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恩怨情仇 > 乡关何处 > 第1章 柳往槐来(上)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正是春雨断魂时节。河南溱水一带,自古人烟稠密,农夫荷锄,野老闲语,阡陌相闻。这时却莺燕无语,一派清疏。 忽听远处传来歌声,唱道:“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春去谁最苦?但箭雁沉边,粱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声音悲戚沉郁,当此时令催人泪下。 歌声住后,但见一对男女相扶而来,女的怀里尚抱着一个婴儿。看模样二人似是夫妻。男的穿一件对襟褂子,敞开胸怀,行走间飒飒生风。远远瞧去,却也英劲挺拔,走近来看,眉宇间萧索蕴藉,似满腹心事。 他不时打量东西水畔,见人烟绝迹,心中默想:“我华夏文明起于溱洧之交,生民流落,竟凄凉至此!什么他妈的“攘外必先安内”,外辱不去,又妄谈什么安内呢!”其时国民党消极抗日,打得正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号,敷衍塞责。想到这里,不禁怒气勃发。 这人姓刘,名克用,军人出身。只因生平一件恨事郁郁难解,乘部队南退之际,携妻子逃出。他妻子叶瑶,听他突放悲声,故意取笑道:“什么时候得的酸性,学人闲愁伤春去?” 刘克用道:“这首词看似闲愁伤春,其实词中真意却是以春喻国,倾尽亡国之恨、遗民之痛、故国之思。至今读来,犹令人黯然伤神。‘春去谁最苦’这句问得最好,‘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嘿嘿,说的不正是咱们这样逃难的人么!” 这首《兰陵王》词成于南宋末年,词题为丙子送春,指的是宋恭帝赵显德佑二年(1276年)的春天。时蒙古兵迫临安,宋帝奉表请降。刘克用本要再讲这词的来历,心中一恸,想那时蒙古兵迫临安,如今咱们南京城却也叫小鬼子占了!心中更是烦闷,道:“可别喝了两天洋墨水,就连老祖宗的东西也给忘了。” 叶瑶颇不以为然,原要说不是忘了,而是不懂。这些酸腐文人与其牢骚满腹,何不痛痛快快打上一仗,远不如岳武穆“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来得痛快。因怕触中丈夫心事,却收口不说了。 这时怀中孩子不知怎得哭了起来,叶瑶道:“谦儿乖,还是你对娘好,听到爹爹嫌娘笨,只跟你‘顾孺子,共夜语’,不高兴了是吧?”刘克用低头来看,柔声道:“谦儿别哭,爹爹哪里敢嫌你娘去,给你娘提鞋还怕手不干净呢。” 叶瑶啐了一口,笑道:“呆瓜,儿子饿了,叫我伺候这小祖宗。”刘克用也笑道:“那我伺候小祖宗的娘。”在河边寻着一块圆石,掏出件衣服垫上,扶妻子坐下。叶瑶拉开小袄喂孩子吃奶,咬了两口丈夫递到嘴边的饼子,歪了头望着河水道:“你多吃两口,待会儿还叫你背我过河呢。” 刘克用吃了半张饼子收好,心中念念不忘“梁燕无主”那句。见近前一丛树林,垂柳依依,古槐苍苍。踱到跟前,手抚了槐树向北眺望,只见云烟渺渺,不知归处,怅然吟道:“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叶瑶心知丈夫思乡心切,而今逃难,过家门竟不能归,心中自是不大好受。刚要劝慰,却听林中有人和道:“水源木本,至今犹动故乡恩。”心中一惊,脸上却红了,不知刚才的话有没有叫人听到,忙推开孩子拉上衣襟,见丈夫也护到身前。 林中转出来个中年男人,穿一袭灰布长袍,相貌甚是清雅。见刘克用夫妇面色惊疑,不再走动,朗声道:“问我祖先何处来——”刘克用道:“山西洪洞大槐树——”那人道:“祖先故里叫什么——”刘克用心中略宽,道:“大槐树下老鸹窝。”吟罢,两人相视而笑。 这四句俚语,乃山西洪洞人传下的。那山西洪洞县,自明太祖洪武之初,先民便流于各地,故老传下四句俚语,以示不敢忘本。及至现代,散于各地的洪洞人,提起老家来,有说大槐树下的,也有说老鸹窝里的,其实指的都是山西洪洞县。昔年晋商名动天下,究其秘诀,无非“抱团”二字,由此可见一斑。 那人抱拳一摇,道:“不期他乡能遇桑梓故人,幸之何如,在下莫怀同,洪洞苏堡人氏。”刘克用还礼道:“在下刘克用,东关刘庄人。”莫怀同面现惊喜,道:“这可巧了……”林中又传来一个年迈女声,问道:“先生认得刘国璋么?” 东关刘庄,因刘氏大族而名,当地刘姓之人皆同宗同源。其时族长刘国璋,刘克用称其为族叔。募得听人唤起,不由一怔。寻思洪洞莫姓不多,瞧莫怀同的谈吐,不像小户人家,听口气似与本家还有些渊源,却一时记不起莫姓大户来。向妻子望了一眼,见她巧笑嫣然,仿佛在说“这回可算对上眼了。”莫怀同道:“鄙门老小在林后休息,因听刘兄吟诵,动了乡情,是故冒昧打扰。”刘克用道:“还烦尊兄请出家人一见。” 莫怀同抱拳回林后了,一会儿尾随个拄杖老人出来。刘克用见那老人形相奇伟,气魄恢弘,睥睨傲视,湛然若神。心下顿生敬慕之情,上前扶住道:“克用拜见老伯。”那老人右手轻挥,甩开刘克用双手,哼了一声,道:“你瞧我老头儿不中用了么?”刘克用退了一步,道:“不敢。” 叶瑶见丈夫受人刁难,蹙了眉头,暗道:“这老头儿好大的气性。”老人斜眼瞅瞅身边的妇人,道:“你们刘家子孙越发没规矩了,见了长辈也不磕几个头来。” 刘克用心中不解,抬眼细瞧那老人,华发微许,结成长辫,额处并不剃光,知道这是遗老惯有的装束。穿一件墨绿长袍,外边罩着黑色坎肩;身边的妇人腰背微驼,但仪态雍容,与别家不同。 那妇人身旁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尚未长成,身量却已颇高。面容中稚气未脱,又带着几分贵气;后边一个中年妇人,神情略显拘谨;又有两个十八九岁健壮少年,左首一个着青衣,眉目浮动,看来很是机灵,右首一个着灰衣,宽脸重眉,刚气外露。两人各牵一头高大青骡,骡背上驮着行李。 他见这些人的排场,已知不是寻常人家,正自寻思,见那老人目光射来,脑海中似夜空划过一道闪电,道:“早年前我听家父说起,咱们洪洞有一位公子爷,天赋异相,文武全才。庚子年间,慈禧老佛爷西行到咱们山西,一见之下,甚是喜爱,钦赐一枚玉佩——上书‘公忠体国’四个字来,以示嘉许。这位公子爷,便是咱们山西赫赫有名的骥盛公了。只因他们莫家生意在太原,别人都当他是太原人,却不知道他老人家祖籍在咱们洪洞县。” 那老人听了并不言语,眼望苍茫,若有所思。顾盼间神采飞扬,凝眸时渊兮若海,令人观来魂为之夺,目为之炫。刘克用心羡道:我若垂暮时,能有这老先生一半风采,人生亦无憾了,我再试他一番。道:“老太爷清目如斯,果然当得‘碧落九霄,烟霞昊天’八字之评。” 这八字评语乃昔年慈禧亲下,颇有画龙点睛之妙。那老人听罢,果然淡淡道:“陈年旧事,何必再提。”话中意思显然自认是莫骥盛。 刘国璋家姊闺名叫做刘芳芷的,早年正是嫁给了骥盛公。其时刘克用尚未出世,但族中盛事以此为最,世代相传却是无人不晓。不想三十年后,刘克用竟能在逃难路途忽逢斯人,自然是喜不自禁,忙招手叫妻子过来,道:“叶子,快来拜见姑父姑母大人。” 四句俚语竟然牵出一段亲情,叶瑶既惊又奇,见丈夫满面喜色,方信世事果真有这般巧法,忙上前跪下,给二老叩头。 莫刘氏扶了起来,问刘克用道:“你父亲怎么称呼?”刘克用报了父亲名讳。莫刘氏一时记不起来,知道与本家出了五福,道:“咱们刘家血脉,原不是寻常亲戚,还得时时走动。根子里却亲近着哪,打断骨头连着筋,说的不正是咱们这样的人家。你父母呢?”刘克用心下黯然,道:“民国十三年,我跟父母失散,寻了多年,至今仍音讯全无。”莫刘氏叹了口气,又打听刘国璋消息。 刘国璋一脉乃刘氏显赫。当年刘克用还未出晋时,那刘国璋便抽烟酗酒,挥霍无度,远近闻名。前年在部队里碰见个同乡,听说他家产败尽,得肺痨死了。抛下好大个院子,转眼便杂草丛生,蛛丝绕壁。 刘克用见莫刘氏年迈,不欲她伤心,便道:“克用十三岁出晋,辗转二十多年没有回去过了。”莫骥盛问道:“贤侄在外做的什么营生?”刘克用不便吐露实情,道:“这几年在上海做的生意,本小利薄,哪里经得起战乱!眼见衣食难着,因此上带妻子往南谋生。” 莫骥盛道:“看贤侄仪表堂堂,岂曰无衣?一时困厄,也不必挂在心上。”刘克用刚要作答,心念一动:“我一路隐姓埋名,生恐暴露身份,姑父却从哪里看出我是军人出身,而用言语相试呢?” 原来“岂曰无衣”那句话出自《诗经·秦风》,言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情知再瞒,必见疑于人,道:“祸起萧墙,伊于胡底!五湖倦客,秋思鲈鱼。” 五湖倦客说的乃是越大夫范蠡。相传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雪耻后,化名陶朱公,与西子泛舟五湖,过着神仙一般的逍遥日子。历来受士人所称羡。只是如此佳事背后,实掩盖着一段腥风血雨。勾践为人乌颈长噪,可与同患,难以处安,是以范蠡不得不归隐江湖。刘克用用“倦”字形容于他,自是说他厌于内斗,於我心有戚戚焉。 秋思鲈鱼讲的是西晋张翰,曾在齐王治所为官,见西风起,因思吴中鲈鱼美味,遂弃官南归。不久,即生八王之乱,齐王战败,而张翰却侥幸脱难。急流勇退未必,明哲保身有之。而今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刘克用却携妻子私逃,他引此典故,实有自嘲之意。 莫骥盛听罢,默默点头。抬眼见莫刘氏泪水泫然,正自感伤兄弟音讯断绝,便笑道:“哭的什么,咱们这两把老骨头还有几十年活头,怕你兄弟熬不过咱们,没有再见的一天?小辈刚学了点规矩,老的又忘了。还不给新媳妇儿,孩子见面礼去。”言下之意自是接纳刘克用这门姑表之亲。 莫刘氏身旁的少年给她抹了泪,道:“爷爷奶奶还有舅爷爷舅奶奶,都是天上的老寿星,待会儿我去捉几只鹊来,包管晚上叫奶奶见着舅爷爷。”莫刘氏道:“捉鹊管的什么用?”少年道:“教鹊儿搭一座桥,奶奶不就好串门了。” 他说的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只是用在奶奶身上,不太相宜。莫刘氏啐了一口,同众人笑了起来。从腕上取下一只翠玉镯子和一只珠串,交到叶瑶手中,道:“这次出门仓促,没带什么玩物给孩子,这两件寒酸东西,且先收着吧。” 叶瑶往手中瞧去,见那镯子滴翠,珠串生香,她虽出身书香门第,却也未见过如此珍贵的东西,心下踌躇:“这般大礼,可怎么收受得起?只是姑父姑母大人盛意拳拳,若是不收,却又不恭了。”只得称谢收下。 莫怀同又介绍妻子杨氏,独子文远,两个牵骡少年,青衣的叫吴笃信,灰衣的叫蒋承德,与刘克用夫妇认识。三个少年也叩头行礼,叶瑶忙扶起来,有心给他们回礼,只是这次逃难,随身带的只有大洋,便算全部送人,也未必拿得出手。只好笑道:“你们叔叔婶婶寒酸,拿不出什么礼物回赠,可别要见笑。” 莫文远道:“婶婶说笑呢,咱们都长大了,孝敬长辈爱护弟弟,自然应该的,哪敢讨要什么赐赏?”叶瑶见他知书达礼,谈吐得体,心下甚是喜欢。她路上碰到两个女伴,莫刘氏慈和,杨氏温顺,又是亲眷,很快打成一片。 莫骥盛命众人歇息后启程。刘克用见有两头高大骡子方便渡河,亦不着急,同男人在河边儿说话。言谈中知道莫家久居太原,阎锡山素知莫骥盛是个干才,屡次邀他出来做事都被婉言拒绝。便将众人软禁家中。这次守卫疏忽,莫家才得以脱困。 莫骥盛提到阎锡山,便道:“这老小子器量太小,铁路都比别省修得窄点儿。嘿嘿,还想裂土封王,发他娘的清秋大梦去吧!” 刘克用除幼时上过几天私塾,之后便寄身行伍之间,接触的多是些粗鲁汉子,向来言语不禁。听莫骥盛笑骂中豪气干云,心中油然多出一层子亲近来。却有一事不明,暗想姑父沿洛水南下,岂不方便,怎么反绕到东边,难道竟不知小鬼子已经打到荣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