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东方玄幻 > 神州异事 > 第93章 唯有奇谋

神州异事 第93章 唯有奇谋

作者:匿名 分类:东方玄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叮叮咚咚的声音不住地从冀州城内传出,或许这有点扰人清梦,但卫青彻底难眠的原因并不在于此。 为了能让所需的器具尽快造好,卫青采用了工匠轮替的方法,三批工匠由早上做到中午,中午做到深夜,深夜做到早上,工匠的休息很充足,倒是卫青自己却没什么睡眠休息的时间。 但让他没睡好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要去监督这些工匠们,应该说原因有太多,多得连他自己都快要崩溃了。 霍去病这夜显然也没有睡好,踱到了一脸愁绪的卫青面前,笑了一声。 “都多少天了,就不能摆出个轻松一点的样子吗?” 跟卫青截然不同的是,霍去病是那种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典型,在他看来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到了那儿再想就是了-但卫青很明显就是刚好相反的类型。 “病儿啊,”卫青看了霍去病一眼,意味深长地苦笑了一声。“若你在自己的人生中,找不到一点烦恼的话,那是难能可贵的事啊。” “哈哈,”霍去病听出了卫青的弦外之音,不禁失笑。“那是傻子的天赋,我可没有这种福份。” “可不是嘛,做人这事,总有悲有喜,”卫青的表情又沉了下来,带着苦笑的嘴角稍稍扬了一扬,但那股不快却欲盖弥章。“谁都避免不了。” “我这小外甥儿,”霍去病笑着摇了摇头,走前数步,在卫青跟前蹲了下来。“不就为你解忧来了吗?” 汉中地处成都与长安之间,从长安入川有两条路,一是从天水入武都,再到梓潼;二是越过秦岭,直接从汉中之路取梓潼。换句话说,取汉中之道走,距离更短一些。 昔日北伐时,魏延曾献计诸葛亮,以奇兵出子午谷,不出十日可到长安。而从汉中出兵,越过秦岭直取长安,短则十二三天,长则二十余天,也正因如此,当汉中被诸葛亮攻下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满朝上下都害怕诸葛亮不知会在哪一天出奇不意地突袭长安。 当然,不被这种小事吓到的人还是有的。 “是大唐的郭子仪,郭先生吗?” 来者看了看说话的卫兵,有点意外地点了点头,他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眼前这个守着城门的卫兵认出来。 “我家主公在府中等候已久了,就等先生你过去呢,请随我来。” 卫兵的彬彬有礼让郭子仪感觉更加意外,而且......看来诸葛亮确实也猜到他会过来呢。 在那卫兵的带领下,很快便到了诸葛亮所在的府邸。从外观看来这府邸并不大,在长安来说,这只是一般中小型大小的民宅而已。郭子仪下了轿,打量着眼前的府邸,笑了一声,让随行的随从留在了门外。 “大人,身在敌城,这样做未免......”那随从劝道。 “哈哈,诸葛亮何许人也?他要真想把你和我给杀了,”郭子仪笑道。“我俩也没命走到这里吧。” “城门那里行人甚多,待你进去了府邸里,再把你给杀掉,神不知鬼不觉,好掩人耳目。”那随从续道。 “大唐派使者来交涉,不明不白的便死掉了,跟在城门那里众目睽睽之下把我杀掉又有什么分别?”郭子仪笑语毕,挥了挥手示意随从留下,便随那卫兵进去了。 诸葛亮早坐在厅那处沏着茶,见郭子仪来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郭令公真英雄也,”诸葛亮站起来,走前两步,拱手笑道。“只身前来,就不怕孔明......耍什么花招么?” “诸葛先生若真要耍什么花样,那又何必早早派人在城门迎接我来这里?于理不合嘛。”郭子仪笑着答道,显得相当的从容。 “看来大家都是明白人。”诸葛亮笑了笑,坐回了座位上。 “既然大家都是明白人,那郭某也不怕开门见山了。”郭子仪道。 “请说。”诸葛亮拿起了茶杯,小心翼翼地喝了口,悠然笑道。 “如今天下大乱,东有项羽曹操,南有孙武和江南一众占山为王的乱党,先生以为,若官兵要重夺天下,复兴大唐江山,当先攻哪里?”郭子仪道。 “哎哎,令公还以为我是那个隆中躬耕的......孔明吗?哈哈哈......”诸葛亮大笑数声。“非也非也,孔明再非那个怀着雄心壮志的小伙子了,什么雄才大略,不敢提什么愚见。” “那......不知先生以益州为据,先取武都,后下汉中,是有什么打算呢?”郭子仪瞄了瞄诸葛亮,也不甘示弱地笑道。 “国无君,天下之土,仍属李唐耶?” 一把老沉的声音从内堂传出,两人住了口,只见一个老人徐徐步出,步履颇小,看起来已过花甲之年,恐怕也年近七十了。虽则脚程稍慢,但说话中气却仍十足,脸容坚毅,不象是一个普通老人该有的气息和气势。 “这天下本属李唐,一场地震,不应以改变这个情况。”郭子仪打量来者,心道来者不善,却仍拱手示意,表示礼貌。“在下郭子仪,不知阁下高姓大名?” “免高,敝姓左。”那老人慢慢地坐了下来,注视郭子仪良久。“不知郭大人认为,官兵两字,在天下间有多少人认同?” “曾读圣贤,知道何谓忠,何谓终者,便认同矣。”郭子仪答道。 “先生言下之意,即不从官兵者,即为乱臣贼党?”老人皱了皱眉,再问道。 “天下各党,试问又有谁不视非己者为敌人?何况我等以官兵”自称者?”郭子仪毫不犹豫地答道。 那老人沉默了数秒,一直严肃的脸上忽然现出了微笑,然后搔了搔头。 “乱臣贼党啊......”老人微笑着摇了摇头,一脸无奈地看着旁边的诸葛亮。“真想不到,你和我都有被人这么称呼的一天啊。” 诸葛亮笑而不语,继续细味着手中的那杯茶。 郭子仪站在原地,脑海里在组织着究竟这句话用意为何,而且诸葛亮做了这么多,用意又为何?这一直都是个谜。 “孔明有一事相问,”诸葛亮瞄了郭子仪一眼,笑道。“先生觉得,要使天下归顺,李世民该以何服人?” “郭某记得孔明先生昔日的主子刘备曾说过:唯贤唯德,能服于人。”郭子仪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是对待百姓的方法,那对待你的敌人呢?”诸葛亮笑道。 “我皇仁德,对待敌人,当以武和德待之。”郭子仪答道,他似乎听出了这两个人说这么多,为的是什么了。 “既然如此,烦请郭先生跟大唐一众文武通报一声,”诸葛亮笑道。“孔明就和左将军在汉中静候大唐的武德。” 郭子仪沉默了数秒,虽然他心里早就有数,但这话从诸葛亮口中从容不迫地说出来,还是让他有点意外。 “这可以理解成,是对我们官兵的一种不信任吗?”郭子仪点了点头,问道。 “你应该理解成,这是对官兵的一种信任,”左将军答道。“我这人没有什么野心,诸葛先生也没有,大家为的都是和平,大家都不愿意把得来的权力无偿地交给陌生的他人,哪怕你们名正言顺,曾是这个时代的主人。” “换句话说,你觉得跟我们打一仗,那就是最好的证明?”郭子仪皱着眉头,语气渐渐变重。“就为了证明我们官兵有实力,所以要用士兵的生命,还有百姓的劳力来浪费?” 诸葛亮突然笑了一声,走到郭子仪跟前,从怀里揣出一块用布包着的硬物,并轻轻放到桌上。 “成都,梓潼,武都,汉中。”诸葛亮笑道。“四城奉上。” 郭子仪吃了一惊,刚才胸内那淡淡的一股怒气顿时全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人玩弄了一把的感觉。他看着那个被包着的印章,心道原来诸葛亮跟那个左将军都一直在试探自己。 “如果你给我的答案是那你等着汉中被攻破之类的说话,那我们永远都不会为官兵效力,”诸葛亮笑了一声,退后数步,回到了自己本来的座位上。“但愿李世民也有着这样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圣上若没有忧民之心,那他何德何能创出贞观盛世呢?”郭子仪笑道。“大家渴望的都是和平,谁都不想多一位老百姓和士兵丢自己的性命,不是吗?” 冀州城内,工匠们漏夜赶工的声音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但卫青觉得,今夜或许能稍微睡得安心一点了。 当然,说的是或许。 “能行吗?”卫青半信半疑地皱起了眉头。“我觉得未免有点过于理想......或者说,冒险。” “舅舅,这一步棋,没有任何的风险不是吗?”霍去病自信满满地笑道。“敌人中计就依计行事,不中计就将计就计。不论哪个结果,赢的都是我们。” “那你有信心吗?对手可是那个被称为赵国的守护神的李牧。”卫青道。 “别被那个李牧的名气骗了,”霍去病失笑道。 “你认为有哪一支步兵能在平原上抵住我们在晋阳训练了这么多年的精良之师吗?” 那一年,李牧北上雁门,挑战中原骑兵没有战胜过的一支兵团-匈奴骑兵。 匈奴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在草原上驰骋奔跑是家常便饭,要跟匈奴明刀明枪的在平原决战,以中原骑兵的战力来说,换来的结果肯定是一场惨不忍睹的屠杀。 情况就跟此时此刻同出一致,卫霍吕三人所率领的骑兵团同样横行天下,在平原上可谓无人能敌。 “如果跟官兵在平原上扛上了,你打算怎么做?”赵奢问道。 “撤。”李牧不假思索地答道。 “就这样?”赵奢听毕,不禁失笑道。 “你会跟那支骑兵打吗?”李牧反问道。 “骑兵虽然霸道,但骑兵......总有骑兵无法弥补的缺点啊。”赵奢笑道。 “没用的,”李牧摇头道。“攻城战,山战,林战,还有短距离突袭,骑兵的缺点在哪,他仨比谁都清楚。” “那你的意思是......”赵奢沉吟了数秒,问道。 “跟战力明显高于己方的军团交战,重点有时候不应该放在敌方的士兵身上,”李牧先是沉默,然后缓缓笑道。“这样说你明白吗?” 那一年,李牧用一千三百辆战车,一万三千骑兵,五万步兵和十万弓兵,将快意入侵的十余万匈奴骑兵全歼于雁门。 自此之后,匈奴人十多年不敢进犯赵国边境。 就跟西汉时的卫青和霍去病一样,只是今次换了换角色,卫青和霍去病扮演入侵的匈奴人,带着三千精锐骑兵南下中原;而李牧则依旧做自己。 “你说,这世界上......能有无敌之师吗?” 李牧靠在垛墙上,若有所思地看着远方,忽然又笑了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