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东方玄幻 > 鸿蒙天剑 > 第30章 大道之理

鸿蒙天剑 第30章 大道之理

作者:匿名 分类:东方玄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千尺崖,磨剑谷。鸟兽绝迹,林木稀少。 谷中山石散乱,一块十丈高,十丈宽的青石中心。被热门用绝大功力削出三丈方圆的凹坑,坑内一汪,水呈青蓝,散发出丝丝寒气。这就是磨剑台。 台上,楚木思辰盘膝而坐,面前是一块铁灰色的三尺高,五尺长的磨剑石。观之,石面深凹,石色红褐,隐隐透出一股子血腥之气。已不知有多少年月,有多少人,几柄剑在此石上磨过,有几多鲜血精气在此石上流过。 痴隐给他的那块生锈的,没有锻造淬炼的凡铁剑胚横放在膝上。 磨剑石下,砺骨正心。修剑之法,诚意神凝。人之精血,剑之精魂。这是痴隐告知的法诀。睁开眼,微微迟疑,楚木思辰拿起凡铁,屈指一弹,剑身微动,鸣声厚重。 拓跋魅儿与阿虎他们几个躲在十几丈外的青石后,偷偷地向这边张望。拓跋魅儿忧心忡忡,见到楚木思辰拿起膝上的铁剑,吓得一捂嘴,忍不住就要冲出去。阿虎忙拦住她,轻声说道:“这是阿尘自己的选择。不要打扰他。” “可是三个月内要以血磨剑……世间哪有这种功法。爹爹说过,世间传下来的修道之法不外是性命双修。元神与肉体同修,炼精化气,练气还神,炼神还虚,最后打破虚空,得之大道。”拓跋魅儿急得一跺脚。想起楚木思辰要受的罪,泪水一聚,心里对于隐痴两位可是怨气深重了。 楚木思辰早已知晓拓跋魅儿他们藏在身后,却也无心理会。看着手中剑胚,沉思良久,却又放下,眼睛微闭,一缕神念散发出去,游丝般缠绕上放在膝上的铁剑上,感知着这把锈迹斑斑的的凡铁自身内的那丝灵性。 一蓬星光由天而降,在静坐运功的楚木思辰头顶转了三圈,光华一聚,凝成高冠长服的痴隐。凝目一看,见楚木思辰没有先以血磨剑,而是用自己的神念感知剑中之灵,一笑点头。长袖一甩,在楚木思辰对面坐下,眼微闭,头顶之上,一团七彩云气腾腾冒起三丈,扩散在一丈之内。云气中,三朵玉色莲花大放光明,万千豪芒清光散开,光华一闪,连同两人消失于无形。 藏在石后的阿虎等人见到这种异象,都是惊呼出声。拓跋魅儿担心楚木思辰安危,手指卷着额头一缕发丝,紧张地咬着嘴唇。 清光闪动,瞬息千里,痴隐与楚木思辰远离太始山脉,现身站在一处千尺断崖上。秋风清抚身,云雾漫膝。楚木思辰向山下看去,山路上,隐约可见游人樵夫蹒跚而行。更在山林深处,虎啸兽奔,猎捕杀戮。 痴隐一指这在红尘中的万千生灵,说道:“世间之人,肉体凡胎,苦难众多,生老病死,天数难违。祈求长生,脱离六道轮回,欲要逍遥世间者何止千万。而大道无穷,修仙之路漫漫。现在的儒,佛,道,武四门。儒家追求成圣,佛教追求成佛,道教追求成仙。儒家是入世之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自身道德人格,佛教是为解脱人生痛苦,两家皆偏重於心性,而忽略身体。道家以命宗立教,详言命而略言性。佛家以性宗立教,详言性而略言命。 后道教吸收儒佛两家之长,结合自家养生,形成现在道禅双融,性命双修,内丹之法。千年来,道家内丹学派曾经分为南北两宗,南宗主张先命后性,北宗则是先性后命。两宗之外,也有修性自然修命之法。 何谓‘性命双修’?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儒家所谓‘性’指的是人性,天性,本性。而‘命’指的是运气,命运或者天命。道家则言:“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为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又言:“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 道教所谓‘性’指的是神与心,心神而已。而‘命’指的是与形。性命修行,这是道门修仙得道的基本功夫。性与命,不能分割。神不离气,气不离神。性不离命,命不离性。 儒佛道三家,修性之功三家皆有,而修命之功则是道教为尊,不讲命功,不是道教。道家仙学,门人追求的是乐生,贵生,重生,长生。更为凡俗之人追求。这滚滚红尘,万年时光,多少王侯贵族,布衣寒士,只为那一份修仙长生之法,陷入那无尽求索。真正得道成仙者凤毛麟角。道家之法,性命双修要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内丹之家有“初关,中关,上关”之说,有“得窍,炼己,和合,得药,脱胎”之说,有“先摄心修性,次炼化精气修命,最后粉碎虚空”之说,次弟而上,不可躐等。” 楚木思辰神念一动,一个疑问冒上来,问道:“师父为何要弟子研读儒家学说,而不是道门之典籍?” 痴隐呵呵大笑:“傻徒儿,为师早已说过。本门修炼之法是入世之道,需要在那滚滚红尘中修炼那一份大道剑心,体悟那无穷天理。凡俗红尘,庙堂江湖,草莽书院,皆是我等修炼之地。现在世间门派,人间修真,妖界妖修,魔界魔炼,都自谓要躲避红尘,寻那一处洞天福地。却不知距那大道精义越行越远。儒家是入世最深之门,庙堂江湖,草莽书院,皆可见到门人弟子。其典籍精要也是上古圣贤之人体悟感怀所得,大有益处。” 痴隐忽的一挥袍袖,一团清光卷起两人直上云霄,又是瞬息千里,落在一处山谷之中。楚木思辰望去,这处山谷处于两山之中,是一处方圆百里的平地。地面寸草不生,土呈红色,隔着尚有百丈,一股子浓重惨重的血腥之气就迎面冲过来。处处可以见到破烂腐朽的的兵器盔甲,更有森森白骨散落。 这分明是一处古代战场,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着上百万的军队攻伐杀戮。整片的山谷百里之地,阴风阵阵,杀伐惨烈之气上冲九霄,竟然在半空中形成了一块十里长宽的阴云,日光难透。阴云内,楚木思辰分明听到了万千冤魂的哭喊嘶叫,听到了战场之上的厮杀呼喊。 一股阴风在地面卷起,阴气凝成一个骷髅头,四下一旋,竟然向楚木思辰冲过来。 痴隐在旁摆明了袖手旁观,笑吟吟的忽然问道:“何谓剑?” 楚木思辰捡起一旁的一柄断剑,真元流转,一缕剑气射出,骷髅头惨呼一声,化为一缕阴风飘散。断剑本就腐朽,更是不堪真元灌注,随着也是哀鸣一声,化为碎屑。 “剑者,杀人之器。用之为善,仗义行侠。用之为恶,血满天下。” 痴隐微微点头,却也是摇头,一指这古战场:“剑者,刀者,甚至是一切法宝神兵,诸般神妙法器,杀戮的不是它们,而皆是人心所致。非手中之剑,而是人心中的那份杀气欲望杀人。观现在修真门派,借助诸般法宝神器妄求大道,却不懂磨砺心中的那份道心灵果。神兵宝器皆是外道,已是陷入魔障而不自知了。我们一门传自上古,历来一师一徒,不为师门昌盛,只为大道绵延。合之大道,自会外物不毁,传承万年。背离大道,就是门人千万,一朝劫数也是灭顶之灾。我们一门自命‘判世’,行走天下,看那王朝兴衰,管这世间不平,为这苍天黎民,传那鸿蒙天道。” 楚木思辰正在低头思量这番道理,清光再现,转瞬间又回到断崖。痴隐呵呵一笑,说道:“你修习的是归隐山庄的‘鸿蒙原力’,可知此功法的来历?” 楚木思辰回道:“三百年前,村里人在一处山洞中找到上古流传下的秘籍残篇。” 痴隐大笑,一挥袍袖,身后一块青石上清光一闪,已是出现了一笔一砚。痴隐持笔,蘸墨,手腕一翻,就在面前的空中运笔如飞,写下了一篇法诀。无纸无桌,虚空下笔,三百余字字字悬空排列,整齐苍劲,狂放不羁。观之,自有一股浩然之气。 楚木思辰细细一看,竟然是‘鸿蒙原力’外篇之总纲。 痴隐写完,手中笔随手一抛,说道:“五百年前,归隐山庄中之人为躲避战乱逃入此山。他们凡胎肉体,武技微弱,二百年间被山中妖兽伤害众多,生活苦难。那本身隐痴之前已在山中隐世百年,念他们没有自保之力,在三百年把本门入门修行之功,挑那易懂易练之法抄下,命金毛猴放在山洞,引人照片到。这三百年来,他们修习此功法,足以护村保命,得以生机延续。‘鸿蒙原力’实乃我‘判世’一门的修行之法。” 楚木思辰愕然,眼前闪过隐痴平日里那不尽人情的种种怪癖,转身面对太始山方向,深深地拜在地上:“弟子楚木思辰代归隐山庄人,谢谢师父活命之恩,再生之情。” 一旁的痴隐无奈地摇头。这个徒儿心性心智皆是上乘之材,只是这礼数也太繁多了一些。那个本身隐痴可是最为厌烦这些繁文缛节的。转念一想,这人间情理,世间侠义,却也是修行一途必不可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