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铁血战神 > 第17章 永远18岁的小战友

铁血战神 第17章 永远18岁的小战友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十一长假,我陪夫人专门买票看了张艺谋导演的新片《山楂树之恋》。 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主要演绎了上世纪70年代初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影片真是下功夫来重现当年的情景。看着、看着,我只感觉眼前屏幕上的一切曾经都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刻骨铭心,真的把我重新带回到那个年代……,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影片中男主人公因患白血病病故,我也由此沉浸在当年的回忆之中……。 1974年9月,我被抽调到×军区通信总站政治处干部股帮助工作。11月中旬,我接到在总站农场打稻子的二区队五台长石凯利电话,让我帮忙安排五台的张连生看病。第二天下午,我接到传达室的电话,张连生来了。 张连生是73年兵,黑龙江哈尔滨人。小伙子长得挺拔、白净、英俊,为人平和、稳重,在同年兵中是比较“抢眼”的。 我马上领他到通信总站卫生队看病。得知他刚到农场没几天就开始发低烧,按感冒治疗了一周多仍不见效,后又伴有全身无力。医生看后建议他到军区总院会诊并开了医疗介绍信。 第二天,我陪他到总院门诊,医生询问病情后留他住院观察。我也没有多想,只是为他准备了些住院用品就回总站了。 次日下午,我接到电话通知马上赶到总院。医生告诉我张连生被确诊患有“急性粒细型白血病”。医生问我是不是张连生的领导,我说不是。医生说要尽快通知单位领导,但先不要告诉本人。并告诉我这种病很危险,是血液病中的“癌症”。我听后立即回总站用电话向21的领导报告了此事。 21领导们很重视,马上安排专人到总院联系有关治疗事宜,并通知了张连生的家人。而张连生患绝症的消息也在21传开,同志们都十分关注这个年轻战友的病情。一时间,战友们的祝福、鼓励和关心,纷纷通过电话、书信和慰问品传递给了张连生,但大家都不对他说他的病情。 张连生的父母接到通知马上动身来部队了,就住在总站招待所。 张连生的父亲也是个军人,面对身患绝症的爱子,表现得非常坚强和理智。我曾陪他们去过一次医院。见到儿子时,夫妻俩尽量表现得轻松、正常,但是我能看出来,他俩都在极力掩饰着内心的痛苦。听21安排来陪伴的刘欢说,晚上回到招待所后,两口子常常相对无言、以泪洗面。 其实,张连生也早已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后来他曾对我讲:“我不能把病告诉爸妈,不能让他们为我伤心。” 张连生表现出顽强的精神和求生的欲望。他主动配合医生治疗,积极地与放、化疗后的身体不良反映抗争。同时,还向21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表示要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保尔柯察金一样,勇敢地与困难和病魔斗争,把有限的生命献给党的事业。 战友们感动了,大家都为有这样的年轻战友而自豪,都希望他能创造生命的奇迹。1975年初,连队党支部大会在本人缺席的情况下,一致同意张连生入党。 据一直做陪护工作的刘欢讲,张连生深知自己生命里程并不长了,所以他有两个愿望:一是要回到21连队,看一看关心、支持和帮助他的战友们;二是要回家,探望自己至亲至爱的父母亲。 记得是在1975年“五一”前后,张连生出院回到了连队。当张连生出现在战友们面前时,大家心痛了。原来英俊的小伙已被病魔摧残得面无血色、头发脱落,无不为他惋惜。他在连队的这段时间里,大家经常关心他、照顾他,他也经常到炊事班帮厨,帮助同志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一个星期后,经站领导同意,张连生在刘欢的陪同下悄然离开了连队,准备到医院复查一下后就回家看看。但是,他没有时间了。 据刘欢讲,张连生刚到沈阳就开始发烧,但他坚持不回总院,只是住在总站招待所,每天到总站卫生队去输液――青毒素,想着一退烧就赶快回哈尔滨。可是事与愿违,他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终又被送回总院。 但是这次,生命在病魔前显现出脆弱。张连生体内大量的幼稚白细胞已阻断了他仅存的抵抗力,急性肝坏死导致肝昏迷,他神志不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