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 > 第20章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 第20章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至战国而官亡籍去,遂有医家者流,取所受授而笔之于书,今所传本是也。灵、素问 难,旨多精微闳奥,出于炎、黄故也。若其文辞,非惟不类三代,并不类于春秋时,出于后撰集故也。执事好奇太过,欲求古于六经之上,往 往据灵、素诸文,以折经传是非,则战国时固有为神农言者矣,恐未可全信也。 素问文字为春秋前所无者甚多,即开端上古天真论中真字从化 ,乃神仙家言,字出战国,亦春秋以前所无。前人疑汉艺文志不载本草,王伯厚据郊祀志及楼护传,证明西京实有本草,足破其疑。执事犹以 为不足,而漫据贾氏周官疏引汉艺文志食禁文为食药,遂取以当本草,则画蛇又添足矣。按食药二字,文义难晓,必贾疏传本之悮。食禁七卷 ,盖出周官食医之遗,食医固与疾医、疡医分科而治者也。若取食禁以当本草,无论名目卷数全不相符,且汉志遗漏之书甚多,岂能悉补?即 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公乘阳庆传黄帝、扁鹊脉书,今汉志并无其书,又将何物当之?叔孙朝仪,萧何律令,尤显着纪传,为一朝之大制作, 今汉志之载,亦岂有他书之相似而可证者耶?李氏本草纲目,如论考古,则本经以下,各有叙录辨证,未尝变乱古人。如论证今,则数百年来 医家奉为圭臬,未尝悮人术业。且其书乃汇集诸家,自为经纬,并非墨守大观旧本,不可移易,今乃谓其割裂旧本,何耶?又诋其命名已愚, 夫正名为纲,附释为目,名正言顺,何愚之有?二曰:墨子之书,谓出夏礼,说似奇创,实无所本。据本书与公孟辨,谓法周不如法夏,及庄 子叙墨子,称禹自操橐耜诸语,及淮南要略谓其背周而行夏政,遂定为墨出夏礼。不知战国诸子,称道黄、农、虞、夏,殆如赋诗比兴,惟意 所欲,并非真有前代之礼,可成一家学术者也。当籍去官亡之际,本朝典制,尚不能稽,况夏礼无征,甚于殷宋,孔子生春秋时,已不可见, 而谓战国尚可学其礼哉?如以墨子尚俭之说,推于菲衣恶食,为出夏礼,则茅茨十阶,安知不合唐、虞?如以荒度勤劳为合禹事,则己溺己饥 ,安知不合稷、尹?一偏似是之说,触处皆可傅合,非定论也。三年之丧,孟子明着三代共之,夏丧三月,自是传记之讹。薄丧之说,孟子尝 诘夷子,如果出于夏礼,夷子必据儒家尊禹之说以抗其辨,何转引周书保赤文哉?且殷人尚鬼,正与明鬼之义相近,若致孝鬼神,则大舜宗庙 享之,武王、周公达孝,又未见其必为夏也。三曰:柳子厚论晏子书,谓齐人为墨学者为之,其说是也。盖尚俭之意,似讽齐俗侈也。 然在田齐之时,而非姜齐时书。盖春秋时本无着述,而其文辞轻利,并不类于战国初年文也。执事斥柳氏为文人不学,盖以晏氏为春秋名卿,不当称 之为墨学耳。不知柳氏之意,以书为墨学,非以晏子为墨者徒也。且其说亦不始于柳氏,孔丛诘墨之篇,所诘孔子相鲁及晏事三君、路寝哭声 诸条,凡指谓墨说者,今俱在晏子书中,古人久有明证,柳说不为无本,岂可轻议!鄙尝疑汉艺文志道家有伊尹、太公,儒家有魏文侯、平原 君书,其书已亡,其名不伦不类,以意度之,当出诸子称述,如孟子之有梁惠王、滕文公,论语之有季氏、阳货、卫灵公之类耳。按:汉志平 原君七篇,班注:“朱建也。”此章氏误说校雠诸家,或取篇目名书,如经记之有檀弓,使其书亡,人亦必疑檀弓为着书人矣。然则晏子书为 墨者所述,何足为异?执事必欲晏子列于儒家,意非仅从汉志,且为晏子争其地位,则大惑矣。儒家者流,诵法先王,不得位而行道,入孝出 弟,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不得已而着书,后世列为儒家,若曾、孟、荀卿诸人是也。晏子身为齐相,行事着于国史,与列国名卿子产 、叔向诸人,先后照灼春秋之传,岂皆守先待后之流耶?且管、晏同称久矣,如以班、马之法修齐史,将管、鲍、宁、隰诸贤皆入儒林传乎? 至晏子春秋之名,亦战国时人习气,自孔子笔削春秋,有知我罪我之说,后人因以春秋二字,为胸中别具是非之通名,不尽拘于编年例也。虞 卿、吕不韦之书,与晏子春秋所出,未知孰先孰后,何以见其效法而袭其号?亦何必谓从国史中刺取其事而用齐春秋名也?如管子生春秋初年 ,管子之书,皆后人采取齐史及齐官掌故而成,不闻仍齐春秋,何独于晏子变其例乎?晏子卒于齐景公前,景公卒于周敬王三十年辛亥,为鲁 哀公五年,下距哀公十四年庚申春秋绝笔又二年,夫子卒。当春秋时,并无诸子着书之事,孔子之前,亦无别出儒家之名,儒行之篇,乃战国 杂出传记,非孔子时所撰述也,皆不足为晏子儒家之证,明矣。墨子序称与奢宁俭,又称节用爱人,谓孔子未尝非墨,晏子序言晏子居丧亦与 墨子短丧法异,皆任情予夺。四曰:执事不信春秋之世无着书事,而据史记列传,阖闾称孙武十三篇,遂为当时手着。不知春秋内外传,记吴 、楚交兵甚详,其无孙武其人,即纵横短长之言,亦鲜称述之者,故叶水心氏疑其子虚乌有。且观阖闾用兵前后得失,亦与孙武之书,大相剌谬。 天下固有所行不逮其所言者,必出游士空谈,不应名将终身用兵,所言如出两人。是则史迁悮采不根传记,着于列传,明矣。至其书,实 可为精能,校雠之司,当列撰人阙疑,而不得凭悮采传闻之列传耳。艺文称八十二篇,图九卷者,书既亡逸,当着缺篇,亦不得悬断合图为八 十二篇,又不得悬断十三篇为上卷,而知中、下二卷皆图,鄙人向有专篇讨论,行笈未带,容后录呈强合七录三卷之数也。孙子书言:“兴师 十万,出征千里,日费千金,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春秋用兵,未有至十万者,即此便见非阖闾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