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东方玄幻 > 道家门徒 > 第55章:小周天的真意【2】。

此番讲道后,王平日日打坐练拳不辍,元气日渐充足,丹田气足。很多时候无需刻意运转,气机也会自然发动冲关,自海底而起循督脉而上,完成小周天循环。功夫至此,魔僧就认为他现在已经初步完成了丹道筑基的功夫,摸到了炼精化气的关口。丹道有练己筑基,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练虚合道五部功夫! 练己筑基是初步功夫的总名称,犹如建筑房屋的奠基功夫,是后续修炼的基础和起点,也是先前的准备工作。练己为下手功夫,筑基为目的效益。 练己分内外两层。己的外练是修身养性,一方面通过对理论的研究学习、分析比较来实现;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中一切现象的观察、研究、分析、体悟,领会其中的本质去实现;一方面还要通过自己的身心行为以符合外部客观来实现。外练的效益是使心神得到顺畅与保养,也就是俗称的磨砺培养道心。 己的内练是通过识神的收敛,将其作用于炼精化气,逆而补脑养神。此也即是王平现在做的这步功夫。 魔僧说丹道所谓七返九还之法,并无什么特别神秘之处。开始下手做功,先要将居于上位紫府的阳里真阴,降到丹田气海,与阴里真阳配合。 丹道体系中,阳里真阴以离卦比喻,外阳而内阴,代表人的后天思虑之神。外阳如火,比喻人的精神之消耗发散。内阴代表供火燃烧的能源,是识神依赖的根本,即先天赋予个体生命的主宰者——元神。 阴里真阳,是以坎卦比喻的,外阴而内阳,代表人的后天浊精。外阴如水,比喻浊精之流动易失。内阳好比水源,是浊精赖以生存的根本,即生命的物资基础——元气。 简言之,阳里真阴代表的是心神,外阳勉强可以看成是维持思虑消耗部分【心神发挥出的作用】,内阴勉强可以看成是显卡【心神本体】;阴里真阳代表的是能源系统,外阴勉强可以看成维持生命运转的营养成分【精】,内阳勉强可以看成能量源泉【肾脏本体的功能】。 所谓先将上窍阳里真阴与下窍阴里真阳配合者,即垂帘内照,心神默照下元,使神气下交精气。这样使阴阳二气一交,象征后天识神的离卦与象征后天元精的坎卦也会自然交、媾。 这种交、媾,所达到的效果也即是魂魄混合,神气凝结。这种状态下,口鼻呼吸会自然过渡到天然的胎息上来。 达到了这个状态,在专门的功夫修持中,天天都会感到犹如真正恩爱夫妻交抱不分那种美快舒愉。对这种状态不能加以任何干扰,只能混沌地处于其中,自身之水火自然互补互化,成为一团中和之气,发运到四肢百骸,如同外界真正的火焰一样,有相当高的热量。功夫至此,常于冷天能坐到周身热气腾腾,纵单衣或赤身亦无丝毫寒冷。 在这个阶段中,唯一要把握的,就是神与气的交融合度。任何一方,既不要使之太过,也不要使之不及,保持水火平均。也就是所谓的小周天火候。 小周天火候,也就是以神之火去练精之水,化而为气,熏蒸四肢百骸。但这种气生自我身之中,是后天精神所化之物,故仍可将其归于后天。只有继续调和它,等到呼吸由口鼻倒会丹田,呈现为胎息,并完全归于胎息运作的阶段,宇宙自然的真阳之气就自然被招摄入内,这真阳之气才叫先天真火。 真火来临,自会在体内上下动荡,给人的感受是浑身麻麻酥酥,彻里彻外如醍醐浇灌,其美快的感受无法形容。 古仙将此境形容为腹内有如活龙动转升降——世人谁见过龙是何形状?此为意会而已。总言气在腹内鼓运,好比涛卷浪涌,雾滚云飞,气势浩然而融畅,有如神物随运其中,一天之内有数十样变化。 如果将前阶段的后天神气相交称为取离添坎,那目的就在于以后天返先天。验证标准为,由口鼻呼吸过渡为胎息。 在胎息状态下,是先天神气和先天元气的相交,丹法上称呼为“婴儿”和“女宅-女”相交。若说坎离交还有主观人为的成分,那“婴儿”和“女宅-女”的相交就完全归于先天自然。 这一七返九还的起步功法,就是先采自身之神的真阴,来补充自身之气的真阳。丹法上称为玉、液还丹,也即筑基练己,积内法财。 玉液还丹的成功,神融气畅,百脉流通。处在这一恒持的功态之下,可称终日逍遥,昼夜常明。 总之,完成这一步的标准,那就是踏上了仙道长生久视的初步功夫。 说完小周天后,魔僧又解释仙道所谓七返九还之说,返即指返本,还即指还原。 七九之数,古人有两种喻义,薛道光注解《悟真篇-西江月词》中认为,七返九还者,不离天地五行生成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水。天二地七成火。三八成木…天五生土,地十成土,居中,变成为丹。故曰金丹不出五行而成。 在这初步功夫中,七返首先是神的归返,神属火,既是生命能量,又是生命信息。有了它,不仅能使现有生命中的营养精华更加完美的化合运布,也能感召外部自然同质能量、信息来入我身,使生命更新成为可能。 《道枢-九转金丹篇》云:九鼎之内,于是有七返八变九还之道焉。返者,覆合也,收七表八里经络之血气也。一返脉,脉停运矣。二返气,气聚而凝矣。三返血,血成白乳矣。四返精,精结琼块矣。五返骨,骨若红玉矣。六返髓,髓化玄霜矣。七返形,形清体妙矣。八返神,神化无方矣。 还者,还其源也。取五行之气,动三要之精,定一物之元者也。一还肾,二还心,三还肝,四还肺,五还脾,六还丹方,七还气户,八还精室,九还神室。九化则可以留形矣。 《云房七笈-卷五六,元气论》曰:行之道者,谓常思灵宝。灵者神也,宝者精也。但常爱精惜气,握固闭口。吞气咽液,液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复化为液…气复化为神,如是七返九还。 总之所谓的七返九还,指的就是练功过程中,精神与物质的反复转化和提炼过程。 练己筑基,己即是自家心神。心神自落先天,因被外物所诱,伤渐消耗,渐亏渐损,渐蒙渐垢,失去先天本来面目,犹如废铁粗矿。欲找回本来面目,故需炼。 炼者,即控制私心杂欲,因其艰难,必立决心,必不动摇,必须永恒坚持,如炉之炼钢,不达至纯绝不罢休,故曰炼。 筑基者,筑仙道之基也,非指一般意义上的筑基。若就常人益寿延年的慨念而言,筑基之功完成,即可达到世俗养生气功的最高境界,保证寿命远超过不修炼功法的任何天然长寿之人。 若以仙道而论,筑基完成,便为人中之仙。然人仙之功,比起白日飞升的天仙之功,只好比千层高台迈上了台阶,故称为长生久视的初阶。 药物,炉鼎,火候。是金丹三要素,说来说去,都离不开身心。身心即神气,神气即性命,性命即阴阳。 丹书,种种比喻,千般称呼,都不离这个! 他修行得以入门,魔僧便再不保守,把筑基法和小周天的功法、功理、功效等各种关窍都指点明白。之后为了便于王平理解,此老便又以世俗的道理比喻,做了一个最后的总结。 若把修炼看成做生意的话,人体就是一个炼钢厂之类的企业。精就是后勤体系,同时也是能源体系,为生产线提供原料矿石;气是动力体系,是生产线,把各种原料矿石变成产品,同时产生经济效益,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转;神就是中枢指挥体系,统筹全局的最高办公室,统筹进货、生产、出货、后勤等钢厂的全部工作。 工厂在生产中,必然会产生效益和损耗。普通人用此效益来维持生命活动,然后又通过饮食和睡眠来补充,而饮食和睡眠,乃是人的本能,无需学习的东西。换句话说,普通人的工厂,其生产和利用利润的流程是原始,本能的,其生产、利用效率是低下的,都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再者,常人又只满足于守成,没有把企业做大的意思。身体工厂日常产生的效益,维持日常生命活动所需,也就足够了。 常人一没有高效的生产技术,二无扩大工厂规模的意识,三没有合理维护工厂各种设施方的法,天长日久之下,便会出现设备老化,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结果入不敷出,唯有破产倒闭,也就是生命走向终结。道人呢,就不同了,利用丹道这一独特的练养技术,经常维护工厂的各种软件硬件设施,并拥有各种合理高效的生产方式和合理节能的消耗方式,这就使工厂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就把生意越做越大,成为永不倒闭的老字号… 至此,王平就大有所悟。确实,若拨开笼罩在丹道身上的神秘面纱,暂且抛却各种玄妙论的观点,单纯的从应用角度来分析的话,丹道,还真如魔僧所说的那样,只是一门针对人体生命能量循环系统而设练养技术而已。 若把人体以工厂比喻,脏腑器官、经络血管这些,无疑就是生产设备和流水线,神就是老板,气是工人,精既是生产原料也是产品。 普通人的工厂,生产流程就是依靠人体器官自带的运化本能,来运化水谷,转化营养,维持日常身心活动所需。在修道人看来,其技术是原始、粗糙的,其效率是低下的。 能维持收支平衡的,达到内经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效果的,就是健康人。还有些人,只知挥霍,不懂投资不说,偏偏还爱瞎指挥。他们没有丝毫的养生意识,作息颠倒,纵欲,不**志,不避风暑等,用内经说的“以妄为常”,来破坏人体器官原始运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就连收支平衡都做不到了,身体就产生了各种疾患,最终,就只能是“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生命走向终结… 知道了普通人的情况,就明白道人该做什么了?那就是和普通人完全相反——普通人挥霍,我就积蓄。普通人不知养护,我就练养。普通人生产利用效益【精气】的技术原始粗糙,我就追求高效。 所以,才说顺成凡,逆成仙,只在其中颠倒颠!丹书万卷,千般功法,万般手段,目的都是为了这个! 王平的领悟,得到了魔僧的认可:“是的,确实就是这样,这就是道人有异于常人的地方。” “能有此领悟,固然是好,但也要注意人体有着世间任何工厂都没有的奇妙之处,那就是生机。用人体工厂比喻修炼,虽能揭露一部分,但还有失生硬,缺少了一股灵动活泼的生气。所以,又把修炼看成是效法天地的过程,因为,宇宙间最高效最合理最神奇最玄妙最长久的工厂,就是天地自然了。” “天地这个大工厂的情景是怎么运作的呢?阴符经说:爱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老子说:天地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内经》说:五运行同天化者,命曰天符;《吕览》说:天无形,而万物以成;至精无象,而万物以化。” 说着说着的,魔僧又拽起了古文。王平自家知道自家事,知道自己古文功底是个什么水平。也不插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好在魔僧也似乎没有奢望他能听到,所以又做出详细解释。 “天地,真是一个神奇的器物啊,天地诞生了万象,于是就有了八卦和天干地支,天地运行的奥秘都隐藏在了八卦和干支当中,八卦和干支甲子运转不休,就产生了四时阴阳。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之气互相交感,相互作用,生克制化,就如同一个大风箱般运转不休,产生了永无穷尽的动力,维持着天地的运转。” “五运行同天化者,命曰天符。大意是说: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之气的产生与干支运行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作用的,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勉强形容就是:【天地】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产生【天地】万象…这一生生不息的运行的过程,既是天地【道】的本体,也是天地【道】的功用。所以,才说天无形,而万物以成;至精无象,而万物以化。” 缓了一缓之后,魔僧继续说道:“生生不息的大道体用,对于人类来说,造成的效果是什么呢?” 随即,自问自答:“就像贾谊在《鹏鸟赋》中说的那样:天地如炉兮,阴阳为炭,造化为工兮,万物为铜。” “天地运行不休,就产生四时阳阳的变化,生出阳阳五行八卦之气,养育和制约着万物。阴阳四时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人的一生之由幼到壮,由盛到衰,生老病死,皆是受到阴阳四时变化的制约的缘故…所以,贾谊认为,天地就像一个大铜炉一样,造化就像工人,把阴阳当成木炭,为这个大铜炉提供了动力,把万物都在装这个大铜炉之中,煎熬锻炼,受着阴阳五行八卦之气的制约,谁也不能逃脱。 “太阳有东升西落,月亮有阴晴圆缺,万物有生养成坏,人有生老病死,这都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就是道。三界之中的一切生命体都难逃这个自然规律,只要是活着的东西,管你植物动物,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那都有死亡、衰败的一天,三界的一切众生,都在六道轮回中周而复始,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如车轮转动般轮回不休。所以从凡人角度,贾谊的看法是合理的。” “道人却不这么看,毕生追求长生不死,打破自然规律,逃脱六道轮回,永恒不灭!但是自然规律却不是那么好打破的,想逃脱自然规律的束缚和制约。就得先感悟天道,研究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之气的运转规律,向天地自然偷师…” “修道,修道,到底什么是道?——道就是盗。自然为一大天地,人身为一小天地,自然界有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之气,人体内也有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之气。观察天地运转日月轮回的运动规律,效法此天地气机运转的规律来运转自身的阴阳气血,以自身气血来模拟宇宙天体运转的规律,就是丹道!人自身的气血运行和天地运行的规律一致,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既然能天人合一,那么,自然就能和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长生久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所以,长生不死,从理论上来说,是行得通的。但是以自身的气血运行来模拟天体运行是很困难的,天人合一也只是一种理论而已,毕竟天道只是一段运转不休程序而已,天道是没有感情的,但人却有感情。所谓的天地不仁、天地无私,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说的就是天地没有所谓的仁慈或者不仁慈,自私或者施恩惠等人类才有的感情和行为,天地运转,只是为了运转而运转。” “天地运转,不为谁运转,而是因为它本来就在生生不息的运转。天地运转,产生时间和空间,产生元气,万物得以生养成熟,这些,都不是天地的本意,天地只是无意识的运转。所以,老子才说生之蓄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地无私,人有私,所以要想达到和天地运行一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才说模拟。所以修道除了悟天地运行之妙,盗日月轮回之机外,还要求要存天心,灭人心…种种要求,种种方法,说的都是要道人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态,尽量向无私的天地靠拢,尽量的模拟。” “以你目前修炼的筑基法和小周天而言,筑基还算不得修炼,只是修炼的准备工作而已,所以重点在于小周天。小周天模拟的是日月轮回之道。心神默照下元,重点在于照字,不是叫你搬精运气,而是如太阳照耀大地一般。心态要勿忘勿助,求的是自然天然,你要好好把握其中【用心】的度量。心神默照下元,作为生命物质基础的肾精自然升腾,化为精微营养能量,滋养神魂,并逐渐滋养改造一身脏腑、脉络、筋骨、关窍,慢慢提升你的生命质量,这个改变过程也是自然而然的,逐步的、长期的、水到渠成的。就如同日月轮回,万物自然生长发育一般自然。所以,老衲才要你观而无为,而不要用什么“呼吸抵吹”之类的人为的搬精运气等方式,来打扰它…” “小周天模拟日月轮回,重点在于不断调整完善一身之阴阳二气的运行方式,让它朝着更完美、更合理的方向发展。老衲先前讲过,其中代表太阳的,是阳性的心神的作用,代表着月亮的,是阴性的肾精的作用。小周天运转的效果,追求的是物质和能量的互补,相互滋生,物质和能量,也就是丹书所谓的身心、性命。运转小周天的目的,是使两者互补,一起提升。但人之身心,就如日月一般,说是两个,其实还是一个。天体月亮的能量来源于太阳。人体日月…阳阳心肾身心性命,其能量都是互补的,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就像魏伯阳真人说那样,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说的,就是精神和物质能够相互转换。这点上,普通人也是一样,只是,效率比较低下一点罢了。” “好了,关于小周天,理论上老衲再没什么好讲了。说了这么多,老衲却是有些乏了,先休息一下。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就在实修中慢慢证验吧。” 说罢,魔僧就自识海中沉寂了下去。 师长把功理功**效全都讲解分明,王平就再无疑虑,只管实修验证就是。省却许多自己摸索的时间,避免很多的弯路。 生活上,秦瑶也一应包圆,把日常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就万事不管,只管潜修,半月之后,就渐渐把小周天运转娴熟,把内息调练得愈发圆润灵动,运转如意,再无以前的枯涩之感。 他境界稳固,魔僧也颇为满意,放下话来,等过几日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拜祭天地后,就正式收王平入门,传授真正的仙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