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玉剑玄天传 > 第40章 较量与抉择(上)

这几日,宋仁宗依然闷闷不乐,又将景王爷召入宫内商议。 宋仁宗问:“皇弟,眼下这比试也比试过了,我等判谁获胜,迎娶郡主好呢?” 景王爷答:“从场面上看,自然是狄咏获胜!可是我想皇上对此事要三思而行,我听太医说庞太师的儿子庞丰伤势过重,致使下身瘫痪,若圣上此时判狄咏获胜,那太师那边必定有怨言,君臣间关係就会变得紧张!” “那朕就判庞丰获胜,以安抚太师,皇弟你看如何?” “皇上,此举更是万万不行,我怎能让我女儿嫁给一个废人呢?皇上又忍心吗?” 宋仁宗嘆口气道:“说得也是,我也不忍心让景阳嫁给一个废人,让她受委屈!对了,狄咏伤势如何?” “我派人去狄府打听过,他的眼伤已无大碍了,不日就可康復!” “那就好,总算没弄得两败俱伤!” 景王爷却担忧道:“臣弟却不这么想!假如狄咏真的瞎了眼睛,庞太师见两家皆伤,或许还会息事寧人,眼下狄咏没事,那庞太师必然怨恨狄家,恐怕局势会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宋仁宗又哀嘆一声道:“唉,朕真后悔让他们比武决胜负!现在弄至如此,朕该如何是好?” “皇上可如此为之,先不要急于宣佈何人获胜,避免刺激两家,再尽力安抚庞家,待时日一场,两家淡忘此事再行决断!” “皇弟此计好是好,可是这次招亲弄得朝野上下皆知,朕如何向这些人交代?” “这……”景王爷正在犯难,突然一太监进御书房稟报道:“稟圣上,韩琦大人求见!” “他来干什么?召他进来!”宋仁宗这个时候显然不想再见臣子。 韩琦来到御书房,见驾道:“参见圣上!” “韩爱卿平身,见朕有何要事?” “圣上,臣此番来不为公事,而是为庞狄两家之事而来!正好王爷也在,那臣来得还算是时候!” “确实巧,朕刚在为此事烦恼,韩爱卿,你认为此时该如何处置?” “臣了解圣上所忧虑之事,原本乃一场招亲的喜事,怎奈横生意外,致使如今庞丰致残,局面难以收拾!判庞丰赢吧,恐毁了郡主一生,判狄咏赢吧,庞太师又生埋怨,这两家都不判吧,圣上事先又说过胜者娶郡主,君无戏言,所以现在左右为难!” 宋仁宗大悦道:“韩爱卿正是说到朕的心坎里了,你快说此事该如何决断?” 韩琦答:“臣认为,比武定胜负是庞丰自己提出的,此人又在比斗中使诈,本该受到惩罚,现意外铸成,也就不好再追究了,但狄咏胜得光明正大,无可非议。现今庞丰身残,已难以挽救,圣上再怎样安抚,庞太师也必定怨恨狄家,太师一朝重臣,手握大权,将来必定会藉故打击狄青,要避免如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狄家也显贵起来。圣上,庞太师身为国丈,权倾朝野,本就势大,如果这次再让庞丰娶得郡主,权势又增,那恐再难制约,危及皇权。所以这次出现这样的结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圣上是时候节制一下庞家的势力了。而狄青乃我朝不可多得的良将,将来必有大用,且其又掌兵在手,对这样的武将应该拉拢控制,将郡主嫁入狄家,庞太师虽然愤恨却也不敢私下报復,而狄青对皇室则更加忠心!所以臣主张将郡主下嫁狄咏,至于那庞丰,圣上封他个爵位安抚便可,不知圣上和王爷认为如何?” 宋仁宗仍在思索,没有答话,景王爷率先发言道:“本王也比较看重狄咏这小子,若是将顏儿嫁与他,我也放心了!” 见景王爷表态,宋仁宗遂言道:“既然皇弟也认为,那朕就判狄咏获胜吧!” 刚要宣旨,太监又来报曰:“稟圣上,庞太师求见!” “这……”宋仁宗又有些范难起来。 韩琦劝道:“圣上,当断则断!既然太师来到,您就向他讲明一切吧!” 宋仁宗嘆口气:“唉,好吧!韩爱卿你不方便在场,还是先退下吧!” “是,臣告退!” 韩琦退走时,庞太师正进来,两人打了个照面,韩琦礼节性地打个招呼,然后退去。庞太师拜见天子,还未提及所为何事而来,宋仁宗就先开口道:“庞爱卿,令公子的伤势如何了?”他这是明知故问,无非是为下面的话做个铺垫。 庞太师哀愤道:“回圣上,丰儿被那狄咏毒打致残,无法就治,老臣这次来,就是求圣上为我主持公道,严惩狄咏!” 宋仁宗早料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请求,不紧不慢道:“庞爱卿啊,你这样说就不对了,比武较量,难免会有损伤,何况比武是令公子自己提出的,在场上,狄咏也是真刀真枪的比试,并没有违反规则的地方,反倒是令公子使诈,几乎将的狄咏的眼睛弄瞎了!朕念在他对郡主一片爱慕之心,求胜心切,也就不予计较了!如今听说他伤重至此,朕也十分难过,这样吧,朕封他一个爵位,以示抚慰吧!至于狄咏,出手也重了些,待他眼伤好了,朕就罚他杖刑二十,以示惩戒吧!” “可是圣上……” 宋仁宗立即打断他的话道:“誒,庞爱卿,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刚才我与王爷商量过,王爷对狄咏讚誉有加,有意将他招为駙马,朕已经准奏了,这事就这样定了吧!”宋仁宗言下之意,招狄咏为婿,是景王爷的意思,他不过顺水推舟,你庞太师要有不满,自己找王爷说去。 庞太师见宋仁宗有心偏袒狄家,心中很是不满,见皇上几乎没给他说话的机会,知道再争下去也无济于事,只得失望道:“既然圣上已有公断,臣也不好再说什么!臣告退!” ………… 御林军校场,眼伤已愈的狄咏正准备领受二十军棍的杖刑。天下受杖刑的有许多许多,但是要说最心甘情愿领罚的,就数这狄咏了,他现在已经是准駙马了,打完了这二十棍,他下一步就该准备着如何迎娶郡主过门了。二十棍能换来个娇妻,也算值得。 负责执刑的御林军将士自然也知道狄咏快做駙马了,虽然庞太师之前暗中打过招呼,一定要狠狠地打,最好能将人打死,但是那些人深知其中厉害,得罪未来駙马爷不是件好事,若是将人打成重伤或死亡,皇上必定不会放过他们,所以他们表面上应承庞太师,背地里却对狄咏手下留情,儘量打得轻些,只要交得了差就行。 狄咏挨完这二十棍,还能一瘸一拐地行走,那班御林军将士还上前赔罪道:“駙马爷,我等也是奉命行事!还望不要见怪!” 狄咏顺和地点头道:“我知道各位弟兄也有难处,我不会计较的!在这我还要多谢各位弟兄手下留情!” “哪哪,日后弟兄们还要仰仗駙马爷关照呢!” 与众人寒暄了一阵,狄咏由下人搀扶回到家中修养。 沾上了皇家,富贵临门乃早晚之事。宋仁宗将狄咏点为准駙马后,很快就将他提升至御林军都尉,连带着狄青也陞官,对狄家倚重增加,对庞太师却日渐冷落。庞太师看在眼里,明里不好有什么不满表示,低调对待此事,但暗地里却怨恨不已。 这日,庞太师正与心腹集聚家中商讨朝中的形势。 “太师大人,现在狄青越来越受皇上重用!已经官至都统了,如此下去,恐怕不久之后,全国的兵马大权都要掌握在他的手里,狄青与范仲淹、韩琦他们是一路的,一旦这些人重新得势,对我等大大的不利啊!” “太师为朝廷鞍前马后,劳苦功高,可是圣上却亲小人,远贤臣,实在令人寒心!” “对啊,为什么要将郡主下嫁给狄家,我们怎么想也想不通啊!” 庞太师一言不发,只是在听着下属如何表现他们对自己的忠心。大家正在议论纷纷之时,突然庞府管家急匆匆地跑进来,走到庞太师耳边细声稟报道:“老爷,北边的货商又运货来贩卖了,您要不要去见见他?”这其实是主仆两人为了避免机密被他人得知,事先商议好的暗语,其意思是说北边辽国又来人了。 庞太师听完,小声吩咐道:“好,把人带到后面的客厅,不要让人看见!” 管家应承而去。庞太师遂对众人道:“列位大人,实在抱歉!老夫请了一位名医来为犬子治病,现在人已经到了,我不得不失陪!他日我再与诸位面谈如何?” “应该应该!自然是公子爷的身子要紧!那我等便告辞了!” “那好,郑管家!替我送列位大人出府!” 庞太师送走众人,急忙赶到后院,偏厅里,男装打扮的耶律楚灵正在那候着。庞太师赶到之后,将耶律楚灵带入秘室,然后才上前行礼道:“不知使节来到,有失远迎,还望赎罪!” 耶律楚灵有意挖苦道:“岂敢岂敢,庞太师这次助宋廷平叛,立了大功,我还未向太师大人祝贺呢?不知宋帝加封了太师大人什么官职?” “使者大人见笑了,老夫哪有被加封什么官职?” 耶律楚灵变脸道:“既然庞太师没有得什么好处,那么为何不按原先商定,力助襄阳王取胜!我朝圣主得知襄阳王失败之后很是气愤,专程派我来质问你究竟如何打算?” “使者息怒!襄阳王谋反之时,老夫已经尽力拖住了朝廷各路援军!” “既然如此,江淮方面的援军为何能到达战场?” “江淮援军是朝廷命范仲淹统领的,且这是朝廷的秘旨,当时连老夫也蒙在鼓里!” “你是说,你事先并不知情?” “完全不知!” “你不是你们皇帝的宠臣吗?这事他竟然不与你商议?难道他对你已经不再信任?” “使者说得对!不瞒使者,现在皇上对我已渐渐疏远,不再信任!” 耶律楚灵冷笑道:“如此说来,太师大人的近况堪忧啊,太师位极人臣,权利太大,一旦失宠,皇帝势必欲将你除之而后快啊!而且,难道太师就这样看着令公子被人欺负而忍气吞声吗?” “原来使者已知道这阵子发生之事!老夫确实心有不甘,可是无奈势单力薄,敢怒不敢言!” “若是我大辽愿意助你一臂之力呢?我大辽可以陈兵边境,那宋朝必定将狄青等人调去抵抗,京师一带,就可由太师掌控,你大可学赵匡胤一样,来个皇袍加身,改朝换代!这是我辽国君臣为太师谋划的大计,只是不知太师有此胆量否?” “若辽国全力相助,庞某也敢试上一试!说句壮胆的话,现今京城以及周边的军队都由庞某控制着,只要时机成熟,改朝换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既然太师有干大事的胆量,那就应该及早决断,不要丧失机会,为人鱼肉!” “老夫尚有疑虑,若是事成之后,辽国要老夫怎样报答呢?” “太师真是快人快语!我们要你割让黄河以北的土地!” 庞太师笑道:“辽国的胃口果然大啊!此事关係重大,请容我仔细考虑后才答覆使者如何?” “好,我们辽国并不急!太师可以慢慢考虑!只是别犹豫太久,否则恐被人先下手为强!” ………… 庞太师与辽国如何讨价还价姑且不说,再说景阳郡主这边。狄咏夺得胜利,被卿点为准駙马后,虽说景王爷并没有急于逼其完婚,但是双方名分确定,拜堂成亲只是早晚的事情。景阳郡主心中倍感压力,终日闷闷不乐,却苦无良策。 这日,景阳郡主正在书房看书,越看越烦闷。现在景王爷对她管得越来越紧,连看书也有两婢女看着,明着说是侍侯,其实是监视。景阳郡主本就不快,见到两个木头一样的人站在旁边注视着自己,更是恼火,索性将手中的书狠狠地扔在地上。 那两名婢女见主人发火,连忙下跪请罪道:“小的该死,郡主恕罪!” 景阳郡主怨责道:“恕罪恕罪!你们知道放了何罪吗?” “小的不知,还望郡主明示!” “连自己犯什么罪都不知道,你们请什么罪!你们给我出去,在我看书的时候,别让我看见你俩!” “可王爷吩咐我们……” “王爷是你们的主子,我就不是了吗?主子的命令你们也敢不听,反了是不?出去!”这最后两个词简直是咆哮而出的。 两人见她如此动怒,不敢再逆她的意思,缓缓退出门外。正在此时,红芍和黄蕓进内面见景阳郡主。二人齐行一礼,唤道:“郡主!” 景阳郡主见到红芍,大为惊愕,问:“红芍,你在丹阳教做教主,未经我召唤,擅自回京为何?” 红芍道:“郡主,属下有要紧事要与郡主相商!我……” 红芍正欲开口,黄蕓拉住她,微微摇摇头,再指指门外,暗示隔墻有耳。红芍会意,遂闭口不谈。黄蕓走到景阳郡主身边,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几句,景阳郡主点头同意道:“好,你去办吧!” 黄蕓走后,景阳郡主起身拉着红芍,故意大声道:“我们好久没见!来,跟我去花园走走!” 主仆两人遂离开书房,漫步走向花园。那两名婢女,连忙紧跟其后。景阳郡主与红芍一路前行,也只是说些问候的话语。 终于来到花园,那边黄蕓带着蓝葵和紫娟赶了上来。景阳郡主向她们使了个顏色,然后拉着红芍快步前行。两名婢女正想跟上,蓝葵和紫娟立即拔剑拦住去路,喝道:“站住,郡主有令,要与红芍叙旧,你们就站在此地候着,不准乱动。胆敢挪开半步,一律斩杀!” 两名婢女吓得魂不附体,只得乖乖定在原地,如此一来,她们既偷听不到谈话,也无法立即返回稟报王爷。 红芍与黄蕓陪景阳郡主来到一座假山前,景阳郡主道:“好了,现在你们可以说了!有何事这么紧急?” 红芍道:“主人,其实我此番来不为别的,是为你的婚事而担忧!” 景阳郡主微微一怔,却装作平淡道:“这有什么好担忧的,皇上不是已经给我赐婚了吗?” 黄蕓介面道:“主人,正因为这是皇上赐婚,而非郡主心意,所以我们俩觉得担忧!在我们七姐妹中,只有我俩最了解郡主的心,我等见郡主终日闷闷不乐,深感不安,所以我特意去信告知红芍姐,请她来京与我一起为郡主谋划!” 景阳郡主逃避话题道:“你们这样说什么意思?要为我谋划些什么?” 红芍言道:“郡主,我和黄蕓都很清楚你心仪的是李公子,眼看郡主就要被迫嫁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所以我们很担忧!” 景阳郡主还是不愿意将真情表露出来,掩饰道:“你们听谁说的,我跟李皓贤并没有什么!” 黄蕓道:“郡主,你就别自欺欺人了!难道你不当我们是你的心腹吗?” 景阳郡主见再难否认,才长嘆一声道:“我就算心里向着他又怎样,上天不让我们在一起,如之奈何?” 红芍道:“我命由我不由天!郡主一代才女,武功更是超群,面对江湖各大帮派时,从没皱过半点眉头;管理丹阳教众人,统筹运作私盐买卖,丝毫不逊鬚眉;暗中与朝廷对抗,处激流暗涛汹涌的时政漩涡之中,也没惊惧半分,怎么如今到了事关自己终身幸福的关头,却变得畏首畏尾,不敢与命抗争呢?” 红芍一番话触动景阳郡主心扉,让她左右踱步,反復思量…… ………… 狄咏又熬几日,将自己的棍伤也养得差不多了。这日,他终于按捺不住,与其父狄青一起带着贵重礼物上准岳父家拜访。 景王爷很高兴地接待了他们,言谈中,还关心地问:“咏儿,你的棍伤没大碍了吧?” 狄咏听他这样唤自己,心里别提有多美了,恭恭敬敬地回答:“回王爷,我已经没事了,多谢王爷关心!” “誒,怎么还叫我王爷,你该改口了!” 狄咏脸红起来,羞涩地叫道:“是,岳父大人!” 景王爷开怀大笑道:“好,好,咏儿啊,本王对你期望很大啊!你将来一定要像你爹一样,做个大将军!” 狄咏答道:“岳父大人如此抬爱,小婿惭愧!我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您的一片苦心!”说完这些壮气的话语,狄咏又压低声音道:“岳父大人,怎不见郡主?” 景王爷会意,吩咐下人道:“你们快去唤郡主过来,见见客人!” “是!”奴婢们应声而去。 狄青笑道:“王爷别见怪!咏儿他思念郡主心切,伤还没好,就嚷着要过府拜访了!” 景王爷道:“哪哪,他俩迟早是夫妻,大家见见面是应该的!” “王爷,那您看他俩的婚事何时办为好?” “我也想快些了解此事,让女儿终身有托,可是圣上的意思,咏儿在比试时伤了庞丰,为了不再过分刺激庞家,所以婚事需拖一拖!待这件事平息之后,再办婚事为宜!” 狄青点头道:“应该应该,狄某也对此事深感内疚和不安!” “狄将军,本王有句话,不知你愿意听否?” “王爷请讲!” “庞家那边,你最好亲自去赔个礼,你们同朝为官,不要把关係弄得太僵!说起来,这件事也是因我女儿而起,我就与你一起登门拜访吧!我想,庞太师虽然对你不满,但是多少会给本王面子,不会为难你的!早日解决此事,我们大家才好安心啊!” “王爷所言极是!狄某也认为有必要走上这一趟!” “好,那我俩约定个日子,一起上太师府坐坐!” 又閒聊了许久,仍不见景阳郡主来到,狄咏等得有些心不在焉。婢女突然急急返回,但是狄咏却没见郡主过来。景王爷也有些不悦,问道:“郡主呢?怎么还不过来!” 婢女支支吾吾道:“王爷,郡主……郡主……” “郡主怎么了?快说!别吞吞吐吐的!” “稟王爷,郡主她不见了!” 景王爷听了大吃一惊,喝道:“什么?你们有没四处找找?” “都找遍了,但是找不到!郡主还在房里流了张字条,王爷要不要过去看看!” “不必了,你们先退下吧!” 景王爷打发了婢女,然后圆场似的对狄青父子笑道:“我这女儿,自小被我娇纵惯了,有事没事就到处乱跑,想必她是跑到宫里去玩了,让客人见笑了!” 狄青道:“哪哪,既然郡主不在,哪我等只有下次再来拜访了!” 景王爷见狄咏见不着郡主有些失望,便道:“咏儿别急,你已是我的准女婿了,日后可多来串门,今日见不到顏儿,他日本王必定让你们见上一面!” “多谢岳父大人!” 三人又聊了一会,狄青父子告辞离去。送走客人后,景王爷急匆匆赶到郡主别院,差人又全府上下翻个遍,依然找不到景阳郡主。婢女将景阳郡主留下的字条给王爷看,上面只写着四个大字“不嫁狄咏”。 ………… 且说李皓贤,一路长途奔波,折腾了十几日后,赶到江陵境内,一行人等正准备在一小县城歇息用餐,走近城中却见家家紧闭大门,大街上凌乱不堪,且几乎没有行人。即使有零零星星的几人,也是拖男带女地提着包袱往城外赶。 这样情况明显不太正常,李皓贤大为疑惑,连忙拦住一提着包袱带着妻女正要出城的中年人问道:“这位大叔,你们这是干什么,这城里怎么家家都紧闭门户啊?发生什么事了?” 那人打量了他几眼,然后道:“你们一定是从外地来的吧?唉,城里的人几乎都走光了,我劝你们也别在这停留了!” “怎么回事?这城里人怎么会走光呢?”李皓贤越发觉得离奇。 “这里闹饥荒,大家都找不到吃的,没办法,只能逃荒唄!” “饥荒,不会吧!荆楚一带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怎么会闹饥荒呢?”李皓贤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水灾,还不因为水灾!说起来,都是我们那上任狗知府造的孽,这王八蛋贪污河工款,弄得江边的那些堤坝中看不中用,被大水一冲就垮了,整个江陵一带都被大水淹了。虽然大水很快退走,但是将所有的庄稼都淹死了,大伙们都没吃的,再加上洪水过后又闹瘟疫,饿死病死的人越来越多,乡亲们实在没法子,只有逃难去了!大部分乡亲都逃了,我是想到家业都在这里,就这样走了心有不甘,所以才多留了几日,可是这里实在呆不下去了,所以今个我只好带上一家子也逃难去了!” 李皓贤听罢,心想:“原来我上一任是这样下臺的!这王八蛋被革职查办也就罢了!还要留下这烂摊子来让我收拾!真该杀千刀!” 那人说完,就急匆匆要走,李皓贤急忙又叫住他,然后从包袱里取出些银子,交到他手上道:“老乡,这些银子你带着路上花吧!” 那人惊诧道:“哎呀,这怎么使得?” 李皓贤强行将银子塞到他手上道:“拿着吧!老乡你先别急着走,我还有几个问题向你了解一下!” “官人请说吧!” “江陵八个县都是这个样子么?” “都差不多,只有公安县稍微好些!” “为何公安县好些呢?那里的灾情没这么重吗?” “不是,是因为只有那个县肯为灾民办救济粥场,大伙总算有口饭吃!” “其他县没有办粥场吗?” “有,不过只是做个样子,开了两天就没了!只有公安县连续开场,所以许多人都往公安县那边跑了!” 李皓贤将情况问了个大概,看着洪水冲刷在屋舍中留下的痕跡,以及死一样寂静的城镇,作为新知府的他眉头紧锁,在考虑着这一上任就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沉思了许久,李皓贤突然对众人言道:“我们去附近的村庄看看!” 来到郊野,更令人触目惊心。大地上所见满目疮痍,村庄荡然无存;到处可见人和牲畜的尸体,以及箱子、木板等傢具,地面一坑一洼,满地泥泞,一群群的苍蝇四处飞舞,黑压压的,恶臭扑鼻而来。看到这些情景,李皓贤的脸变得更加阴沉,又吩咐道:“我们去公安县!” 一行人等又赶车来到公安县,来到县城门口,看到的是大批灾民排着长长的队伍。李皓贤下车查看,见这些人个个衣衫襤褸,满身泥尘。不少人拖儿带女,苦苦等待,小孩子一边啼哭,一边喊着要饭吃。 李皓贤越看越心酸,下车走过去问一人道:“老乡,你们这是再干嘛呢?” “我们等着县衙派粥!” “你们都是公安县的么?” “不是,我是临县的!” “为什么要跑来这,你们那没有粥场吗?” “我们那只开了几天,就停了,大伙们没吃的,就跑来这了!” 李皓贤沿着长长的队伍走到县衙,这时衙役们正端着一大锅热粥出来,饥民们见此,立即涌动起来,数名衙役立即上前控制住人群,大喊道:“大家不要挤,人人都有份!排好队!排好队!” 李皓贤走到衙役面前,言道:“这位大哥,我想见见你们知县大人,可否为我通报一下!” 那人忙于派粥的事,没有搭理他。李皓贤又说了一遍,那人道:“没看我们正忙着吗?我们知府大人也忙,没空理你这閒人!”说完便想走开,李皓贤猛然拉住他,那人恼火起来,骂道:“你想干什么?” 李皓贤镇定道:“恐怕你们知县再忙也要见我一见!我是新任江陵知府,这是朝廷的公文!” 那人接过公文一看,大吃一惊,忙道:“小人失礼了!大人请在这等等,我马上进去通报!” 过了一会,公安知县带着数人急匆匆跑了出来,衙役将其带到李皓贤面前,知县跪拜道:“下官刘定元参见知府大人!” “刘大人请起,我们里面说话吧!我有好多事情要问你!” “知府大人请!” 刘知县将众人请入府衙,李皓贤还未坐定,就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刘知县,请你速将江陵各县的灾情报来!” “是,这次因堤坝失修,挡不住洪水,江陵一带悉数被淹,本来这场洪水还不算太大,直接被水淹死的人并不多,可是由于庄稼被淹,再加上灾后爆发瘟疫,饿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 李皓贤嘆口气道:“唉,人祸并天灾更为可怕!江陵八个县,为何只有你公安县开粥场救济灾民,其他七个县的官府在干些什么?朝廷没有发賑灾款下来吗?” “发了,只是……” “只是其他七个县贪污賑灾款是吧!上任江陵知府就是因为贪污河工款被革职查办,这些人怎么还不吸取教训,仍然这等张狂?” “大人,明着他们当然不敢贪污賑灾款,他们是用官商勾结的办法暗地里中饱私囊!” “怎么个官商勾结法?” “水灾之后,那些不法商贩就趁机抬高粮价!而各县官府,则听之任之,他们用朝廷发的賑灾款,从那些奸商手上购买那些天价的粮食,然后发放给灾民!这样他们明着是购粮賑灾,实际让奸商大发一笔,而他们则从中捞取回扣!用钱买这些天价的粮食,能买得了多少呢?所以他们只几天就将那一点粮食全部发放完了!” “你县的粮食又是从哪买来的?” “从附近的州府购买!可是现在附近的州府也与奸商们勾结起来,抬高粮价,我们现在越来越难购进低价的粮食,现在其他县的灾民也涌来本县,再这样下去,本县的财政也支援不了多久!现在知府大人来了便好,我们灾区的百姓都盼着知府大人能为他们做主!” 李皓贤不假思索,就答道:“放心,本官会给他们一个交代的!你马上派衙役,去通知各知县,明日来江陵城见我,刘大人,你明天也与我一起去江陵城!还有,明日我要借用你县的差役!” 江陵府属于荆湖北路,下辖江陵、公安、潜江、监利、松滋、石首、枝江、建寧八县,首府设在江陵城。而江陵府也是荆湖北路的首府。 路虽然是在州府之上的行政单位,但是却没有设最高行政长官,其权利是由各司分掌。朝廷在路设帅、宪、仓、漕等司,各司互不统属,直接对中央负责。帅司即经略安抚司,“掌一路兵民之事”,“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宪司即提点刑狱司,主管本路的司法工作。仓司即提举常平司,主管本路賑灾和盐的专卖。漕司即转运使司,主管本路财赋。一度还设过提举学事司,主管本路学政。诸司分别设有都使或使为长官(宪司长官称提点刑狱公事),副使和判官为佐贰,彼此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係。 部门越多,管理越乱,这次水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賑灾之事由仓司管理,但賑灾银的发放又属于漕司管辖,因此賑灾银使用的监管责任,两司互相推諉,都说应由对方负责,结果是没人监管,下面胡作非为。弄得连一路的首府也被灾情所困,这确实是很荒唐的事情。 次日,李皓贤与刘知府等人来到江陵城,江陵通判已在府衙设宴接风,各知县也到齐。李皓贤望着满桌丰富的酒菜,眉头微皱,不过却不动声色,依然谈笑风生。各知县并不知这新来的知府是什么货色,不过他们相信只要好生巴结,自然能搞好关係,所以除了公安知县刘定元,其他人都带了贵重礼物孝敬,而李皓贤也没有拒绝,一一收下。 席间,李皓贤故意言道:“各位大人,本官刚一上任,就见江陵各县被天灾洗劫,百姓困苦不堪!可是本官听说只有公安一县连续派粥救济灾民,诸位大人,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各知县沉默了一阵,江陵何知县率先答道:“大人,不是我等不想救济,实在是朝廷拨下的賑灾款太少,不够各县使用啊!” 其他知县立即随声附和:“是啊,大人请明察!” 李皓贤笑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既然如此,本官一定再上奏朝廷,再拨款救灾!誒,列位大人怎么停下筷子不吃了,起筷起筷!” 众人见李皓贤只是略微问了问,就让他们矇混过关,心中放下一块大石,觉得这新知府不过也是平庸之辈,不再顾虑,又高兴地吃了起来。 酒足饭饱之时,一名衙役匆匆跑进客厅,在李皓贤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李皓贤点点头,言道:“好,抬上来!” 过了一会,几人抬了个沉甸甸的箱子上来。将箱子打开,里面装满白花花的银子,还有各种珠宝首饰。众县官见气氛有些不对,不由又紧张起来。 李皓贤问衙役:“说给各位大人听听,这些是哪弄来的?” “回大人,这是从何知县家中搜出来的!” “这里一共有多少两银子?” “一共七千多两!” 李皓贤马上将脸一沉,质问道:“何知县,你一届知县,俸银才多少,这一大笔银子,是从哪弄来的?” 何知县没想到他如此雷厉风行,被打个措手不及,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李皓贤怒道:“本官听闻你暗中与粮商勾结,亏空賑灾款,中饱私囊,如今看来,这一切皆属实了,来人,将何知县拿下!” 衙役很快便将吓得软在一边的何知县压了下去。其他知县见此,也吓得魂不附体。李皓贤却安抚道:“让此人坏了我们的雅兴,本官深感内疚,还望各位同僚多多包涵!”众人强装笑脸,心里都在暗自担心自己的处境。 李皓贤却并没有继续追究他人的意思。虽然这七个知县都是同一货色,然而一下就将七人全部拿下,影响太大,上头必然插手过问,如此他会被束缚手脚,再难有所作为。所以他现在只有杀鸡吓猴,首先拿江陵知县开刀。 此举一齣,众人顿时鸦雀无声,对他畏惧而谨慎观望。李皓贤见他们现在也没有再吃下去的兴致,于是问刘知县道:“刘大人,派粥八天,你们大概要用多少两银子!” “回大人,大概用一万两!” “好,各位大人,我已经派人打听过了,除了公安县,你们其他县有的派粥三天,有的五天,最长的七天。本官现在就算你们全部都派了八天粥,朝廷这次每县下发四万两賑灾,除了这花去的一万两,那么你们库里应该还剩下三万两。我给你们三天时间整理府库,三天之后我派人到各县盘查,若库里存银不及三万两,那我只好请诸位大人来江陵府的大牢里委屈几天了,届时本官非要将银两的去向查个仔细不可,不过我相信诸位会将事情办得很好的。诸位大人有异议吗?” 众人如今心惊胆战,哪敢说不,皆点头允诺。李皓贤举杯笑道:“这就好!列位大人也许会觉得本官一上任就管得这么严,有些过分了!其实我也是无奈啊!大家应该知道,本官这江陵知府,是圣上亲点的!江陵遭灾,圣上既关切,又震怒,临行前特别嘱咐本官,一定要将江陵治理好,所以我在这请诸位能够同心协力,助江陵父老乡亲渡过难关。不过我丑话也说在前头,这次灾情再控制不了,那么朝廷追究起来,恐怕在座各位的人头都将难保啊!白花花的银子虽然刺眼,但是命没了,要这么银子又有何用呢?像我前任和何知县这样要钱不要命的人,大家可要引以为戒啊!” 众人又唯唯诺诺道:“那是那是,知府大人教训的是!” “好了,灾情如火,饭已经吃完了,各位大人还是速速回府忙正事吧!本官就不送了!” 众知县早已经不想再留在此处,处于不利之境地,听李皓贤一说,便都知趣的赶快告辞。李皓贤用婉转的言语将众人都打发走,通判杭大人道:“知府大人,这何知县亏空公款固然可恶,但是大人一上任就将一任知县打入大牢,未免过于严厉了吧!” 李皓贤道:“杭大人,急病需下重药,江陵数十万百姓日夜盼着我们官府的救济,这个时候,怎能容忍出现何知县这样的人,不整治一番,百姓难服,朝廷难安!” 宋代时,中央政府怕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在各州、府派遣通判,通判既不是知州的副职,又不是其属官,有权同知州共同处理州事,并监督知州的行动,直接向朝廷报告地方情况,因之通判又称“监州”。州内一切政事,若无通判鉴字就不能生效。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既防止知州的专权,又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因此李皓贤要受此人的很大制约,所幸这杭通判乃一届儒生,办事向来没自己的主见,为人处事也奉行无为胜有为的作风,觉得做得越少错得越少,故而总是顺着其他人的意思,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他什么都睁一隻眼,闭一隻眼,所以上任知府才敢如此倡狂,贪污河工款,但也因如此,杭通判也没得罪过什么人,因此仕途也算一帆风顺。眼下,杭通判被李皓贤这样驳斥了一顿,便不再提出异议了。 应酬完各地官员,李皓贤正准备去歇息,却听说公安知县刘定元还没走,在书房等他。李皓贤来到书房,果见刘知县,便招呼道:“刘知县,为何还不回县衙,你县的百姓还等着救济呢!” 刘知县道:“李大人,下官有些话不吐不快!” “刘大人请说!” “大人抓拿了何知县,令人鼓舞,可是,其他六位知县与何知县乃一丘之貉,既然大人处置了何知县,为何不将其他知县一併捉拿呢?” 李皓贤并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笑道:“刘大人,我看你年龄与我相倣,刘大人可否是去年恩科高中之人?”原来这刘知县也是二十齣头,年轻而有朝气。 “正是,我看大人也有些面熟,不知大人是否与下官同科?” 李皓贤最忌讳被人问起是否进士出身,心里有些尷尬,草草答道:“正是!” 刘知县还想问关于去年恩科的事,李皓贤抢先转移话题道:“刘大人,你我都是饱读圣贤书之人!圣人教导我们要一身正气,疾恶如仇。这当然是我等为人之准则,然而在平常之运用中,却不能如此死板,就拿此番事情来说,若是本官一下将七位知县全部捉拿,势必震动整个荆湖北路,届时上面追究查问,必然耗费大量时日!而现今江陵之急,乃是百姓的生计,不是惩罚贪官!他们贪了银子,本官知晓,现我等要做的,是追回大部分银两,开仓賑灾!虽然最终还是有小部分银两落入他们的腰包,但却能解燃煤之急!故而本官只敲山震虎,先办何知县!” “那难道其他人就不追究了吗?” “当然要追究,不过应等灾情结束之后!” “下官茅塞顿开,多谢大人教导!” 李皓贤将何知县抓拿,其他知县不敢再打马虎眼,用尽办法将府库存银补足三万两。李皓贤派人将银两全部回收,统一支配,购买粮食、药品。银两的问题虽然解决,但是却又遇到新的难题,各地奸商串通一气,拒绝用官价将粮食药品卖给官府。而官府存粮很快发放完,变成有钱买不到粮食的境地。 面对又一次的挑战,李皓贤不得不邀请各大货商来府衙商议。大家很快谈到正题,许多商人推脱说进货价贵,无法降价,否则血本无归;有些说自己府上人多,积存的粮食主要供自己耗费,没有多餘的粮食。总之各有各的理,谁都不肯降价出售。李皓贤一直满脸笑容的听完大家陈述,又对身旁的衙役小声吩咐了两句,衙役领命而去。 李皓贤首先问那说积存粮食主要自用的王大官人道:“王大官人,你们府上有几口人啊,这么多粮食你们吃得完吗?” 王大官人道:“有百来口吧,虽看上去有餘,但是吃起来就不嫌多了!” 衙役很快抬上了一箩筐白米上来,众人正疑惑此为何意,李皓贤指着那筐白米对王大官人道:“王大官人,今天本官就要看看你的胃口有多大,如果你能将这筐米全部吞下肚子,本官便不再提让你开仓卖粮之事!”说罢便吩咐左右道:“来啊,喂王大官人吃下去!” 一声令下,三名衙役立即冲了上去,两人制住他,一人抓起米就往他嘴里塞。王大人拼命挣扎求饶,李皓贤视而不见,待往他口中塞了十几把米之后,才命人放开他,王大官人趴在地上,不断从口中吐出生米。李皓贤冷冷道:“才吞了这么点,你就咽不下去了,你家藏的米足够一县的百姓吃上一个月了,你要是自己用,恐怕十年也吃不完这么多吧!” 说完,李皓贤又指着刚才大嚷着降价势必血本无归的一名无良商人道:“来啊,把他给我带上来!” 如狼似虎的衙役二话不说,又将那人强行拉到李皓贤面前,李皓贤命将他右手压在臺案上,拔出一把锋利的匕首,眼看就要刺下去,那人以为要砍他的手,如杀猪般地嚎叫道:“青天大老爷饶命啊!青天大老爷饶命啊!” 李皓贤满脸凶相,毫不理会,手起刀落,刀身沿着两指间的空隙刺下,又快又准,没伤皮肉半分,那人却吓得晕了过去。 这两场‘表演’,吓得刚才还趾高气扬的奸商们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大气也不敢喘一下。李皓贤‘收拾’完这两人,愤怒地猛派臺案,喝道:“江陵现在的米比金子还贵了,你们这是卖米吗?分明就是在卖金子嘛!本官限你们明日开始,以官价出售米粮、药品,谁要抬价,可以,高出官价一钱,我就切下他一跟手指,高两钱切两根,手指切完了切脚趾,手脚都切完了就在身上切肉!你们听明白了吗?” 众人已经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竟然没人回答。李皓贤又咆哮道:“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大家战战兢兢地答道。 作为一届知府,李皓贤使出这样无赖的手段,未免有失知府的身份,然而用无赖的办法对付无赖最有效,严令一齣,没人再敢与官府作对,粮食和药品全部发了下去,灾情得到了控制,李皓贤派人此处劝说灾民返回故里重建家园,组织发放谷种进行夏播,争取在秋末收成,彻底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 忙活了半个多月,江陵的情况彻底得到初步改观,灾情已经过去。这日,李皓贤在府中审阅文书,京城一封信函送了过来,是狄咏给他的信。当看完信件之后,李皓贤心情变得阴沉起来。信上,狄咏将自己比武获胜,被点为准駙马的事情告知于他。李皓贤这些日子忙于政务,没有时间去忧愁他和景阳郡主的事,然而眼下这封信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他的爱人快要不属于自己了。 李皓贤顿时没有心情再看桌上的公文,极度烦躁的他只有选择出府沿着江边走走,希望能让自己平静一些。 望着波光粼粼的江水,江面上捕网打鱼的小船,恬静的景色依然无法平抚内心的伤痕,李皓贤正坐在江边思索,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其中两人步履轻盈,轻功不凡,另一人则略为逊色。李皓贤扭头一望,模糊中见到两个熟悉的面孔,萧旭鸣、阮芷菁。另外一人是个年轻女子,头上套着个浅色花环,拖着两条黑油油的长辫,脸蛋浑圆,朴素却显可爱。此人李皓贤以前从没见过。 “萧旭鸣,你怎么知道我在江陵?”李皓贤甚为疑惑。 “是我告诉他的!我和萧公子一直都有暗中联繫!”说话的是阮芷菁。看见三人执剑而来,杀气腾腾,李皓贤已经明白他们的目的,只是他听了阮芷菁的话很失望,自己做了这么多,还是不能让这个女人放下仇恨,放弃杀自己的念头。 三人利索的将李皓贤包围起来,冷冷的脸,冷冷的剑,一场恶斗已在所难免。萧旭鸣对同行的妙龄女子道:“白师妹,这是我们之间的恩怨,与你无关,你还是不要插手,在一旁看着吧!” 姓白的女子却道:“萧师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既然这大恶人武功不弱,我们还是联手对付他吧!” 萧旭鸣有些担心,劝道:“你还是不要插手,万一你有事,我如何向师父交代!” 阮芷菁一心想早些手刃仇人,不耐烦起来,喝道:“你们还在那囉嗦什么,要动手就动手,不动手滚一边去!” 两人被喝了一顿,不再相争。萧旭鸣道:“师妹,你既然要帮我,师哥我先谢过了,只是你要小心点!”白师妹点头,脉脉含情地望着他。 李皓贤好奇道:“萧旭鸣,你什么时候多了个师妹?” 萧旭鸣愤恨道:“我为了要打败你!已经拜入飞霞剑紫云道长门下,如今我尽得师父真传,专程找你一血前仇!” 李皓贤听罢不由苦笑起来。不怕武功高强的,就怕死缠烂打的,这萧旭鸣如同苍蝇一般,赶也赶也不走,打败他一次,他很快又捲土重来。老实说,李皓贤如今还真有点怕他,让他这样屡败屡战,自己总有一天会不小心败在他手上,被他杀死。 李皓贤此次出来,纯粹为了散心,身上并未带任何兵器,只能徒手应敌,如今被三人执剑围攻,形势很不利。却见阮芷菁虽然与萧旭鸣合作,但是双方并无多少默契,故而决定先由这个令人讨厌的萧旭鸣打起,这次一定要将他彻底收拾,以绝后患。 当下,李皓贤出手迅若闪电,扬起左手,猛扣萧旭鸣的右臂,右掌则迎面劈去。萧旭鸣不敢怠慢,运内力于右臂,用力挣脱,全身跃退了八九尺远,抽剑回刺,剑如闪电,冷芒卷风,连刺带挑,直指咽喉。 李皓贤连忙合起双掌,想夹住剑身,萧旭鸣将剑小幅回收,蓄势斜砍下来。萧旭鸣的剑术确又进步不少,李皓贤发觉手中没兵器,还真难收拾他。恰在此时,萧旭鸣的师妹在侧边一剑袭来。李皓贤纵身避开萧旭鸣的剑招,顺势晃过一边,猛然窜到姓白女子的身旁,反点其曲持穴,这姓白的丫头武功不高,且看来很少在江湖上行走,见识浅薄,怎会料到李皓贤的身法如此之快,毫无防范,被一击得手,半肢麻木,手中长剑不由自主松脱下来,平白送给李皓贤一件兵器。 李皓贤夺得长剑,微笑道:“丫头,你还嫩着呢,今天我教教你什么叫天高地厚吧!”说罢,两手扣着她的双肩,左脚封住其双腿,猛力一推,将其推开一丈开外,重重摔在地上。李皓贤攻击姓白女子之时,侧背失去防护,萧旭鸣若是出剑攻击,必有所获,然而碍于师妹被李皓贤完全制住,不敢出手。 “师妹,你怎样了,伤得重么?”萧旭鸣上前执剑保护,关切地问。 李皓贤没空理会他们师兄妹的倾情表演,夺剑之后,移开两步,转手又向阮芷菁攻去。剑招如冰点骤落,阮芷菁不敢硬挡,猛然跃退两三丈,避其锋芒。心中暗骂萧旭鸣带个废物师妹,成事不足,败事有餘。 李皓贤又进逼上去,阮芷菁且战且退,两人眨眼间拆了十招。那边萧旭鸣提剑赶来援助,两人遂联手夹攻。手中有剑,李皓贤不再惧怕,沉着应战,阮芷菁与萧旭鸣两人同仇敌愾,都想将李皓贤置于死地,然而配合欠默契,几乎各自为战,让李皓贤可以从容应对。然而李皓贤要想快速击败两人之一,却非容事,阮芷菁得到他传的内功心发,数月苦练,功力大增,而萧旭鸣拜得名师,武功也今非昔比,若单打独斗,李皓贤还能稳操胜券,然而如今两人围攻,胜负就难以预料了。 李皓贤不由有些后悔以前对他们太过仁慈了,特别是那阮芷菁,竟然还传授内功给她,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知道,久战下去必对自己不利,为今之计,只有力破其中一人,方有转机。 究竟先败谁好呢?李皓贤犹豫了一阵,决定先打这吃里扒外的阮芷菁,当下暗运内力,猛然三招急攻,逼开萧旭鸣,然后一个转身,凌空跃起,朝阮芷菁直刺一剑,此招正是玄天剑派的‘一剑玄天’,经多次使用,李皓贤已了然于心,深得精髓,运用自如。阮芷菁没有应对这招的经验,情急之下只能使劲后退,李皓贤顺势执剑压上,阮芷菁避无可避,只能闭着眼睛准备受死。 李皓贤却没有刺死她的意思,千钧一髮之际,猛然停了下来,剑尖顶着她的咽喉,被割破的白嫩肌肤溢出血丝,阮芷菁不断喘气,愤恨地凝视着他,等待他下一步的行动。李皓贤此时既不言语,也不动手,正犹豫该如何处置她,他还是有些不忍杀了面前这个女人。 后面萧旭鸣抓住机会,猛然一剑斜砍过来,李皓贤听得后背冷风袭来,惊醒过来,赶忙躲避,然而还是慢了一些,被萧旭鸣偷袭得手,背部被割开一口子,鲜血直流。阮芷菁乘机剑下脱险,更见形势越来越有利,连忙镇定心神,又准备与萧旭鸣联手再给李皓贤致命一击。 李皓贤受伤之下,无心恋战,萧阮二人步步进逼,李皓贤退至江边,心想:“我打不过还不躲不过吗?”望着滔滔流淌的江水,猛地跳入江中,顿时被江水淹没,没了踪影。 萧阮两人没料到他竟然会出这招,一时反应不及,萧旭鸣问:“阮姑娘,我们现在怎么办?” 阮芷菁嚷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们沿江搜寻,一旦发现他上岸立即击杀!”三人遂施展轻身提纵术,全力奔跑,朝下游追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