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铁血战神 > 第16章 向北!向着战区奔向前方

1979年初中越边境战云密布。我军严惩“小霸”――越南的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准备已在广西、云南两省紧锣密鼓地进行。而远在东北的我们,也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之中。 可能有人会问,是准备开往中越边境吗?回答是否定的,不是!我们准备向北――向着中苏边境方向开进。 当时中苏关系仍未缓和,而苏越关系则好得是称兄道弟。面对越南当局大规模驱赶华侨和对中国边境的袭扰等反华大动作,苏联当局也是乐意看见其小兄弟在自己宿敌的背后插上一刀的。 面对中越关系紧张到开战之际,苏联当局仍在给“小霸”打气:“如果兄弟的越南人民受到任何国家、任何形式的侵略,苏联人民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一切手段给予入侵者以最沉重的打击”。 为了保障我对越南的军事打击行动顺利进行,抗击苏联方面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军区组成前线指挥部(简称前指)准备开赴黑龙江省某地。我所在的军区通信团也奉命组成了一个野战通信枢纽随前指行动。 军区前指通信枢纽主要由有线话务、无线报务、有线载波、微波中继等要素组成。按照上级命令,我所在的二营六连(无线电连)抽出4个双边带电台,加强配属一营二连(无线电连)组成无线电台群。 时间紧迫,我们紧张的准备着。 我们装备的轻武器,第一次按实战要求配发了一个基数的弹药:54式手枪40发、56式冲锋枪150发、56式半自动步枪120发。 四部150瓦双边带电台车的收信机全部换上了新式、性能优良、被誉为“小可劳特”的一级接收机,取代了原来装备的“339”型收信机。 每部电台车上还增配了一台全新的15瓦“小八一”型便携式电台;2台车载长江“701”型单缸双冲程汽油发电机也全部更换为新式长江“702”型的。 另外,每部电台车还装上了80斤大米和一个油盐酱醋齐全的烹调箱以及急救包等物品。 看着这些当时算是最新、最好的装备和用品,我心里不禁沉甸甸的,这次是动真格的了,真是要打仗了。 我们这些“小帆布”(1969年未入伍的70年兵的代称),是踏着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硝烟、报着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准备走进军营的。当兵10年时,我有了真正上战场的机会。 而审视我此时的心里,已完全没有了年轻时那种遇事就有的莫名的“冲动”,更多了一些沉稳和理智,也有了一丝的牵挂和不安。 1979年2月13日19时,我们全体参战人员奉命整装待发,并被集中到团部大礼堂边看电影边等候着出发命令。 电影刚放到一半时停机亮灯。随着一声号令,参战人员在全团官兵热烈的掌声中整队出发。我坐在电台车上后看了一下手表,20点整。 我们六连的4部电台车编入第二梯队的二连车队中,向着某火车站急驶。沿途上那一组组头戴钢盔、荷枪实弹、手持指挥旗的调整哨兵,无形中为出征的车队增添了庄严而悲壮的色彩。 到达车站将车辆和设备装车后,我们按每30人一组登上了军列的闷罐车。22点整,列车带着我们向北急驶而去。 闷罐车里已全部铺上了竹草席。两个对开的车门之间设有一个取暖的火炉,正上方挂着一个带防风玻璃的蜡烛灯。我们将背包打开依次铺好就合衣休息了。 军列前行着,车厢里非常安静。我一点睡意也没有,眼前浮现出许多景象……,二台长张成超与对象正在热恋之中;三台长张国发的夫人当天下午刚到部队探亲,正赶上部队出征,只能抱着三岁的小女儿张娜含着眼泪与丈夫话别;四台长初正军新婚燕尔,肯定与妻子王敏有过一番不能说出原因的生离死别。 我自己嘛还好,因部队有纪律不让向外透露任何消息,所以手里拿到只是相识相知多年的未婚妻为报考大学而要求推迟婚期的来信。也罢,“此去疆场命未卜,哪有逸致对‘闲’情”。 军列有节奏地晃动着,我把思绪转到电台车载装备上。 更新其它电台装备都在情理之中,可原来车上除了150瓦电台外已有一部15瓦“小八一”型便携式电台,这次又给装备了一台是为什么呢?百思不得其解。 我把几个月的工资全为台里买了许多各式罐头,天气这么冷,放在电台车里也不知是否冻坏了……反正睡不着,索性坐起来。 借着晃动的烛光,我发现同志们大多没有入睡,都瞪着眼睛。我捅了捅身边的二台长问道:嗨,想啥呐? 张成超的眼睛仍直视着车厢顶说:“我们这么一去,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我安慰他也是跟大家说:“别想那么多,军人嘛,总是要上战场的”。 能不想吗?肯定会想的。忽然,我的思绪飞到父母身旁。 父亲是1939年入伍的老八路,虽然他从来没有对我讲过他曾立过什么战功,但他身上留着的伤疤和弹痕,以及五十年代被授予的三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都无言地述说着父亲曾经的艰难辉煌。我仿佛从他的眼光中,读懂了怎样才能具备合格军人的“份量”。 母亲是个孤儿,受尽了人世间的苦难。她常讲,如果不是在1945年参加了八路军,她可能早已不在人间了……;我好象从她的叙述中,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军人的理想。 最牵肠挂肚的还是未婚妻,她还不知道我已奔赴战区。身为部队疗养院护士的她,正为弥补被“**”耽误了的学业而努力复习准备参加刚刚恢复的高考。此时只能默默地祝福她能够顺利地实现上大学的愿望。 我想,作为军人的后代,特别是作为现役军人,为保卫祖国上战场,是责任,是目的,就是光荣,更是归宿。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军人的热血,理应听从祖国召唤勇赴疆场。 军列行进着,同志们都陆续地进入了梦乡。我的目光从那些熟悉的脸庞上轻轻地划过:我们一台的报务员门永平、张文权,司机张朋友,电工张满英……。亲爱的战友们,我们即将开赴战区前线,我将与你们同生死、共患难,也愿意与你们一道血洒沙场。 想到此时,我总觉得应该留下点什么,就掏出钢笔,把一首口口传颂的诗稍加改动用隶书体写在车厢的侧板上:“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哪肯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是青山”。 写罢,我的心好象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样安静下来,复身躺下,静静地听着车轮有节奏地哐铛声,渐渐地进入梦乡。 军列带着我们,向北,再向北。向着战区、奔向前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