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铁血战神 > 第40章 血战对崮山

铁血战神 第40章 血战对崮山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近来翻看父亲生前的简历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42年8月至1943年9月,在鲁中二分区一团三营七连任副指导员”。 在我的印象中,是在《陆军第二十六军军史》,还是在《山东纵队史》或其它有关史料中有鲁中二分区一团在对崮山战斗的记载,连忙翻书查找。果然有,即综合如下: 1942年11月2日拂晓,驻沂水城、东里店、大关之地8000余日伪军,在其空军和炮兵配合下,分11路向我对崮山根据地实行“拉网合围”。当是驻在那里的有山东军区机关、战工会、鲁中二分区一团、抗大一分校部分学生、沂水县大队和国民党五十一军的一个营。敌人合围完成后,就对我军进行疯狂的进攻,我方被迫从对崮峪村撤至对崮山上。 对崮峪村,位于临沂市沂水县城西北40公里处群山环绕的山谷里。海拔500多米高的对崮山就雄立村前。对崮山顶东西长约500米,南北250米,岩石嶙峋,周围有一圈倒塌了的围墙,还有几处破屋。东面是30米高的悬崖峭壁,西面和南面是可以攀登的山坡,东北500米处有两个小高地与主峰连结,形成主峰的前沿阵地,整个地形对我有利。 上山后,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王建安命令军区特务营和鲁中二分区一团,以一个排占领对崮山东北小高地,其余全部在对崮山顶构筑阵地准备迎敌。清晨,敌人首先以猛烈炮火轰击山上我军阵地,长达40分钟。10时30分左右,日伪军从三面向对崮山发起进攻,我军和友军英勇阻击,山上硝烟弥漫,弹片和石块乱飞。下午1时许,敌人逼近围墙,我军即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军区机关人员也投入了战斗,连续打退敌人8次进攻。后来,狡猾的鬼子把抓来的乡亲赶在前面掩护他们进攻。我八路军怕误伤群众只好暂停射击,乡亲们也怕把鬼子引上山,誓死不再向前。僵持片刻后,残暴的敌人竟开枪杀害了群众,我军复仇的子弹立即打得敌人连滚带爬仓皇逃窜。 激战到黄昏后,机关在部队的掩护下分路突出重围。这时,敌人对担负掩护任务的我军区特务营发起攻击。特务营指战员们奋勇拼杀,伤亡极为惨重,最后只剩下14位同志,撤至对崮山东侧悬崖边,在子弹已经打光、敌人逼近的紧急关头,14人誓死不做俘虏,在营长严雨霖的带领下从悬崖上纵身跳下,其中8人幸存,6人壮烈牺牲,完成了掩护机关撤退的任务,谱写了又一曲英雄的赞歌。 据史料记载,此役粉碎了日军妄图消灭山东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摧毁鲁中抗日根据地的狂妄企图,给日伪军以重创,共毙伤敌人600余名。我军也遭受重大损失,有近400名指战员牺牲。省战工会主任黎玉负伤,战工会秘书长李竹如和沂蒙地委组织部长潘维周、地委秘书王宏等牺牲。国民党51军也阵亡近200人,其中包括少校军需处长周日丰等。 掩卷叹息,世事沧桑,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心绪还久久沉浸在那炮火硝烟的战场中不能自拔。此役,鲁中二分区一团伤亡惨重,该团团长刘毓泉、团政委王锐、团政治处主任张圣符及众多指战员们阵亡。另据《陆军第二十六军军史》记载,此战后,鲁中二分区撤销了一团的建制,余下的部队合编为鲁中二分区直属营。 对崮山战斗中,时任鲁中二分区一团三营七连副指导员的父亲应该是这场血战的幸存者。虽然他老人家没有把这段经历亲笔写下来或亲口传下来,但我从这历史的记载中深刻的感受到了它。重温父亲在回忆往事中经常说的一句话:“比起那些牺牲了的战友,这算得了什么!”此时,我更能体会到父亲的心路历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