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铁血战神 > 第36章 无人知晓的英雄

铁血战神 第36章 无人知晓的英雄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1998年年初,我随团赴日本参加中日社会经济研讨培训班学习。日本人讲究,在日逗留的11天里,几乎天天晚上被东道主――日本一家著名株式会社及各本部轮流宴请。 宴请多了,能聊的话题就越来越少了。终有一天,作为被团长指定为每次宴请的“桌”主发言人的我,自觉不自觉地把话题聊到日本文字中的中国汉字上。我们从日本文字的起源聊到日本遣唐使、最后话题凝聚到现代日文中的汉字上。其实,日语中大量汉语字词的存在,改变不了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这个事实。但确实可以通过日文中的汉字,就能把日文的大概意思看个八九不离十。 席间有个日本人问我:“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关于日本文字中汉字知识的?”我回答说:“那是作为曾经担任过八路军基层指挥员的父亲,讲述他在抗日战争期间与一名侵华日军战俘进行的一次没有翻译的笔谈开始的”。翻译转述后,顿时进入全桌无语的尴尬中。 真实的事情发生在1941年底或1942年初,父亲在山东蒙阴大崮山与日寇的血战中负伤,被部队安排到根据地的一个小山村养伤。 一天中午,村里的民兵突然发现,有一个日本兵骑着高头大洋马顺着村外的小河走了过来。这可是根据地呀!哪来的鬼子! 这个日本兵并没有进村,而是在村外的一棵大树旁下马休息,拣树枝生火烧他自己带的那个饭盒。也就在这时,村里的几个民兵从他背后扑了上去生擒了他。 由于语言不通,民兵们就找到当时在村里养伤的父亲,这是当时全村唯一能识字的人了。据父亲回忆,他与这个日本兵可以用笔交谈,因为所写的大部分都是汉字相互都能认识。 据父亲讲述,这个日本兵名子叫小林,是个传令兵。由于顺着河叉走错了路才只身进入我根据地的。父亲讲,那匹一同当了“战俘”的洋马高大壮实,马蹬一边有两个,上马时要登两步才能够骑上去。 父亲回忆说,通过笔谈得知这个日本兵是个日本共产党员,人也比较平和,问什么就答什么,完全没有鬼子兵那种骄横的所谓武士道精神。后来日俘和他那匹高头洋马一同被民兵们转送到第二(沂蒙)军分区去了。父亲还回忆到,他后来曾在二分区见过小林,那时他已经是一个身着八路服装的日人反战同盟的成员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就这样简单,就这样没有什么起伏和波澜就结束了。但真实的时间、真实的地点和真实的人物,已经随着父亲的离世而变为永久的迷。使我每每想起此事,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们已无法知道这些赤手空拳生擒日寇的民兵英雄们是谁?他们在哪里? 我曾翻阅《山东纵队史》等历史文献中关于抗战民兵事迹的记录,希望能找到他们的身影,但始终没找到有相关的记载。 我的脑海里时常会浮现出这样的景象:在一个小山村的河边,几个赤手空拳的青年民兵,悄然接近了一个正在煮饭的日本兵,然后勇猛的扑了上去……。 虽然我已经不能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在哪?他们现在怎样?但他们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英雄,他们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精神永远都会被传承,他们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敬重和骄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