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 > 第58章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 第58章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按:此颇似沈氏今人之通达不如前明人不通之论,皆开陈兰甫之先声也。 然四农极推程朱,而亦言程朱之失,与拘固称正学者复不同。其言曰: 世无虚静之圣学,而宋、明儒者好言之。驯至讲中者,天下之大本,多有以至虚至静、无中含有当之者……此陆、王之学,与佛、老何异?卷十六天下之大本说又曰: 凡言静存养,动省察者,宋、元、明诸儒之言,汉、唐之儒未之言也……言存养始孟子牛山之木章……养与不养,全在旦昼之所为……未 尝云念未动时先有存养之功也……天地无一时不行,而不动之理自在其中……圣贤功夫只在已发时。……自程子有存养未发之说……遂有于喜 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者矣……遂有教学者静坐时看喜怒哀乐未发时气象者矣……以予意断之,不如并去存养未发之说,为更截然无流弊也。卷 十六戒慎恐惧即慎独说。按:此篇辨朱子解中庸此语之误,遂推论及于程子。 又曰: 程子谓孔子圣人,颜子亚圣,孟子大贤……又曰:“学者必学颜子,方不错。孟子才高,学之恐无依据。”又曰:“孟子有英气,最害事 ,不若颜子之浑厚。”夫孟子之博学详说,所以能知言者,即颜子之博文。孟子之存心养性,所以能养气者,即颜子之约礼……今以此论学, 乃东汉黄叔度、陈仲弓之行径……非圣人所谓智周万物、道济天下者也……不明乎是而遂有在春风中坐一月之说,遂有再见周茂叔,吟风弄月 以归之说,遂有教人且静坐之说,遂有圣人怒在物不在己之说,遂有主一无适为居敬之说,遂有为政以德然后无为之说,速有凝然不动便是圣 人之说。皆非圣人之教之纲宗也。卷十七读孟子四农所以辨正程朱之失者在是,然曰: 孔孟之道未坠于地,在人。程、朱识其大者,汉、唐诸儒识其小者,同上则四农论学,依然偏向此边也。四农又善论文,曰: 文于士大夫之行为末……然文乃气之所为也。一人之文,观一人之气;一世之文,观一世之气。假使一世之文,至于媕阿纤仄,悉无直气 ,则其士大夫可知,而其世亦可知。故士大夫之行……莫先于尊崇其廉耻,培养其直气以自振,且以振天下。……士气之信屈,天下之利病治 忽系焉……居京师数年,所见士大夫,多假诗古文以鸣,而明白正大之气,与古人彷佛者,未之获也。卷二十二答鲁通甫四农邑人有鲁一同 通甫,尤相得。四农以诸葛武侯、陆宣公朗之,然亦未有所申展,要之皆江、淮间志士也。 又按:道光以来,言士风积弊而推本于汉学者,其例尚多不胜举。吴江张海珊,字越来,谓: 谈经训者,专攻宋人,浸淫至今日,而其祸烈。穿凿于故训文字之微,张皇于名物器数之末;鄙理学为空言,斥廉耻为小节;嗜货利,竞 功名,以便其耳、目、口、鼻、四肢之欲。班氏所诃为利禄之途然者,岂不信欤?小安乐窝文集记收书目录后福州陈寿祺,字恭甫,谓: 昔者孔子恶乡愿,孟子辟杨、墨,韩子辟佛,程、张、朱子辟禅学。然杨、墨以下,其人率严取与,谨出处,与陋儒薄夫相去千里。…… 今则皆无患此,举世攘攘熙熙,为利往来,耽耽跾跾,而无所止,尚何暇伪忠信,貌廉洁,标为我、兼爱与讲明心见性之学哉!今世之药石, 在乎明义利之辫而已。左海文集卷三义利辨又曰: 呜呼!今日士行之偷,尚可言哉!自其束发知书,父兄师长汲汲然日督以科举之业,其子弟俛首听命,亦皇皇以一衿一第之得丧为荣辱。 幸而弋取之,一旦莅官临政,内竞职司之凉热,外揣土地之肥瘠。凡其途升沉得失,日往来胸中至熟;礼义廉节之大防,荡然颓溃而莫知所守 ;立人济物之要道,概乎未之有闻也。故其人率猚诟亡耻,媕娿苟安。卷七书雷翠庭先生闻见偶录傅鹏起事后又曰: 仪征阮夫子、金坛段若膺寓书来,亦兢兢患风俗之弊。段君曰:“今日大病,在弃洛、闽、关中之学,谓之庸腐;而立身苟简,气节败, 政事芜,专言汉学,不治宋学;乃真人心世道之忧。”仪征曰:“近之言汉学者,知宋人虚妄之病,而于圣贤修身立行大节,略而不谈,乃害 于其心其事。”二公皆当世通儒,上绍许、郑,而其言若是。卷七孟氏八录跋又曰: 近日学者,文藻日兴而经术日浅,才华益茂而气节益衰,此人心世道之忧也。卷四答段懋堂先生书此皆可与龚、魏、潘、沈之说相阐证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