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铁血战神 > 第34章 蒙阴行――司马寨

铁血战神 第34章 蒙阴行――司马寨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2010年11月9日至12日到山东出差。两个公务活动中间有一天空闲时间。我决定赴山东省蒙阴县寻访父母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11月10日一早,地方的同志陪同我从济南出发直奔这次寻访的第一站――孟良崮。 我们乘车沿济莱、莱新高速公路南下,仅用了三个多小时就到了孟良崮。 孟良崮位于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境内,属蒙山系,主峰海拔575。2米。相传是历史上宋朝杨家军将领孟良曾在此屯兵,故而得名。 1947年5月,我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概,采取\"猛虎掏心\"战术,歼灭了敌精锐部队第七十四整编师及援军一部,共32,676人,师长张灵甫阵亡。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 孟良崮山下建有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主峰上建有孟良崮战役纪念碑。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孟良崮烈士陵园内,坐北朝南。馆内共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门厅正面是三代领导的题词和孟良崮战役的大型沙盘。 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其后是烈士英名塔,塔身镌刻着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2,889名烈士的姓名,墓区内掩埋着2,800多名烈士的遗骨。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位于孟良崮山顶,建于1984年。碑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体制;象征着军民团结必胜,人民战争必胜。 纪念碑中部正面镌刻着胡耀邦亲笔题写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碑东面镌刻着陈毅元帅《蒋军必败》诗词和粟裕将军的题词,碑西镌刻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 我站在孟良崮主峰顶,俯瞰群山,浮想联翩。 在孟良崮战役期间,父母亲都在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父亲时任纵队卫生部直属队政治协理员;母亲在八纵野战医疗一所二分队任护士。 因父亲已去世24年,没有留下对孟良崮战役的回忆。而母亲健在,给我讲述过她在孟良崮战役中的经历。 据母亲讲,她所在的八纵野战医疗一所二分队跟随作战部队从孟良崮东侧直插万泉山、桃花山、磊石山和鼻子山一带,切断了敌七十四师与敌八十三师的联系。而后,八纵一部阻击敌八十三师于青驼寺一线,另一部即向孟良崮方向的卢山进攻,参予围歼敌七十四师的行动。 当时她所在的位置是鼻子山一侧的山沟里,负责对战场上运下来的我军伤员进行紧急处置。 据母亲回忆,因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我军伤员也特别多。由于救治条件有限和后运不及时,常有重伤员不治身亡。 母亲负责救治过的27个伤员,其中分上肢伤、下肢伤、胸部伤、腹部伤和头部伤。对他们的伤进行简单处理后,就要向班长报告伤员分类,再由班长联系民工担架队将伤员运到后方。在没有后运时仍由护士护理。 我站在烈士英名塔前,久久地望着其中八纵烈士们的名字,心想这里肯定有经母亲救治过但因伤重而牺牲的伤员。心里不禁沉甸甸的。 当孟良崮战役结束后,由于其它各路敌军全面压上,我军则迅速撤退。据母亲说,她们当时并不知道战斗已经胜利结束,只是看到山上的松树被敌军点燃,还以为是我军作战部队在烧火做饭,而这些护士们还打着灯笼在原地巡视照顾伤员。 半夜,上级命令野战一所马上撤退。二分队的副指导员王水承立即安排了撤退工作。据母亲回忆,后来她才知道,因当时情况已非常紧急,以至于王副指导员掏出身上仅有的一块银元交给上级领导作为最后一次党费。 明确突围为东北方向。王副指导员安排年龄大的护士负责2名重伤员;年龄小的护士负责多名轻伤员。因母亲当时还不满15岁,所以分给了她10名上肢伤的轻伤员。安排完毕,王副指导员催促护士们马上带伤员转移。 母亲回忆到:实际上,哪里是她带领轻伤员突围呀?是轻伤员们带着她突出了包围。她讲到,轻伤员中有一名作战部队的副指导员,是他带领着大家一道向外冲的。 在途中,撤退中的母亲一行还遇到我八纵负责断后的一个连队。连队领导一见面就焦急地问:你们是哪部分的?怎么还没有撤退?后面没有咱们部队了!但当他们得知是野战一所的伤员时,他们又义无反顾地主动担负起掩护和帮助重伤员撤退的任务。 母亲曾多次感慨地说,那会儿我们部队的人都是这样,互敬互爱、互帮互助;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同甘共苦、生死与共;这就是我军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往而不胜的原因所在。 母亲讲到,他(她)们跑了一夜。黎明时来到一个小山坡,山下有一条小河,河边全是军人。有的在饮马、有的在洗漱、有的在做饭。母亲以为遇上了我军的队伍,还高兴地指着下面:“嗨,那不是咱们的队伍吗!” 话音未落就被那位副指导员一把拽过来,带着全体伤员向着反方向一路奔去。跑了好远之后,母亲才被告知那是一支敌军。好险! 中午时分,母亲一行人安全到达了规定的集合目的地,将10名伤员交给了野战一所的总护士长丁科后,各路陆续突围过来又饥又渴的医护人员们才吃上了司务长给准备的高梁面疙瘩汤。也就在这时,母亲才知道我军全歼了敌王牌军――第七十四整编师。 回首往事,抚今追昔,站在父辈们曾经为了建立新中国而抛头颅、撒热血的地方,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