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恩怨情仇 > 乡关何处 > 第20章 各怀鬼胎(中)

那日众人制住土匪,百姓鸟兽奔亡。莫文远见这些人势同拼命,心中一慌,左脚踩空从路上摔了下去。山坳本有半人多高,下边又乱石嶙峋,他甫一着地,额头与石头共鸣,便即昏晕过去。莫怀同刘克用等人先入为主,猜测他叫百姓冲散,却忘了近前。 待他醒来,已是次日上午。哪里还有家人影子,放开嗓门叫了几声“爷爷奶奶爹爹妈妈”。空山幽谷,却只听得鸟语婉转,虫鸣啁啾。登时怕上心头,哭了起来。过会儿才想起家人或许在道观中等待,觅路上去,业已人去观空。他明知家人东去密城,却不识道路,未敢冒然寻找。 忽然记起此间离法海寺不远,去寺里的道路却还未忘。一念至此,当即寻路返回。沿途幽绝,不闻人声。他心中栗六,一刻也不敢耽搁。因此脚程比下山时快得多了。只是一日未食,腹中着实饥饿。入夜时分,才赶到寺前。拍门叫道:“和尚哥哥,和尚哥哥……”寺内僧人闻声开门,见得是他尽皆喜出望外。 宏厚等几位大师业已归寺,出来相见,都道积善之门,必有余庆。如此在寺里暂住两日,第三日胡青川赶来领罪。出家人慈悲为怀,自然不能跟他计较。诵禅说法几日,几位大师虽然佛法深湛,一时却也化解不了他周身戾气。他那日蒙莫骥盛饶命,感念知遇之情远胜于不杀之恩,因此待莫文远极好。连日去密城打探莫家行迹,一时无果,也只好从长计议。 这日去洛城办事。莫文远心想马营长蒋哥哥都在洛城,我何不找他们去,因此求胡青川带同。二人一早赶路,中午才到。事情办完天色还早。胡青川带文远到市面上游玩,与他买些泥人糖果。借机询问当夜如何用计。听莫文远一一道来,才解了心中谜团。 默想我栽在英雄手里,又有什么丢脸的!若不能遵他教诲,那才叫人看小了。不想他日后辅助法海寺众僧,抗日杀敌,竟源于此念! 不及探出马光汉下落,天色已是向晚时分。二人正要出城,却叫守门士兵扣住。原来市面上有人认出胡青川乃二龙寨寨主,悄悄报于驻军,因此拿下二人。胡青川眼见生还无望,对士兵道:“兵大哥,这孩子是我掳来卖的,非我一伙。”那队士兵见莫文远面相雍容华贵,出身定然非富即贵,刚要放人。 岂知莫文远却道:“胡叔叔,咱们死就死在一块儿,大丈夫岂能贪生背义!”胡青川实料不到这样一番慷慨激昂的话,竟然出自眼前文弱少年之口,放声笑道:“好孩子,果然是英雄后代!胡某能与你这样的小丈夫共赴黄泉,快哉快哉!” 莫文远道:“丈夫就大丈夫,岂有叫小丈夫的道理?”胡青川笑道:“好,大丈夫就大丈夫,咱们携手同行。”挽起莫文远小手,阔步赴市。众兵见二人死到临头,兀自笑谈自若,尽皆讶异。 莫文远心想不见马光汉一面,死了可也太亏。对士兵道:“去叫马光汉马营长见我。”马光汉在军中享名已久,洛城守军李司令善于相人,平时尊口难开,唯独称他“有将才,无将器”。乃是说他才当大任,德难附众。虽褒贬各一,却也算极大的殊荣。 士兵中有人听过,暗忖这孩子识得马光汉,莫非便是马营长的儿子?否则小小年纪,又怎能有如此气概!喝止众人,飞身回营,报于马光汉。 马光汉拍马赶到,见是莫文远,当真喜不自禁。那夜他遭千夫所指,独这少年挺身维护,是故爱怜于心,曾想我儿若不夭折,也便跟他一样。 自失了二狗以后,他身边无人,难以寄怀。此时一见文远,眼泪竟扑簌落下,心道:莫非真有天意,叫我失一儿,复得一儿。挥手命士兵放人。 胡青川死里逃生,惊喜交加,想他爷爷于我有知遇不杀之恩,他又对我有救命之情,这番恩情,胡某倾尽一生,怕也难报万一。蒋承德见了文远大是讶异,细问情由,才知他与家人失散,现居姚山法海寺中,便央求马光汉收留。 胡青川道:“马兄,文远孩儿乃我恩人子嗣,又救在下性命,实不敢送他入伍,若有三长两短,胡某万死难赎。”马光汉陡然惊醒,道:“胡兄所言极是,马某糊涂,险些误了孩儿。” 莫文远却极不乐意,道:“胡叔叔,你权当那会儿咱们已经死了,变成两个鬼来…不,胡叔叔是神仙,还有什么好怕的?好叔叔,你叫我跟着咱们营长吧,若是爷爷知道,也不会不允的。” 胡青川不会跟小儿言语,听他这样说,只好点头,道:“那么请马兄妥为照料,在下自会不停打探老太爷一家下落。待战事一平,再接文儿回来。”当夜独自回法海寺去,同诸位师父说明情况,众人都觉太过鲁莽,见事以至此,却也无法。 自有莫文远相伴,马光汉始知天伦之乐。待他视若己出,无不用心。因爱而推人,待人接物渐趋平和。又因素有战功,连年晋升。到四五年抗战胜利,已就任四十二军军长一职。这日记起前言,虽对莫文远依依不舍,却也不敢再夺人之爱。 当下点齐人马,奔赴姚山法海寺。寺中一帮小和尚业已成人,见故人重来,忙请师父们出来相见。此时“宏”字辈高僧,仅余宏厚,宏慈,宏德,宏业四位。众人说起往事,无不唏嘘感叹。日本宣布战败那日,胡青川便即下山寻找马光汉驻军。因遭遇不同,与莫文远失之交臂。自此流落各地,却是另一番故事了。 这几年打探,众僧已知莫家在密城东王庄定居。马光汉留下些米面,率众下山。中午时分赶到密城,早有县长率众来接。密城县长褚志奇,乃昔年莫骥盛所救少年,褚卫璧的长子。为人谦逊慈慧,治所虽经战乱,却井然有序。 到密城不久,莫骥盛打听出当年结义兄弟褚卫璧的下落。褚家乃本地首户,家有良田百顷,店铺数十间。长子又是一县之长,尊荣无比。东王庄有几户人家便在褚家做工,传话过去,称“洪洞旧友拜上”。传话之人心中忐忑,心想咱们东家便连收租子也没到过东王庄,难道竟被莫老太爷召之即来?我也当真叫驴踢了脑袋,这下等着挨骂吧。 岂知褚卫璧鞋袜还未穿好,便奔赴东王庄与莫骥盛相见,颇有古人倒履相迎之风。二人垂暮之际再见,大敞老怀。褚卫璧念及下人报信之恩,特赏两亩良田给他。那人这次才真叫驴踢了脑袋,忘乎所以了。 褚翁古道热肠,待莫家极厚。将城内桧阳书院附近几处房产,东王庄一带几十余亩田地悉数相赠,至于平日用度更是枚不胜数。 莫骥盛人老心闲,同村里几个野老相伴,颇为闲适,不愿搬迁,房产一概不受。莫家世代经商,于土地一项却不经心,又一意积德行善,希冀文远早日归来。将土地以褚家名义转赠村人。收黄月娥入门,嫁给老杨头之子杨峰,两家结为亲戚。并在韩庄购得五亩地与他们打理。至于平日扶危解困,更是多如牛毛,深受远近村人爱戴。 得悉之后,褚卫璧更为佩服这位骥盛公。那日欢宴,欲将大孙女褚环许配给孙仲权,以结世代之好。孙仲权年龄渐大,一来渐通人事,二来饱暖思*。平日在家,趁无人时常与赵春晓调笑,或捏手或亲嘴,为所欲为。春晓少女怀春,初识欢爱,也无从拒绝。 那日在席中见到褚环穿一袭月白衫子,清丽难近,宛如凌波仙子一般。孙仲权惊为天人,不由哈喇直流,心中叫道:乖乖个隆咚呛,好美人,俏姑娘,哥哥抱你入洞房。正想入非非之际,突见褚环眉头一寒,俏目望来,不禁自惭形秽。待听得她道:“爷爷,我不嫁他!”心头似叫人剜了一刀,登时面如死灰。 褚环小妹褚双,其时不过八九岁,扎两根羊角辫,笑起来酒靥摇波,刮着粉脸取笑道:“羞羞羞,树上掉下个大马猴!”孙仲权流氓狠劲上来,心中骂道:奶奶的,臭娘皮,老子吃定你了!莫骥盛见褚家女儿秀美,孙仲权却生得猥琐,心想如此婚姻,岂不糟蹋人家姑娘!推说孩子还小,迟两年再说。 好事难成,褚翁颇为可惜,只好请莫怀同刘克用料理家中生意。二人与褚志奇常常见面,交情着实不错。是以褚志奇得知马光汉此行目的,推开俗务,亲自带路,一行浩浩荡荡开往东王庄去。 莫家原定战后收录孙仲权入籍。这日正安排礼仪,那孙仲权得意洋洋,在村头挑起一挂鞭炮,尚未点着,便听得轰隆作响。抬眼望去,但见数百车队绵延开来。为首一人雄姿劲拔,却不是马光汉是谁!他心中抱愧,天下滔滔为仇,折身便逃。慌不择路间,失足落进一个粪坑,全身立时屎尿淋漓,污秽难当。却也不敢冒然出来。 莫家众人闻讯来见。马光汉侧身拉开车门,但见一个昂藏青年跃到众人眼前,正是失散多年的莫文远。谁曾想昔日的懵懂少年,业已长大成人!他身后另有一人跃出,却是蒋承德。家人上前抱住,喜极而泣。 旋即大开欢宴,遍请四方高邻。褚卫璧老杨头两家也赶到相贺,唯独找不到孙仲权踪影。席间褚家小女羞启妙目,悄悄打量莫文远。见他轩昂俊挺,芳心暗许。偷偷拉扯母亲衣服。她母亲随即会意,当众再提婚事,终究成了这桩美事。 最欢喜之人,莫过于马光汉。叙起往事,感慨道:“文儿德儿不愧是世家子弟,重义轻生。随我鞍前马后,不离不弃。更数次救我在危难之间。马某方始领会得老爷子当年教诲。若是我自己教出来的孩子,只怕早就逃之夭夭了。“ 当年莫骥盛曾教文远道:大丈夫有怕者,有不怕者。蝼蚁不伤叫仁,蹈死不悔叫义。知此二者,而有所担当的,谓之大丈夫。人生如此,由爱生怖,为爱而无惧。 孙仲权在粪坑里听得,心想他是在说我么。提起日后打算,马光汉道:“看此形势,内战在即。我曾许诺任先生,终我一生,不再与抗日弟兄为敌。前日我申请赴缅抗日,已获批准。今日一聚,特将两个孩子奉还。” 刘克用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马兄弟,你戎马半生,何不卸去职务,定居在此,过几年闲散日子?”马光汉笑道:“我生就一副劳碌命,如何闲的下来?”莫文远蒋承德齐道:“义父,我们随你征战缅甸去。” 马光汉默默喝了三碗烈酒,决然摇头。莫骥盛道:“德儿留下,文儿随你义父去。”蒋承德怎肯答应。最后决定由他随义父出征。众人痛饮一场,向晚才散。马光汉因不日出征,要务缠杂,连夜便走。 临别之际,各人想起此番天各一方,无不垂泪。莫骥盛道:“光汉德儿,无论走到哪里,记着这里是你们的家,你们不归,咱们永不搬迁。”二人又拜倒在地,马光汉道:“光汉若能侥幸回来,定当侍奉老父余生。”磕了三个响头,起身道:“走!”声音中隐约已有哽咽之意。当下头也不回飞驰而去。 自此转战缅甸老挝越南一带,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立下不世战功,被三国人民誉为“战神”,永载史册。 待到夜半人静,孙仲权才从粪坑里爬出来。肩头伏着几条蛆虫。他一手捋下,用脚踩了个稀烂。想到自己不也如蛆虫这般惹人讨厌么?不禁伏地大哭一场,心想:营长虽说打我骂我,却也待我不错。我若一直跟着他,现在岂非风风光光,哪里轮的着莫文远这小子!又或者老子吃些亏,便宜莫文远跟着营长享福,老子跟着爷爷当个财主,那也没有什么。谁知这小子竟又回来,锅里也抢,碗里也抢,害的老子到头来鸡飞蛋打。他妈的,这下少爷当不成,竟连美人也抱不成了! 隐隐之中,与莫文远便似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及到凌晨,才摸到一条小河,冲去身上污秽。回去时见莫骥盛彻夜未眠,却是在等自己归来,满腔怒气才暂得平抑。莫骥盛不废前言,令莫怀同收他为义子。次年在村头盖起一间大屋,待他与赵春晓成婚后自立门户。当日马光汉送来财物颇多,大半儿也送至孙家,另赠两粒宝石给他。 那两粒宝石殷红如血,透亮若水,比成人拇指还要大上几分。乃红宝石中的极品,鸽血红。似这般大小已不多见,更为难得的是尺寸一样。 当时他虽不识此宝,也只心念一动:跟钱呕什么闲气,何不伺候好了他莫家,老子再捞些好处。是以平日隐忍不发,不动声色。受吴笃信逼迫,这才吐露实情,怨怼之意自然流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