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东方玄幻 > 道家门徒 > 第42章:刘老爷子的故事!

听完刘老太爷的生平事迹后,王平不由肃然起敬! 王平不单是尊敬其身份地位。虽然刘老太爷身前位极人臣,曾经达到的从一品兵部尚书和正一品少师高度,外加武英殿大学士的身份,已经很值得人仰望、敬畏了。但王平认为,和地位高度比起来,老人家的生平丰功伟绩,高尚情操,更值得尊敬! 大师说过:真道人,最终追求的是出世之超脱,而非世俗功业。对这世俗间权力富贵,帝王将相的态度。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也可以学达摩、张三丰那样,假死远遁,一走了之。但也别去忤逆对抗。 孤身一人,与帝王将相这个掌握着凡间最大的力量的群体…与国家机器对抗,殊为不智,也没这个必要! 对世俗权势富贵的态度如此,对于世俗中其他的行业,其他人士,如士农工商等,也是如此。并不是说修道者就高高在上,天生就要比俗人高出一截!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选择不同,追求不同罢了! 对于凡俗推崇的仁人志士,智者圣贤,忠臣良将,节妇孝子等…你可以选择另外一挑道路,不走他们的路,却没有资格鄙视、俯视他们。可以不同意他们的选择,但却不能质疑他们的人品。对于他们的高尚品质,也还是应当心存敬仰! 魔僧大师,总是一贯正确的! 确实,了解刘老太爷的生平,情操之后,由不得王平不敬仰钦佩! 历来,华夏人做官从政的目的,就并非只是儒教提倡的修齐治平那么单纯。历来这正统的儒生从政,除了建功立业,一展生平所学,实现胸中抱负,报效国家之外,同时也无不在此名留青史的修齐治平的过程中,顺便还博个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意思。 正统的儒生尚且如此,就更别说那些单纯为荣华富贵而求官的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普通人了。 从这个角度讲,就可以武断的说上一句:金钱美色、荣华富贵等功利因素,始终铭刻在传统华夏人基因深处,乃是传统华夏人求官从政的最大动力,没有之一! 古人求官从政,为的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如今,也有句俗话叫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局长儿科长! 这样的说法,虽有失武断片面。也必然会引起道学家、卫道士们的唾骂、攻击。但却不得不承认,以上这些,至少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求官的目的… 王平觉得,这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值得自己钦佩。但文正公和刘老太爷等前辈先烈,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就是剩下的那百分之一… 这个念头,在得知刘老爷子的生平履历和职位之后,就更加强烈了! 刘老太爷官至尚书,一品少师虚衔。而刘老爷子,生平最高官职,也不过做到从三品的滇南布政使府右参政而已,与其父相差五个品阶。从这个角度来讲,刘老太爷这堂堂一品大员,能量还不如现代的七品。那些七品县太爷,还能把子女推上九品呢… 一念之此,忍不住说问了一句:“老爷子心中对您父亲就没有半点怨怪么?” 刘老爷子脸色就有些复杂,仔细思考一下后,才呵呵一笑,颇有些自嘲的回道:“若说半点怨愤都没有,不光是小友不信,就是老头子自己,怕是也不相信的,若说有,其实也谈不上是怨愤…” “有这么一个光芒四射的父亲!既是老头子一生之大幸,也是一生之不幸!” 刘老爷子呵呵一笑,颇有些感触的道:“年轻时,对于父亲的感情很复杂…既骄傲,又沮丧。骄傲的是,只要根别人提起我父亲,就会从别人脸上看到钦佩、敬仰的神情。沮丧的是,父亲的光芒太耀眼了,又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无论我有多出色,无论我努力把工作做得多好。人们提起我,首先想到的,还是我的身份…” 刘老爷子说到这里,摇了摇头,说道:“总之,年轻的时候,对父亲的感情很复杂!以至于有段时间,我都不愿意回家,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起我父亲!” 顿了顿,笑问道:“老头子这么说,你能理解么?” 王平摇了摇头,笑道:“晚辈可没有您老那么一个光芒四射的父亲,自然是无法体会您当时的心情。不过,我想,有一个年轻人,肯定和您年轻的时候有着共同的困扰,肯定能理解!” 刘老爷子歪着头想了想,笑道:“哦…老头子倒真有些好奇了!” 王平笑了笑,提示道:“去年闹得沸沸扬扬,最近才普一出狱,立马就占据各大娱乐新闻头条那个…” “原来是那坑爹的熊孩子…”,刘老爷子略一琢磨,哑然一笑:“虽然只是一介那啥…倒也还真有些相似!” 笑罢,又说道:“相似是相似,不过,老头子年轻的时候,可比这熊孩子靠谱多了。这么给你说吧,若按正常的渠道晋升…不,只要老爷子当年不一再打压,就按正常的熬资历,我退休前,至少也能混个文渊阁协办大学士的头衔,你信不?”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此言一出,王师傅就有些好笑,又有些惊讶,忍不住就问道:“老太爷当年未曾提拔不说,还再三打压?您现在还不是协办大学士么,晚辈还以为您是呢…” 老爷子似乎知道王平心中所想,笑道:“怎么,没见着活生生的领导人,有些失望是不?” 金罗盘呵呵一笑,插了一嘴:“若是别人,恐怕早就心生怨愤了,老爷子还能笑得出来,这心胸,才叫一个豁达!老金生平不轻易服人,但这刘老太爷这品德,这家风家教,我是真服气了!” 虽然,王平一直觉得这老叔很是圆滑,但此时却没这个想法,反而觉得老叔这话说到自己心里去了。心生认同之感,脸上忍不住也流露出敬佩的神情。 见二位师傅都是一脸钦佩,刘老爷子就有些得意,颇有些欣慰的笑道:“…逝世都快二十年了,你们一提起他,还是一脸钦佩。老爷子在天之灵有知,也足堪慰籍了!所以,老头子先前才和小王师傅说,有这样一个父亲,是又骄傲又沮丧!” 他这话说得有些没头没脑,但王平却理解了他的意思:这证明了他父亲当年的打压,没有做错!刘老爷子心里是真心理解、认同了他父亲,不再怪罪当年打压之事的意思! 权之一物,可以说是世俗间最大的诱货!为了权位,世人不惜骨肉相残,手足反目,恩爱夫妻也为之形同陌路,视为仇敌! 权位,可以说是道途最大的障碍,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王平就有些好奇,很想知道刘老爷子是怎么参透、勘破这点的:“老太爷当年是怎么打压您的,您又是从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怨恨您父亲的?”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刘老爷子就颇有些感触,呵呵一笑:“…那还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老头子时任滇南丽江三苗土司宣慰使。当时我正值盛年,正是年富力强,仕途大有可为之时,我当时也是雄心勃勃,决意要在此知府任上,做出一番功业,让父亲好好瞧瞧。于是便隐藏出生,对同僚们都不透露半点。一心扑在工作上,也做出点小小成绩,五年间,吏部考核都是优等…” “凭此政绩,也得到当时布政使的看重,好几次机会,可以升迁,再往上走一步。不料,却每次都是阴差阳错,煮熟的鸭子又悄然溜走,一干同僚,全部高升了,唯有老头子在原地踏步。同僚们都猜测我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说实话,当时,我已有所预感,但不敢相信而已。” “…后来,又一次到手的升迁机会溜走。我就敢肯定了,又从布政使口中得到证实。每次,升迁公文一拟好,上交到吏部,就没了下文。发函一询问,就说还需要磨砺…知道原因后,若说老头子当时一点怨恨都没有,不止你们不相信,我自己也是不相信的。气愤之下,也曾进京质问过父亲,他也不给什么理由。就一句话:就因为你是我刘某人的儿子!” 虽然事隔当年,但刘老爷说到这里,还是停顿了一下,脸色就有些复杂。王平和金罗盘也就知趣的没有追问,等待他自己平复下来。 回忆一下后,刘老爷子就继续说道:“当时,我是怎么想也想不通。就和父亲大吵了一次…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忤逆他。你们也知道,我父亲这人是何等固执?争吵的结果就是,父亲大怒之下,说想升迁,先和他断绝父子关系再说。无奈之下,我只有无功而返,从此就绝了上进的心思,也有好几年都没回家。直到,十几年之后,因为同样的问题,和我的大儿子大吵了一次之后,才真正明白、体谅到父亲当时的心情…” 说到这里,老爷子脸色就有些无奈。显然,当时的情况,肯定不是不愉快那么简单。 也不说具体的细节,叹息一声后,就一笔带过,总结道:“总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年轻时候,和父母之间的一些矛盾、冲突。在当时看来,是怎么也无法调和、无法理解的…也唯等自己也变成了父母,在同样的场景下,换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们当时的想法和苦衷!” 刘老爷子明显不愿提及和儿子吵架的细节。此也和病因关系不大,两位师傅也就知趣的没有追问。 金罗盘就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接过话题:“确实,老头子年轻时,也觉得师长父母有很多决定做法,都是不可理喻、不近人情的…非得是自己也达到他们的阶段之后,将心比心,才能理解!” 老爷子就叹道:“是啊!这双方的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截然不同。结果,又怎么能取得一致呢?…任你怎么换位思考,也想不明白。非得达到他们那个阶段后,才能理解!” 两个老头子,颇有些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思,一下子就找到了共同话题。你一个叹息过去,我一声感慨过来,气氛就有些沉闷。 王平一看不是个事,就开了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两位老爷子,打住,打住,你们说半天,我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你们信不?” “哦…”,两个老头就歪头看了过来,王平就呵呵一笑:“屁股决定脑袋!” 闻言,两个老头子就哑然一笑。 “话糙理不糙!…” “话虽然粗俗了点,但还真是…形象生动,言简意赅!” 说笑两句后,老爷子话归正题,说起自己这心病的根源。 “…父亲的决定。说实话,当时我心里是十分不满的,但又不愿忤逆他。我也有些心灰意冷,就生出了来自暴自弃的心理。回来后,便寄情于山水,对工作便再不如以前上心。这种状态,传到老父耳中,又引起了他老人家的的强烈不满,由于我不愿回家,他便托人几次三番警告,我仍然我行我素,父亲大怒之下就要撤我的职。而这又引起了我强烈的逆反心理,一度生出放弃的心思,行事便越发孟浪…直到,遇到一个人之后,方才重新振作起来!” 说起这段往事,刘老爷子脸色十分复杂,有愧疚,有无奈,有缅怀,说起那个人的时候,还流露出一丝柔情。 看着老爷子一脸柔情之色,王平如何不知道这人的身份——不需询问,就是用脚后跟想,也知道那个令刘老爷子重新振作起来的人,一定是个女人无疑! 男人的追求,说起来有很多。 儒生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一朝金榜题名,出入庙堂,位列三公,出将入相;商人起早摸黑,日夜计算,酒桌上迎来送往,公人、“上帝”面前忍气吞声,赔笑受气,为的是出人头地,富甲一方;运动员夏练三伏、冬天练三九,闻鸡起舞,为的是摘金夺银,扬名四海;写手伏首案头、彻夜不眠,日更万言…为的是读者大爷手中的票票! 诸如此类,他们虽然各自行业、目的手段都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他们追求的,无外两件东西…事业和爱情! 事业和爱情,乃是官方的说法。民间又叫这两样东西为金钱美女! 不管这两种说法那种是对的,都证明了一个道理,这男人的追求和理想,一定和女人扯得上关系! 女人,是种神奇的生物。美丽的女人,就更加神奇了,她们能主宰男人的一切。 男人可以因为她们而奋进,也可以因为她们而颓废。男人失意的时候,喜欢在她们身上寻找慰藉。得意的时候,又需要美丽的女人来证明他们的成功。 虽然刘老爷子曾经位高权重,现在年事已高。但不用去看他的身份证,也可以知道他必定是个男人无疑,自然也逃不脱这个规律。 并且,从刘老爷子的自身条件可以看出,令他重新重新振作那人,还是个十分出色的美女。 老爷子双眉如剑,五官端正,面相威武。现在看,就是一个帅老头。年轻时候,肯定也是个大帅哥。 并且,还是一个出身名门,事业有成的帅哥。 这样的一个手握大权,又英俊潇洒的公子哥,只要不是有龙阳之好,生活中,就绝对不会少了女人。 按照话本中的规律分析…出身名门的公子哥,都会特别中意那些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美丽民女;而出身贫寒然后又鱼跃龙门的穷书生,都会特别中意那些气质优雅的千金大小姐。 而刘老爷子当时任职的地方又是在苗疆。 苗疆,历来就是出美女的地方,以盛产美丽多情的苗女而闻名! 当然,世事无绝对,苗女多情,是和以前那些礼教束缚下的中原女子相比之下得出的结论。 这点必须得高清楚才行,不然,听到这句话之后,就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急急忙忙的跑到苗疆去邂逅那些多情的苗女。 去之前最好是检查一下自己的腰包,然后再照照镜子,检查一下自己的形象。 若你像长得像泰迪.罗宾、穿得像犀利哥,穷得像杨白劳。那你还是洗洗睡吧,哪儿都不用去了! 别说是苗女了,就算是最多情的站街女,没看见你荷包里的票子之前,也是不会搭理你的。 若你帅如黄晓明,高如姚明,富如聪哥,那你也不用去苗疆,随便走到哪里,都会碰见多情的美女。不信,就出门去走走看,保证美丽的菇娘们看到你之后,会比那多情的苗女还要热情! 闲话少扯,言归正传。话说,一直以来,王平都以为自己是个聪明人。他确实没有说大话,就连一直以来时常提点着他的魔僧大师,也同意这点。 王平无需追问,只是根据刘老爷子的表情,描述的一些情况线索,一番脑补之后,就大致勾勒出刘老爷子这病的根由。 所谓世事两难全,凡事无绝对!很多看来很好的事情,马上就会转变成坏事。 这个道理,在刘老爷子身上,就体现得很彻底。 刘老爷子的家世,在很多人眼里看来,都是好事。但却正是因为这个让旁人羡慕不已的家世,在仕途上就遭到亲生父亲的打压,升迁还没有那些家世远不如他的同僚来得快。 仕途遭打压,本来是坏事。却正因为此,才心灰意冷,寄情山水间,就邂逅了一个美丽动人,热情大方的苗女。 若在官运和桃花运之间,只能挑选一样,选桃花的,怕是不在少数。甚至,在有些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情种眼中看来,官场失意,就情场得意…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好事! 但是,他们却忘记了世事无绝对的道理,桃花运,有时候也会变成桃花劫。 苗疆这个地方,除了以多情的苗女闻名之外,还有一样东西也很有名! 那是一种让人闻名而色变的东西… 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