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 > 第27章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 第27章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曰:“所谓『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者,何以复见于小过之六五?童子宜有会心,其思之也。”里堂自后着易通释,即本此发轫。文集卷十六易通释自序其学主就经之本文精思眇会,得其大义。里堂治经方 法其治易与当时所主治汉易者不同。治他经,亦以治易之法治之。其治论语曰:“十数年来,每以孔子之言参孔子之言。且私淑孔子而得其旨 者,莫如孟子,复以孟子之言参之。既佐以易、诗、春秋、礼记之书,或旁及荀、董、扬、班之说。”文集卷十六易通释自序其意境途辙,亦 非当时名物训诂逐字逐句零碎考释之类也。里堂能诗文,读书每玩大体,又精天算,能为严密之考核,二者交济,又治宋明理学者言,故其成 就,颇与当时专务考据者异。而里堂亦深不喜考据二字,尝与孙渊如书极论其事,曰: 里堂论考据仲尼之门,见诸行事者,曰德行,曰言语,曰政事;见诸着述者,曰文学。自周、秦以至于汉,均谓之学……无所谓考据也… …经学者,以经文为主,以百家子史、天文术算、阴阳五行、六书七音等为之辅,汇而通之,析而辨之,求其训故,核其制度,明其道义,得 圣贤立言之指,以正立身经世之法。以己之性灵,合诸古圣之性灵,并贯通于千百家着书立言者之性灵。以精汲精,非天下之至精,孰克以与 此?……盖惟经学可言性灵,无性灵不可以言经学。……赵宋以下,经学一出臆断……王伯厚之徒,习而恶之,稍稍尊究古说,摭拾旧闻。 此风既起,转相仿效,而天下乃有补苴掇拾之学。……不知起自何人,强以考据名之。……本朝经学盛兴,在前如顾亭林、万充宗、胡朏明、 阎潜邱;近世以来,在吴有惠氏之学,在徽有江氏之学、戴氏之学,精之又精,则程易畴名于歙,段若膺名于金坛,王怀祖父子名于高邮,钱 竹汀叔侄名于嘉定,其自名一学,着书授受者,不下数十家。经学非考据均异乎补苴掇拾者之所为,是直当以经学名之,乌得以不典之称之 所谓考据者混目于其间乎!文集卷十三,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着作书里堂此书,在乾隆乙卯,为袁简斋散书后记有考据、着作之辨而发也。实 斋通义内篇卷五诗话,又书坊刻诗话后,又外篇三与吴胥石简,皆驳袁说,论考据不得别称一家。此章、焦二人立说之同时相通也。翌年又与刘端临书,谓: 国初经学,萌芽以渐而大备。近时数十年来,江南千余里中,虽幼学鄙儒,无不知有许、郑者。所患习为虚声,不能深造而有得。盖古学 未兴,道在存其学;古学大兴,道在求其通。前之弊患乎不学,后之弊患乎不思。证之以实,而运之于虚,庶几学经之道也。乃近来为学之士 ,忽设一考据之名目,循去年在山东时,曾作札与孙渊如观察,反复辨此名目之非。文集卷十三此与东原以义理、考据、辞章分学术为三途者 ,深浅有殊,而与实斋文史通义议论,颇相桴鼓也。里堂之所以深恶于考据者,正为其不能用思以求通。里堂又畅论之于论语通释之释据一条。其言曰: 近之学者,以考据名家,断以汉学,唐、宋以后,屏而弃之。其同一汉儒也,则以许叔重、郑康成为断,据其一说,以废众说。荀子所谓 持之有故,持即据之谓也。孔子一贯之道,自杨、墨出而充塞之,故孟子力辟以存孔氏之学。荀子谓人之患,在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于是 非十二子。由秦及汉,儒道消亡,圣人之教微……公孙宏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然圣人一贯忠恕之指,莫之能明也。各经 其经,各师其师。石渠之议,同异互执。有据即执一而不通孟子改师法,遂不见用。江公与王式,同为鲁诗,至嫉而相詈。严彭祖与颜安乐 同事眭孟,而各持所见。譬如五季之乱,各据一地,据淮南者不复至吴越,据楚、汉者不复至孟蜀。扬子云恶夫当时之习……曰:“……一哄 之市不胜异意,一卷之书不胜异说,人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又曰:“呱呱之子,各识其亲;譊譊之学,各习其师。”……班固作艺文志 ……曰:“幼童守一艺,白首而后能官,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学者之大患也。”然东汉诸儒执一尤甚……范蔚宗论郑康成曰:“ 东京学者,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康成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緐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又儒林传论曰:“经生 所处,不远万里之路,精庐暂建,赢粮动有千百,其耆名高义,开门授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传祖,莫或讹杂。至有分争王庭,树朋私 里,繁其章条,穿求崖穴,以合一家之说。夫书理无二,义归有宗,而硕学之徒莫或从,故通人鄙其固焉。”盖东都之学,至郑氏始通……其 笺诗主毛而屡易其义,注仪礼则兼用古今文,注周礼则兼釆杜子春、郑众之说而案以己意,子夏丧服传且驳正之,注诗不必同于注礼,前说与 后说殊,虽一己之言,不拘于一,诚能述古而不泥古,博而能贯,得乎圣人之意。王肃、孙毓,不知郑义,或相争难,至于南北分途,门户异 立。唐学士元行冲作释疑引王邵云:“魏、晋浮华,古道湮替……宁道孔、颜误,讳言服、郑非,然则服、郑之外,皆屏之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