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东方玄幻 > 神州异事 > 第94章 纵横沙场

神州异事 第94章 纵横沙场

作者:匿名 分类:东方玄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在这话开始之前,首先纠正一下自己的错误,由于错误的地理知识和资料搜集,我把冀州城的位置搞错了。 所以冀州从这话开始会修正回邺城,这话之前的冀州也看成邺城就可以了,不便之处,敬请原谅。 然后,我会尝试弄出一幅地图来给大家看看,光看文字大家可能会对小说里的状况比较混乱,而且小弟的更新速度也实在很慢……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情报的来回也异常的疯狂。 每个将军每个谋士都有自己处理和控制情报的手法,人人各出奇谋,各有千秋。 若不是身临其中,亲身感受其中的奥妙,根本无法想象在这表面看来风平浪静的情况下,原来早已经明争暗斗了好一大阵子。 一个城池中或许会有着数十甚至上百个细作,所以在那个年代的人,经过一轮商量决策完毕后,命令不会立刻下达军中...... 得看看他想把那情报泄漏到哪个程度。 “报!” 门卫听得叫声,朝声音看去,只见一个骑着马的人正朝这里跑来,到近了一看,见是熟脸孔,便知道是邺那边传来消息了。 那人迅速滚了下马,匆匆跑过大门,穿过中庭,只见李牧安坐于主室之中,看了看来人,点头示意。 “报,邺好像有动静,卫青好像要出兵攻许昌了!” 李牧停下了揭书的手,慢慢把书本放到桌上,笑了笑。 “细作的情报是怎么样的?说来听听。”这重大的消息到了李牧的耳中,却看不出什么紧张的神色。 “卫青大张旗鼓的说要攻打许昌,这事整个邺上下都知道了,就算没有细作,这消息也是沸沸腾腾的。”那人答道。 “这……”赵奢皱了皱眉,显然是听出了什么端倪了。“喂喂喂,不对啊,卫青他……” “这不是明摆着吗?”李牧笑了笑,站了起来。“把消息散发出去,让弟兄们有个心理准备,三天后起兵。” 赵奢似乎也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点了点头,走了出去。 卫青发计了。 下挑战书了。 李牧笑了一声,收好了桌上的书,悠然步出主室。 “不会觉得……这是计谋吗?”李牧召开的会议上,一个谋士如此说道。 “你指的是什么?请详细说明。”李牧答道。 “官兵据点为邺,前为许昌后为平原,攻许昌,即以背示平原,卫青真要攻许昌,为何大张旗鼓宣示自己的下一步?”那谋士道。“属下以为,这是卫青的声东击西之计,待我等杀到邺之下,满心以为能得手之际……” “够了,”还未等那谋士说完,李牧便打断了他,脸上竟还挂着笑容。“声东击西……这意思我大概记得,我只能说,你的思路不正确。” “大人你的意思是……?”一旁的谋士一脸疑惑地问道。 “在定计之前,先要代入敌人的角色之中,设身处地想想,若是你,你会怎么做?”李牧笑道。“好了,我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若你是卫青,你会打许昌,还是打平原?” 顷刻间,一众谋士议论纷纷,不出一会儿,都静了下来,看他们脸上惭愧的表情似乎是悟到什么了。 “明白了吧?”李牧笑道。“这不是什么声东击西,是调虎离山啊。” “还是非出不可的一着。” 象是回击卫青的战书一般,李牧出兵邺的事情也同样大张旗鼓,所谓的细作突然变得毫无用处。 而这事恐怕也早在霍去病的预科之中,他固然知道李牧是个慎重的人,但慎重归慎重,要冒险的终归还是要冒险的。 对于李牧的举动,坊间亦早已议论纷纷的,有说李牧过于冲动的,有说李牧勇猛果敢的,但真能洞悉出背后所有的玄机和原因的,似乎并没有多少个人。 只有赵奢清楚为什么一向以谨慎耐心着称的李牧,竟然会舍弃紧守平原的大好机会而选择直赴邺。 许昌 收到消息的郭嘉站在庭园里,看着池塘渐渐出了神,致使坐着四轮车的孙膑已在他身后了,仍全然不知。 “军师心里迷惑吗?”孙膑笑道。 郭嘉稍稍吃了一惊,回身一看,见是孙膑,脸上立刻回复那个惯常挂着的微笑。 “李牧做事,徐如林,动如雷震啊。”郭嘉双手摆后,淡淡道。 “他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那对我们跟项羽都有利,”孙膑笑道。“李牧此举,为的是我们配合吧?” “卫青耍的把戏并不高明,为的只是引出李牧,李牧应该也很清楚,但如此爽快进了圈套……”郭嘉捏着下巴,双眉微皱。“难道……河内那边……” “你认为……李牧是……”孙膑说着说着,也渐渐进入了沉思。“恐怕真是这么一回事。” “找人通知河内跟洛阳的细作和探子,速去速回。”郭嘉皱起了眉头,显得有点忧心。 河内位于洛阳东方,是与晋阳之间的桥梁,但其实河内跟洛阳之间的距离要远大于跟晋阳之间的距离,而从河内到许昌,只需渡过黄河,然后便是一段很短的路,算起来其实就是跟洛阳的两倍距离。 换算成日子来算的话,大约是十多天,若是行军比较快的将领可能只要十天便可以了。 秦琼显然不是速度型的将领,他奉郭子仪之命跟尉迟恭领二千五百兵驻守河内,而郭子仪此举的用意也很明显,这支援兵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留在河内,就足以让郭嘉胆寒了。 “卫青发布消息,说要攻打许昌,这里是计一。”对于双方这一连串看起来简单但荒谬,但实际上很复杂的举动,英布和冉闵这两名大老粗第一时间表示完全不明白,而一旁的狄青也似乎有点想不清楚,于是郭嘉开始了解说。“首先第一个假设,李牧不出兵,卫青领兵攻打许昌,那先前我们跟平原所作出的犄角之势失去,官兵的对手便只有我们一个了。” “可是,我们许昌兵多将广,而且城池的防御措施也做得很足够了,就算他们打来了,也不一定能赢吧?”英布皱眉道。 “所谓的犄角之势,就是一方失,一方补,所以卫青才会头痛,因为他们兵力不足,攻许昌,平原乘虚攻邺,反之亦然。”郭嘉答道。“现在他们表明要攻许昌,若李牧不出兵,那卫青便可起兵攻来许昌。所谓的犄角之势不再,若全力攻一个城池,那总比留兵在城里或是分兵攻打要来得轻松吧?” “全力出击,那邺不就空虚了吗?”英布道。 “你先听下去吧,这个问题我等会儿再说。”郭嘉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第二个假设,李牧出兵了,卫青留守邺,于是得偿所愿,能以野战决胜负了,这就是卫青所打的如意算盘。” “那……如果我们攻过去,夹击官兵呢?以官兵的兵力并不一定能抵挡住我们。”冉闵道。 “这应该就是李牧猜想的第一个问题,”郭嘉笑道。“卫青这一着其实对现况并没有任何帮助,明眼人都能看出利弊,那卫青贸然出兵,原因应该只有一个,就是李世民那边来援兵了。” “援兵?如果是援兵的话,那应该是……河内吧。”英布皱了皱眉。 “所以若李牧迟迟不出兵,河内的援兵就可以配合卫青的行动围攻许昌。就算此时李牧出兵急袭邺,以平原与冀州如此长的距离,李牧就算再高明也不可能隐藏住自己的行踪,相反地,以许昌跟邺的距离,那些援兵完全可以轻松回守邺。”郭嘉点头道。“若李牧出兵了,卫青便能以最简单最直接,同时也是以胜算最高的方式对上李牧了,而且在河内的援兵也能支援。” “说起来,百利而无一害啊。”站在一旁盘着手的狄青喃喃道。 “那李牧猜想的第二个问题呢?”冉闵问道。 “官兵虽然元气大伤,但士气依然高涨,一众官兵深信那三个将领的能力,认为在平原上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郭嘉笑道。“若真要彻彻底底的击垮官兵,那就意味着要在平原上以野战的方式将官兵干掉。” “所以李牧打算这么做?”英布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 “谁知道呢,”郭嘉笑道。“反正……他这兵是必须要出的,总要冒一冒险。” 平原的兵力不多,李牧点了点,三千左右,一半是普通的步兵,四分一弓兵,四分一骑兵。 若要领兵打卫青,二千五百兵,不足一千弓兵,不足一千骑兵,然后剩下的千余全是步兵,真跟官兵在平原打起来,那肯定是必败无疑的,换成是孙武或是白起,结果也是一样。 但李牧也知道这一场硬仗终究是要打的,不论是对于自己、项羽还是曹操来说,都不可能一直避下去。 对于这场硬仗的过程和结果众说纷纭,有很多人都不看好李牧此次的举动,因为随着官兵的调动渐渐明朗,河内的秦琼和尉迟恭成了官兵最大的筹码,这支军队既可支援卫青抗击李牧,也可急袭许昌,故勿论成功的机率高不高,但这支军队的存在肯定是会让郭嘉有所顾忌的。 不过李牧显然不以为虑,领着二千五百精兵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邺城西北方百余里下了寨,接连十天没有动静,似是示意官兵此处为决战的地点。 让人不解的是,李牧下寨的地点背着黄河的其中一条支流,水甚深亦颇阔,正是犯了兵家大忌-背水下寨。 消息传到了邺,众人在会议上琢磨讨论了很久,都搞不清楚李牧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李牧这人多谋,以他一向谨慎的性格,我认为这是疑兵的机率较高。”张合道。 “不,我们尚未出城,李牧这么快便出示疑兵之计,于理不合。”周亚夫摇头道。 “或许李牧的用意在于,想藉此打乱我们的部署而已,”霍去病看着地图良久,缓缓笑道。“背水下寨,之所以被视为兵家大忌,是因为一旦遇上什么状况无法第一时间撤退,李牧这样做,就是在跟我们说:你们没有能力将我击退。” 霍去病的分析让众人陷入了沉默,站在旁边一直不发话的吕布脸色尤其难看,张合搔了搔脸,显得有点不自在。 “李牧下寨附近的地形除了那条河以外皆是平原,还能耍什么花样吗?”魏延为人一向好胜,此刻流露的表情显然有点不快。 “不,那处附近平原占多数,但树林而遍布不少,大小参差,李牧敢在那里下战书不是没有目的的,”卫青摇头道。“他这人一向不打没把握的仗,不然也不会创下不败战绩。” “这么说来,他早就有一连串的计策,只等我们杀过去吗?”吕布皱了皱眉,问道。 “不足为奇。” 卫青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安和疑惑,但很快又转为坚定。 用兵之人一向看重胜负,但往事毕竟是往事,在昔日那个年代所创下的战绩毕竟只是那个年代的事情。 每个名将,每个将军,都肯定还会对自己的能力抱有一定的信心。 不然,如何能称为名将? “前面一百五十里处,便是李牧下寨之地。”参军道。 “有什么动静吗?”卫青点了点头,问道。 “仍然按兵不动,不见有任何异样。”参军答道。 “在敌寨附近树林不多,亦不密集,布置伏兵的可能性并不高,”霍去病走了上前。“舅舅给我一千精骑,明日日出之时便是李牧兵退之时。” “不,李牧非英布狄青可比之流,奇袭这种小把戏绝不可能在这种明刀明枪的情况下得手,更何况这里一马平川,你我的动静彼此皆了如指掌。”卫青摇头道。 “那卫兄,你有什么打算?”吕布问道。 “李牧背水下寨,无非是布下疑兵,让我们东顾西忌而已,”卫青笑了一声。“何不三路出击,迂回直取皆出,让他落荒而逃,好一挫他的锐气?” 李牧跟官兵相比,除了兵种上的不足外,兵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此次交战,卫青领了三千骑兵,而李牧的二千五百兵内,兵种参差不一,虽说多变性强,但在平原上谈论多变性,那自然是空话。 于是在第二天,在距离敌寨五十里的情况下,卫青自领一千五百骑兵从正面突击,吕布跟霍去病各领七百五千骑从两侧攻击-明摆着的以多欺少。 “三路突击吗?”赵奢笑了笑。“看来是要赶尽杀绝啊。” “无非是想逼我们向平原那边退罢了,骑兵势锐,不可硬拼,就随随他们,先退了吧。”李牧点了点头,也笑了一声。 号令既下,曹军迅速拔了寨,渡了河,消息传到官兵那里,卫青才明白到李牧才玩什么把戏。 “传令三军,止。”卫青稍稍低下头,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此处河流不多,约为三四道,李牧此举不过为挫我军锐气,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他是在打这个的算盘吗? 平原虽利骑兵突击,但河流跟支流颇多,一旦被敌军渡河成功,被敌军弓手反咬一口的机会很大,而且前方不远亦有树林群…… 李牧,深不可测啊。 “舅舅。”喝停了突进的军队,霍去病跟吕布都赶了过来。 “先不要用太快的速度攻过去,总之不要让士气太快流失,”卫青道。“李牧想用回避的战法消耗我们的士气和战意,待时机成熟便反咬我们一口。” “如此说来,先不要让气势起来?”吕布皱眉道。 “嗯,先不要那么快麻痹将士们,谁也不知道李牧什么时候才会应战,若每一次突进都把士气鼓舞到顶点,而李牧又每次都避而不战,那将士们很快就会战意全失,”卫青点头道。“李牧纵横沙场多年,士气流向他用嗅的都能嗅到,不要让敌人有机可乘,知道吗?” “若李牧看准时机,在我们的士气和气势还未催谷起来的时候展开突击,那……”霍去病搔了搔脸,有点怀疑地说道。“我跟奉先只有七百五十骑,李牧若来袭,不一定能抵挡得住。” “你的意思是……”卫青眨了眨眼,似乎听出了霍去病的意思。 “李牧是想让我们自己将士气卸下,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此举吧。” 霍去病冷笑了一声,朝敌寨的方向看了过去。 “他这人,老谋深算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