尊宋儒而薄汉、唐之儒则不可:不尊宋儒可,毁宋儒则不可。文 集卷二十一宋儒论此简斋所以衡量汉、唐、魏、晋、宋、明诸儒之地位,而以创天下之所无者,未有不为天下所尊一意为主,是简斋仍守其文学上变化 日新之旨趣以为言也。能创者必知变,故简斋又言之,曰: 其变也,非有心于变,乃不得不变。若必禁其不变,虽造物有所不能。文集卷十一答沈大宗伯论诗书简斋之主与变为创者,亦据其文学见解而言也。然简斋颇不喜适用之说,曰: 必以适用为贵,将使天地之大,化工之巧,专生布帛菽粟。文集卷十九答友人论文第二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