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恩怨情仇 > 乡关何处 > 第19章 各怀鬼胎(上)

春雨润绿,槐花熏夏,鸦啼烟树,冻云黯天。这四句说的乃是密城的四季,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寄寓其中。自古骚人墨客,多有村居名篇传世。唐人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称道: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一“日”一“烟”可谓望尽田园风光。旨意却归在“闲”字之上。试问若不得“闲情”,整日价荷锄为饱,见萝卜白菜之喜,怕也远胜于欣赏国色天香如牡丹。 多情总因愁白头,无情常自水空流。 密城人一代代苍老下去,密城却亘古如画。缓缓摊开,如梦似幻,却又真实地展现在眼前。这一年乃公元一九六八年,距抗战胜利业有二十三年之久。 时值夏初,通往东王庄的一条大道上,十余株槐树花苞团团簇簇。浸冷月,沐银霞,馥郁芬芳。蒸酿在湿热的空气中,熏人欲醉。 道上大步走来一个中年男子,身材极是瘦小,光脚趿着一双布鞋。左手夹着半截香烟,右手捏成兰花指状,面上却做英迈之姿。口中“依依呀呀”唱的正是河南梆子,道:“府门外三声炮响,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我,保国臣……” 这一段曲目叫《穆桂英挂帅》。有宋以来,豫人深自缅怀杨家满门忠义。更有常香玉马金凤等豫剧名家大力弘扬,因此上广为流传。 这汉子原非豫人。一来迁居此地已久,入乡随俗;二来村头广播,日日讲形势,报优劣,颇不为人所喜。独中间插播这一段曲目,却叫人耳目一新。听得多了,张口便能来上几句。 他刚来密城那年不过十五六岁。这道旁树木郁郁葱葱,最多的乃是桐树。当地土著敛葬,多用桐木做板儿。解放后,打土豪分田地,人人踊跃发展。伐木烧灰做肥,除草拓荒为田。那上百棵树木便即砍了。起初也有人提议留几棵桐树做送死之用。村中带头人道:“咱们翻身得解放了,还会死么?”众人均想言之有理,是以只留下十余株槐树来。 只因那槐树有一件好处,花朵可食。生食甘甜爽口,也可蒸调入味。诗人眼中的娱情之物,在村人看来,无非果腹之食。 这时田里刚放工,那汉子匆忙赶回,便是要架钩镰猎槐花,抢在众人之前。 东王庄二三十户人家,房屋构筑齐整,分作三排。当年本地一个前清秀才,叫朱绍棠的曾说:无院墙者乃老爷家佣仆长工,有院墙的各有几分土地,朱门深院即为大户人家。这些人杂处而居,却也无多大分别。 人分三六九等。解放后,村人有叫划作贫农的,有划作中农的,也有划作富农的。唯一够得上地主成分的,已于战时逃难重庆。留下一座青石大屋,现居者乃山西移民莫氏。 那汉子家在后排,正唱得志得意满之际,忽听人唤道:“孙二狗——”突然眉头一寒,回头骂道:“他娘的,老子大名叫孙仲权!”“二狗”这名字二十几年来已无人再叫,无怪他乍一听闻,火冒三丈呢。 不错,这人正是当年的兵痞孙二狗。其时莫文远走失,兵荒马乱年月,莫家人皆知归还渺茫,是以寄望于他继承香火。莫骥盛赐名孙仲权,出自三国东吴君主孙权。孙权表字仲谋,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以仲权二字命名,中间深意自然不言而喻。村人敬重莫骥盛,爱屋及乌,不敢叫“二狗”狎辱,多呼其大名。岂料二十多年后,竟然有人旧事重提。 孙仲权回眼望去,见村支书家门旁倚着一人,面相狠恶,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心中暗想:这老小子掌管计分,那可不能得罪。他大笔一挥,若是加上一笔两笔,却也不妨,若是减去一笔两笔,老子岂不吃亏!奶奶的,龟儿子等着瞧,你老子秋后跟你算账。 其时以村落为元,农田划归集体所有,村人按工赚分。青壮男子满分为十,一般得个七八分算是不错了;女子满分为七;少年孩童放羊牧牛,割草拾粪,满分为五。收获季节,除去上缴公粮,余下按分匀给村人。 想到这里孙仲权语气一转,客气道:“原来是昭欣老哥,有什么事啊?我正忙着呢。”说话间脚步不停。 方昭欣道:“有个老朋友想念你得很,特来跟你一叙。”只听门后有人笑道:“孙仲权,好名字!伯仲叔季,仲排老二。权即犬,犬不还是狗么!哈哈,果真名副其实。” 孙仲权顿住脚步,强抑怒气,喝道:“谁,给我出来!”只见门内走出一人,长相颇为丑陋。左脸满是灼伤后留下的疤痕,左目已眇。右脸却极是完整,乍一看去,竟比常人还要俊秀一些。右目精光凛凛,瞬也不瞬地盯着孙仲权。 两人一照面,孙仲权心里不由打了个突突,双目露出惊惧之色,暗忖:这煞面城隍找我什么事来,难道…… 这丑脸之人私下里被人唤作煞面城隍,一方面自是形容他面目丑恶,另一方面却是说他心狠手辣,为祸一方。解放以来,地方上打击地主土豪。当年密城首户褚家,两年间惨遭灭门,便经此人之手。孙仲权早有耳闻,是以一见此人,即生大难临头之感。 “还认得我么?”煞面城隍目光热辣灼人,声音却异常冰冷。孙仲权凝眸细看,浑身哆嗦一下,神情更是古怪。由惊转喜,由喜生怖,抬手指着他道:“你是…是你……”语气中已纯粹惧意。 原来他认出眼前之人,乃当年莫家亲随吴笃信。故人中道重逢,自然惊喜交集。随即想到他追随任弘毅到此已久,十几年来竟从未拜见过莫家。满城之人无不知褚莫两家交好,以他与莫家渊源,本不该对褚家痛下毒手。若非为先前私怨,却如何也解释不通了。 吴笃信眼望天边浮云,悠悠道:“难为你还记得我,随我进来吧。”说罢抬步移进门里。 当年孙仲权扛枪打仗,什么战阵没有见过,胆色绝非常人能比,却为这句话心惊肉跳。方家大门似已化作幽冥鬼窟,院内更是鬼气森森。方昭欣脸上仍是一副作死模样,幸灾乐祸之情溢于言表。孙仲权暗里咬牙,硬着头皮走进院子。 方家院子与寻常农家一样,并无什么可怖景象。左半壁晒的全是红薯干。密城原本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两季。五八年时,禾陇之间又杂植油菜红薯大豆。穷竭地力,大违生息之道。小麦玉米连年收成不好,反成稀罕之物。菜籽大豆多用来榨油,因此村民日常以红薯过活。 右边半壁载了几棵无花果,茎叶萎焉,看似难活。吴笃信负手站在树旁。孙仲权踟蹰上前,道:“老朋……”听他嗯了一声,语气颇为不善,便即住口。方昭欣道:“这位是城里下来的主任。” 孙仲权暗忖:这可好了,原来乌纱帽一戴,可都变作畜牲了。你把屁股给我,我也只好勉为其难拍上一拍。道:“难怪我今天左眼直跳,原来有贵人驾到…” 吴笃信道:“孙兄弟,你是说我左眼跳不得了么?”孙仲权心头一震,不想第一句马屁就拍在马蹄子上,听他语气却还和缓,小心道:“这个是主任您谦虚了。一个天上岂能有两个月亮?萤火再多,那也不能与皓月争辉。您有所不知,我这…狗眼乱跳,除了仰瞻贵人外,还有别的原因。” “说来听听。”语气更加和缓,显然吹捧凑效,吴笃信极是受用。 孙仲权才又续道:“老实不客气地讲,当年我就瞧主任绝非池中之物,却也料不到您竟能雄踞一方。这对招子么,可说是有等于无。更何况此后,再未见过像您这样的英雄,那也不必再用了。谁知祖上烧高香,竟然叫我再睹主任雄姿,因此上重见天日,只是一时还不大灵便罢了。” 这番话当真屁味十足,似也正合对方胃口。吴笃信笑吟吟地连称了两声好,问:“老太爷老夫人还好么?”孙仲权道:“好…也不太好,老太爷前年就病下了,一直在床上躺着。一把年纪了,再过仨月,该做八十六岁大寿了。哎,老夫人五三年就去了,跟着夫人也没了。” 吴笃信又连称两声好,似乎笑得比刚才更加欢畅。孙仲权心底陡然升起一阵寒意,才知这人口中的“好”字,绝然没有半分好的意思。密城夏初,气温已高。他竟额冒冷汗,四肢冰冷。听吴笃信问道:“这是无花果么?”忙点了点头,额上汗珠洒落在地。 吴笃信道:“听说这种果树不易成活,我想么,不开花便结果,岂能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话语似无意实有意地刺探孙仲权。当他转过身时,才叫人看到,那张笑脸伤疤纠结,狰狞可怖,竟如地下爬出的恶鬼一般。便连作壁上观的方昭欣也不禁向后退了一步。他笑得越开心,声音也就越和润,叫人听来也就越发毛骨悚然。他又道:“孙兄弟,几十年不见,想必跟着老太爷享了不少清福吧。” 孙仲权忙道:“没…没享什么福,四六年我就分出来单过了。”吴笃信道:“我一直以为你当了少爷风光无限,怎么叫人当丧家犬赶了出来?快给我讲讲!”说话时右眼放出灼热之光,似乎孩子急欲听到故事一般。 孙仲权被戳中心事,脸色愠红,怏怏道:“那日下山,文远兄弟走失了,爷爷有意叫我入门,谁知四五年时,他竟又回来了!”寥寥数语,蕴含怨气不可谓之不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