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恩怨情仇 > 乡关何处 > 第2章 柳往槐来(中)

说话间,不远处传来一阵马蹄轻响。众人循声望去,见远处土坡上打马下来个大汉。那大汉生得极是雄壮,坐下黄马也甚膘肥,真是人如虎马如龙。一人一马甚似悠闲,缓缓朝众人走来。遥见他身穿黄色军服,脚上蹬靴,却不知是不是小鬼子。 莫怀同道:“父亲,待我上去招呼。”莫骥盛哼了一声,道:“不必了,承德。”那叫蒋承德的少年甚是乖觉,奔到骡前,从鞍子下取出两个褡裢来,甩到河心里去。众人见此,已知不妙。 吴笃信朝河心怔了一怔,伸手入怀,摸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来。莫骥盛又道:“慌的什么,你们去护着夫人。”蒋吴二人过去在女眷身畔站了。 刘克用望了叶瑶一眼,在莫文远身前站住,想那人故作悠闲,泰半图谋不轨,有恃无恐。瞥眼见莫怀同神色紧张,心中暗想莫大哥行走生疏,姑父命二人护住女眷,我可得设法护住文远侄儿。猛听得东南两面一阵呼喝,那大汉双腿一夹,胯下骏马奔跑如飞。 女眷中杨氏受了惊吓,轻呼一声。莫刘氏喝道:“爷们儿还在,你慌得什么!”杨氏红了脸,一双眼睛仍是惶恐地四下张望。莫刘氏轻叹一声,将怀中孩子交给叶瑶,叫二妇退到河边。 莫骥盛似置身事外,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丢进水里,发出“噗通”声响。似自言自语道:“当此情形,叫人遥想文丞相。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吟罢,问道:“文儿,你可知爷爷说的什么?” 莫文远道:“爷爷念的是文丞相的诗。说的是南宋末年,文丞相兵败被俘,但是不屈威武,不移贫贱,不淫富贵,最终杀身成仁的事。”莫骥盛点点头,道:“诗里有两句说得最好,你告诉爷爷。”莫文远道:“爹爹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最好。” 莫骥盛先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文丞相太也执着,既然源起一经,又何必非要留取丹心照汗青呢?到底是三哥豪阔些,去留肝胆两昆仑。”莫文远不知爷爷说的什么,不再留心了。 刘克用见莫骥盛一直气定神闲,唯念叨起“三哥”来,面上现出凄惘之情,心中暗奇。那大汉如飞而至,到众人身前五米处,一拉缰绳,坐骑倏然而止。 但见他生得虎背熊腰,面目粗豪,左颊一道刀疤自眉骨一直划到左耳,通体暗红,犹如镌刻着一段龙纹。身上穿着虽然污秽不堪,丝毫不减他雄健之气。张眼扫视众人一遍,便将脸转向一旁,似乎草木也比人有趣的多。 刘克用见他军服制式是国军装备,官阶不低,是个营长。心中略宽,不见那大汉说话,刚要搭腔。便听一个稚嫩声音喝道:“不许动,他娘的,谁动谁死!” 众人都是一怔,莫文远也从父亲身后探出头来,好奇地看那大汉。不妨林里跃出四个兵卒,浑身黑红一片,仿佛地下爬出的恶鬼,一言不发,齐刷刷拿枪指了众人。 蒋承德见一个悍卒拿枪指着莫刘氏,甚是不敬,便动手去挥那枪杆。手臂刚动得一下,斜刺里两柄枪托,一砸胸脯,一砸肚腹。他闷哼一声,倒在地上,仍是咬了牙要站起身来。听莫刘氏道:“德儿地上歇着吧。”这才不再挣扎。 土坡上又下来几人,三个似是士兵,其余五个仿佛俘虏,被反绑了双手,串成一排。这时马背上跳下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大喇喇站在众人面前。 这少年长得又瘦又小,是以坐在马背上,叫那刀疤大汉身子一遮,旁人竟尔瞧不见他。他头发稀黄,脖子上吊了个钢盔在脑后,左肩背了个大号军绿口袋,不知装的什么,哗啦啦作响;右肩背了把比他人还高点儿的步枪。身上穿一套松松垮垮的军服,又脏又乱。脸上神情贼忒嘻嘻,一双眼睛扑棱棱乱动。嘴角歪斜,唇上沾着几丝烟叶子。 这少年先托了枪在手中,心道:这年头有枪屁也香,没枪吊光光。才又抱了拳对众人团团一揖,边向众人走近,边道:“爷们儿好,娘们儿好,二狗这里请安了。上午他娘臭天气,弟兄们两天没吃米;这会儿天气真不赖,咱们来这儿讨外块。钱也要,粮也要,谁叫咱们命不好。你别恼,也别愁,吃了饱饭爷们儿再打那赵溪口;等着瞧,等着看,叫他妈的鬼子全完蛋。” 他这一番话当真是竹筒倒豆子,顺溜至极。叫人恼不得笑不得。众人听得明白,这群人在赵溪口吃了败仗,一路忍饥挨饿,两日未食,幸好撞见咱们这群倒霉蛋。说是讨些钱粮,却是不能不给的。 莫文远终是个孩子心肠,忍俊不禁,笑着向那少年吐吐舌头,瞧父亲横了自己一眼,忙缩回身去。刘克用听那自称二狗的少年要钱要粮,怒气勃发,暗骂好没出息。若在从前定要抽他几鞭子。只是眼前形格势禁,更虑莫家安危,也只好隐忍不发。 待那队俘虏走近,见一行五人皆是寻常百姓打扮,领头的年纪稍长,约莫三十左右,右脚微跛,似是受了伤。余下四人年龄却在二十上下,头脸皆有轻伤,愤激之情溢于言表。却也不知是哪里拉来的壮丁。 刘克用暗道:我若再回部队,凶多吉少。莫家一脉单传,想来姑父定也不愿莫大哥文远当兵去,怎生想个法子脱身才好。他正迟疑,那队俘虏里有人笑道:“小鬼头当真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众人瞧去,见是个长身汉子,面上一个鹰钩鼻子分外突出。道:“兄弟不才,前日得了一副好对子,说来逗大家乐乐。”也不管别人要不要听,自顾念道:“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砍砍杀杀,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 众人知道这是国统区老百姓讥刺国民政府所作的,都想这人好大的胆子,当着矮人也敢说短话,不由望了那刀疤汉子,瞧他如何处置。 那叫二狗的少年虽不知道什么意思,料想也不是什么好话,笑道:“任老哥儿放的好屁,好臭好臭。”刀疤大汉却不以为忤,双手抱拳一摇,道:“任兄见笑了,二狗。”他只随便说句话,便如半空打了几个响雷一般。 二狗笑嘻嘻道:“各位爷们儿娘们儿,是自己交出来呢,还是叫兄弟搜上一搜?嘿嘿,只怕到时娘们儿身上不好过。” 只听两人齐道:“下流胚子!”刀疤大汉跃马向前,拿鞭子抽了下来,不及二狗身上,又收了回去。二狗突觉手臂似断了一般,右手一松。单手拎不住长枪,刺刀斜刺里一挑,贴着他鬓角划过,登时吓得面如土色,幸好枪未脱手。忙抬头去看那刀疤汉子,见他虚举马鞭,正在自己头顶,眼睛却瞧着对面老人的背影。 二狗暗骂道:奶奶的,见鬼啦!心中着恼,却不敢嚷痛,偷偷向前跨了一步,离开鞭子笼罩的范围。才定神瞧那长辫老人,背对着自己,身前放着一支黑色长棍,倒像从没动过一般。 他心中犯疑,猜不透那棍子如何打来的。心道我试他一番。对身旁刘克用道:“这位老哥,把包袱拿出来吧。”不待刘克用答话,便举起枪托来。 莫文远以为他要打刘叔叔,叫道:“你这小孩儿怎么学着打人?”二狗喝道:“谁他娘的是小孩儿,老子是你爷爷。”掉转枪托朝那老人砸去。 这一下出其不意,刘克用莫怀同二人喝道:“住手!”抢到身前已是不及。二狗忽见两道冷电射来,直透心肺,浑身一震,长枪落地,两腿一曲跪在地上,心道:乖乖不得了了,天神爷爷下凡喽,老子要归位了。 总算慑于刀疤汉子的威势,没立马磕头讨饶。却转头对刀疤汉子道:“不好,营长,天神爷爷活了。我…我中了仙法…活不成啦…”他前半句说得顺溜,后半句却吞吞吐吐,实因不知中了什么“仙法”,也没有“活不成”的迹象。自觉难圆其说,因此上心中惘然。 莫文远见这情形,噗嗤笑出声来。刀疤汉子用脚踢了二狗背脊,骂道:“还不给老子爬起来。”二狗才弯腰起身,倒托了枪支躲到马后,偷偷打量莫骥盛,心想:怎么比营长还神气些,不是天神还他妈的是谁。 刀疤汉子将莫骥盛上下打量一遍,冷冷道:“我当是何方高人,原来是神目公,久仰。”抱了拳一摇,“久仰”二字却是如何挂不到脸上了。连莫骥盛在内,众人都不知道他说的神目公是谁。莫骥盛也冷冷道:“军爷辛苦了。” 刀疤汉子鉴貌查色,见众人惘然,道:“老爷子不记得三十年前太原演武厅的旧事么?”说着拿鞭子舞了几下,看模样竟是一串刀花。只是招式颇为奇特,乃是鞭柄向前,鞭梢朝后。若换鞭成刀,猛然看去,便似舞刀之人自戕一般。 这一式在刀法中原有个名堂,叫做“鲁肃遣子问路”。鲁肃字子敬,遣去“子”后,余一“敬”字,问路又叫指道,谐音乃是指导。这一式刀名取“敬请指导”之意,乃是晚辈向前辈进招时的礼敬。 莫骥盛点了点头,道:“那带刀侍卫马俊才是你什么人?”刀疤汉子道:“正是家祖,晚辈马光汉,见过老爷子。”刘克用听他自报姓名,心想这名字却是熟悉,倒不知是他不是。 莫骥盛连称两个好字,道:“果然是将门虎子!”当年慈禧太后西行至太原,莫骥盛以击剑自荐。在演武厅上,曾与几个侍卫有过一番比试。马俊才便是其中之一,使一柄单刀,刀法上的造诣着实不凡。 二人缠斗了半柱香时间,莫骥盛突然使出一路太极剑法,才堪堪险胜。马俊才收刀认输时,随手使出一招“鲁肃遣子问路”,莫骥盛心中一惊:“他若用这一招击我腰部,自然可解困厄。虽说未必反败为胜,却也输赢各半。只是为何不用呢?” 及至后来向人请教,才知这一式刀法的来由。马俊才其时年纪与莫骥盛父亲相若,弃招不用,乃是自重身份的意思。明白此节,莫骥盛连叫侥幸,是以事过虽久,却记忆犹新,又问:“贤侄怎么认得老夫?” 马光汉道:“家祖败在老爷子手上,却不知您老尊姓大名,常自遗憾…”马俊才虽然贵为汉军统领,在侍卫中等级却是不高。与御前侍卫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那日只因莫骥盛力挫几大御前侍卫,无人能当。众人想起马俊才乃汉军第一人,所以才请了来,不想又是败北。马俊才人微言轻,无法得知莫骥盛姓名。若去问满族侍卫,又恐别人见嫌。 马光汉续道:“幸喜画师曾替老爷子绘像,家祖托人摹了一幅,供在堂上,与老爷子神交久矣。常跟我们小辈讲,您老神目如炬,未及交战,气势先已馁了三分,如何不败?是以马家后人便擅称您为神目公。不想三十年后,光汉有幸得见真人,老爷子风采如昔呀。” 马俊才败在后辈之手,实乃奇耻大辱,又怎会当真在后人跟前称赞莫骥盛如何了得,否则马光汉亦不会见面便使出“鲁肃遣子问路”那招,实有挑衅之意,语气中自也少不了几分敌意。 莫骥盛如何听不出来,冷笑两声,道:“令祖安好?”马光汉道:“家祖随驾归京不久,调去津门驻防,已然为国殉职了。嘿嘿,倒不知老爷子何曾‘公忠体国’?”莫骥盛哼了一声,并不作答。 众人起初听闻马光汉同莫家竟有些渊源,都暗透一口长气,岂料马光汉语出讥刺,气色甚是不和。众人又道原来这人为三十年前旧账,竟耿耿于怀至今,太也小气了。却不知马光汉新吃了败仗,迁怒于人,见了不扛枪上阵打鬼子的男人,便怒火中烧。 谁知一路行来,竟是人烟绝迹,无处发泄。昨天在黄村坝见一行人,不问青红皂白,一股绑了来,叫回营当兵去。这一行人百般辩解,自称老师学生,要教书育人。他马光汉骂道:“国家大事,便败在你们这些大言不惭的书生手中!” 此刻又见莫家举家逃难,心中更是不快,这次国家大事又要败在穷黩武夫手中了,有心折辱他们。道:“老佛爷当真是老糊涂,公私不分,忠奸不辨,否则大清的天下也不会亡了。”言下之意,自是讥刺莫骥盛无功受褒。又道:“也不知老眼昏不昏花,瞧不瞧得出会家子?我来试试!” 说罢向前一个俯身,手中鞭子递了出去。莫骥盛年迈,刘克用看来并非莫家子嗣。鞭子却是去向刘克用身后的中年人,正是莫怀同。 莫怀同一来猝不及防,二来这一生在家读书,可谓是胸无应变之才,手无缚鸡之力。眼见鞭子扑面袭来,早已举止无措。 莫文远见父亲遭难在即,挺身而出,挡在父亲身前,喝道:“不准打我爹爹。”那鞭子就要击在莫文远额头,马光汉忽然收手,斜身向背后一根棍子抓去。却是莫骥盛救子心切,攻敌之必救。瞧马光汉手将触到棍头,手腕一抖,棍子上挑斜劈,砸到马光汉手背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