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网游之错乱时空 > 第20章 战绩辉煌

经过了解之后,诸葛亮认为南宋派遣船队前来,应该是友善拜访,而非来宣战或耀武扬威的,且与会者均持相同看法。 为了表示对南宋特使的敬意,及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诸葛亮乃大方地邀请东吴诸将共襄盛举。 尚未返抵驻扎地,数艘艨艟已出现在众人眼前。 诸葛亮及周瑜一行数人,边走边看着停泊在岸边百丈远的南宋舰队,犹如水中巨鲲般,庞然大物躺在大江上;所有人的眼睛全都为之一亮,不禁对南宋的水师战力感到惊讶,也认为有重新评估的必要。 已在营区外等候多时的将军陈到,看见诸葛亮、庞统等人回来后,忙即趋前道:“幸好对方是受大人的口头邀请,正式登门拜访,而非不请自来、挑衅生事的不速之客;不然的话,末将恐怕应付不来。” 答案获得证实,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虽然诸葛亮、庞统、张飞等蜀汉要员,对于南宋的造访已有心理准备,但是听完陈到的述说及看到停泊在江上的艨艟后,全都神情凝重;因为,南宋不仅动作快速,更是大张旗鼓、有备而来,若是直接宣战,恐怕会措手不及。 最惊讶的莫过于,以水师无敌于三国而自豪的东吴众将,尤以训练水师名着当世的周瑜为甚;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南宋有如此庞大的水上舰队,东吴原以长江及鄱阳湖为天险的如意算盘,恐怕要失算了。 周瑜与吕蒙两人互望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心里的惊讶及恐惧,连最后的自信亦荡然无存;二者咸认为双方若正面交锋,东吴是必败无疑。 南宋强大舰队忽然出现在联军之前,确是超乎众人想像之外;此举颇有帮和谈造势及压阵的意义,也打乱了联军自以为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反而陷入进退失据的不利局面,受到掣肘;由此可见,南宋当局早已摸清楚联军畏战的心态,于是摆出以战迫和的高姿势,令联军不得不屈服。 情势丕变,却不影响诸葛亮的判断力,仍可从容不迫地问道:“陈将军,对方来了几位特使,现在人在那里?” 陈到欣然答道:“大约在半个时辰之前,南宋来了三位使者,指名要拜访大人;当他们知道大人不在后,即回到艨艟,并表示等候大人接见。” 诸葛亮续问道:“陈将军,可知来者是谁?” 陈到点头答道:“其中一位身份最高者叫张宪,另两位分别是大人提过的杨再兴,及赵将军遇见过的岳云。” 骤然听到赵云曾经接触过宋将,使得周瑜认为诸葛亮不够坦诚,神情不悦地问道:“阁下,赵将军何时与宋将岳云见面,何以未告知我方?” 诸葛亮洒然笑道:“都督言重了!此事发生在贵我双方合作之前,阁下若有兴趣了解,稍后在下定当叙明。” 接着沉声续道:“陈将军,吩咐下去,今晚全营举办庆功宴,慰劳辛苦的官兵;邓将军,烦你走一趟,邀宋将晚上前来共襄盛举,不得有误。” 邓芝与陈到两位将军,异口同声地答道:“是,末将遵命!” 在邓芝与陈到两位将军离开后,诸葛亮对着东吴诸将洒然续道:“各位,既然来了,晚上就共同把酒言欢吧!” 诸葛亮的邀请,周瑜等人欣然应诺。 只是强敌在前,诸葛亮不但没有下令全体兵士全面戒备、枕戈待旦,反而要举办宴会,大肆庆祝一番;如此异常的举动,实在有违常理,教人难以想像,着实让鲁肃摸不着头绪,终于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而硬着头皮问道:“大敌当前,阁下仍可谈笑自若、置之度外,不像子敬早已魂飞魄散、寝食不安哩!” 显然在场者,包含庞统、周瑜两人在内,全都不清楚诸葛亮葫芦里卖什麽药,于是纷纷将目光停留在后者身上。 对于众人的神色反应,诸葛亮全看在眼里,觉得很有趣,乃意味深长地道:“既然南宋‘有备而来’,我们当然‘蓄势以待’罗!” 简单的两句话,让众人听得面面相觑。 蜀汉军队驻扎在柴桑西方小渔港,已逾个把月之久,在平常夜晚里,营区里面绝对是漆黑一片,教人难窥堂奥,虚实莫辨。 今夜,则是全然不同,为了慰勉劳苦功高的将士们,营区内特别举办盛大的晚宴;不仅在营区及岸边四处点燃火炬,使得营区犹如白昼般明亮,更在营区外周遭数里范围,摆设巨型火鼓,照亮附近林区及村落,与营区有相互辉映之效;如此布置,终于让心思缜密的庞统与周瑜两人看出究竟,也深信此举应当可以迷惑南宋使者的耳目,达到欺敌的作用。 应邀前来赴宴的南宋将领有王贵、张宪、杨再兴、郝政与岳云五位,及三十名精锐的岳家军;虽然人数不多,确教人不敢小覻。 相互介绍后,五名南宋“后生小辈”对于三国知名人物,像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美周郎周瑜、张飞、太史慈、吕蒙、鲁肃及甘宁等人均露出敬慕的神情,确有名不虚传的赞叹;然而,没有见到家喻户晓的关云长、赵子龙、黄忠与马超四大虎将,心中难免有些许失望。 邓艾领着五位将军来到右侧上席位置,恰与左侧的太史慈、甘宁、潘璋、吕范东吴四将遥遥相对,余下人员则安排到次一级副将的席位,以示尊重。 身为主人的诸葛亮则是力邀周瑜坐在主位,两人身旁则各有三位人员陪伴,分别是庞统、张飞、严颜、鲁肃、吕蒙及费禕;而李岩与陈到两人坐在左侧末席,吴懿与邓艾两人则坐在右侧末席。 由于没有见到自己崇拜的英雄赵子龙,坐在右侧次席的小将岳云坦然问道:“怎未见到鼎鼎大名的赵云将军呢?” 诸葛亮欣然答道:“赵将军另有要事,并未来此。” 时刻已到,由兵士充当的侍者陆续端出水酒及菜肴,晚宴正式开始。 虽然号称庆功宴,却因为是临时起意之故,且在备战状态下,陈到将军只能以简单水酒慰劳官兵;然而,纵使没有美酒佳肴及美女歌舞的助兴,也丝毫不影响与会的万名官兵兴致,划拳声及喧哗笑闹声依旧响彻云霄,不绝于耳。 趁着喧哗声四起之际,王贵、张宪诸宋将毫不扭捏作态地左右观望,甚至于远眺灯火通明的远处营区,想要一窥究竟;然而,放目四顾后,赫然发现营区像无止境般向四处延伸,根本难以看到尽处,心中不禁动疑。 几名贵客的神情变化,全都让诸葛亮、庞统与周瑜三人收入眼里,均明白障眼法已然奏效,可以和对手好好谈一谈了。 觥筹交错,酒酣耳热,晚宴已近尾声。 时候已不早,该是切入主题的时候;于是诸葛亮直截了当地问道:“杨将军,岳元帅意下如何?” 杨再兴面有难色地答道:“小将尚未有机会禀明元帅,所以才敦请王将军及张将军一道前来,请先生见谅!” 王贵卓然道:“元帅军务繁忙,暂时无暇与会;若先生可以等候十日,末将定可安排妥当,不知先生可否接受?” 诸葛亮、庞统与周瑜三人终究不清楚岳飞的个性,因而闻言略感意外,甚至于有些失望;接着联想到南宋主帅岳飞或许并不在阵中,所以杨再兴无法上禀,亦或是根本不赞成和谈之议,只是采缓兵之计而已。 对于王贵委婉的说法,诸葛亮觉得还好,乃洒然笑道:“请王将军转达岳元帅,只要彼此有诚意,在下可以等!周都督,你以为然否?” 闻弦歌,知雅意,周瑜淡淡地回应道:“当然!能够坐下来谈谈也不错;如若彼此没空,无暇见面一谈亦无妨!” 想不到诸葛亮与周瑜两人会摆出可有可无的高姿态,确实让王贵、张宪等宋将相当讶异;虽然后者感受到两人强大气势,仍可不卑不亢地道:“两位大人的话,小将定当据实禀报元帅,请耐心等候!” 双方再闲聊一番后,王贵起身致意道:“感谢贵方的招待,末将等人感到意犹未尽;然时候已晚,我们就此告辞,后会有期!” 就在南宋五位使者起身告辞,准备离开之际,已略有酒意的甘宁忽然冷冷地道:“各位,请留步!都督若不反对的话,末将想领教杨将军的高招。” 事出突然,不仅南宋五位使者感到愕然,连诸葛亮、周瑜、庞统等人也感到意外;倒是张飞、吴懿、太史慈、吕蒙等猛将则是点头表示赞成,不仅想一睹岳家军的身手,更有跃跃欲试的念头。 坐在甘宁身旁的潘璋,显然有醉酒迹象,口无遮拦地道:“杨再兴,是个好汉的话,就不要拒绝甘将军的挑战;若是不敢接受单挑,则是孬种一个而已,可以夹着尾巴滚了!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 潘璋语出不逊,使得会场笼罩在不安的气氛里,让诸葛亮、周瑜、庞统等人颇为尴尬,连张飞也觉得前者实在太过份了。 诚可谓士可杀不可辱,身为当事人的杨再兴修养再好,也无法忍受对方的谩骂及冷嘲热讽,闻言为之色变,忿怒之情溢于言表;他的顶头上司王贵察觉前者神情不对,迅即以眼神制止,并向诸葛亮等人略为示意后,语带不屑地道:“再兴,看来潘将军喝醉了,我们不予以必理会!” 虽然醉酒,但潘璋闻言仍然大怒道:“小子,你……” 自己部属酒后失态,已让周瑜面子挂不子了,于是不待潘璋说完,即对后者严厉斥责道:“住嘴!来者是客,我们焉能如此无礼!” 接着话锋一转,对着诸葛亮意气昂扬地道:“兴霸想要娱悦众人,本都督当然不反对,只是不知阁下及贵客们意下如何?” 好一个聪明狡猾的周瑜,竟然来一招借花献佛之计,不露痕迹地将烫手山芋转给主人诸葛亮及宋使王贵。 甘宁是东吴属一属二的猛将,诸葛亮当然清楚,自己很想欣赏其超凡入圣的绝技;而杨再兴的绝世身手,自己曾亲眼目睹,认为他有接近五虎将的水准;所以两强相争,胜负难料,且保证精彩万分。 诸葛亮静默片晌,坦然答道:“刀剑无眼,很容易误伤,在下认为不太合适;不过,若王将军不反对贵属和甘将军较量的话,在下亦无反对之理;只是希望两人在武技切磋上,应该点到为止,不要故意伤害对手即可。” 不愧是闻名于世、善用计谋的诸葛亮,可说是不安好心,其言乍听之下是反对两人比试,免得伤了彼此的和气,并将决定权交给王贵;实际上却非如此,而是将责任全部推给后者,他可以隔山观虎斗;也就是说,不管王贵心中愿意与否,都已经是骑虎难下了,仅余答应一途。 王贵、张宪、杨再兴、岳云与郝政五名宋将,当然都“看过”甘宁的威名,也深知后者的英勇神武,绝非易与。 面对一个史册记载的猛将,王贵不敢草率回应,于是与杨再兴互望一眼,却因感受到后者渴望一战的强大斗志,只好应允道:“甘将军盛名远播,末将极为敬服;杨再兴可以得到将军的指点,是其荣幸,在下乐观其成!” 众人闻言,热烈地鼓掌回应。 掌声犹未歇,甘宁已抱拳致意道:“感谢王将军成全!” 看见甘宁与杨再兴两人昂首阔步地走进场中央,比试即将展开之际,觉得宴会处不宜比试的庞统,忙阻止道:“此处狭隘,不宜比武;大家何不移驾到营门外空旷处,可以让两位尽情挥洒?” 与会者均认为言之有理,于是纷纷起身朝着营门而去。 晴朗的夜空,纵使没有明月高悬,唯在群星争辉下,仍是相当瑰丽悦目。 亥时已过,本该是曲终人散、各自赋归的时刻,却因为一场龙争虎斗即将开始之故,使得营门附近挤满了好奇的士兵,恰与夜空里的繁星相互辉映。 强劲的北风不时从岸边吹来,可以将甘宁与杨再兴两人的头发吹得四散飞扬,却吹不熄观战者心中高昂的情绪。 杨再兴腰挂“惊虹剑”,虎视鹰瞵地注视着对手,展现出泰山崩于前,仍可不为所动的坚毅神情;而擅使长枪的甘宁颇为敬重前者,且不愿在兵器上占人便宜,于是弃枪不用,改以自己珍爱的宝刀“吴钩”应战。 面对“前辈名将”甘宁,杨再兴心怀后辈之礼,语气诚恳地道:“小将再兴承蒙将军看重,定当尽展所学,请前辈留意!” 甘宁神情自若地回应道:“好!气度不凡,临阵不惧,果真是好汉一个,难怪乎岳家军如此厉害。” 两人先礼后兵,均表现出名将的风范。 双方均散发出强大的气势,连呼啸而过的北风都要退避三舍。 看到杨再兴展现出来的霸气,使得张飞生出浓厚的兴趣,也终于相信邓艾与庞统两人的描述,很想下场取代甘宁与前者较量较量;然而有相同的念头的,不只张飞一人,还有吴懿、太史慈与吕蒙三位猛将。 相对的,当王贵、张宪、郝政与岳云四位宋将,看到甘宁表现出的自信后,均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岳云更是想起常胜将军赵云,自然而然地将两人比较一番,直觉认为还是赵云略胜一筹。 甘宁与杨再兴两人相互感应到彼此的气机,同时在寻找攻击的机会。 “当!” 骤然间,只见到两人身影似乎同时晃动,相隔五丈的距离瞬间消失不见,耳际传来清亮悦耳的金铁交击声;紧张的气氛迅即弥漫全场,让观战的兵士全都屏气凝神,不敢言语。 交战双方均讶异对手身法的高明,及反应之敏捷,同时心中也生出惺惺相惜的想法;事实上,在甘宁首先察觉到对手杨再兴露出微不可察的破绽时,由于气机早已锁紧着后者之故,而能迅即反应,手中宝刀已化作一道飞虹,以雷霆万钧之势进击对手,瞬间刀芒乍现,刀气四窜。 其实,杨再兴的反应之快,绝对超过甘宁的预估;“吴钩”一动,“惊虹”亦动,无数的剑影形成一幕无形的剑网,及时拦截破空而至的刀气。 两道身影在广场上交互穿梭,令人目不暇给;除了少数几位眼力高明者外,旁观者只能看到刀光剑影而已,根本看不清楚甘宁与杨再兴两人的身影;由此可见,二者出招之快,移动之速,已超越正常人的视力范围。 仅是十鼻息的短暂时间,两人已经交手数十次以上,“当!”“当!”之声,不绝于耳,让观战者看得大呼过瘾。 抢到主动攻击先机的甘宁,原以为可以轻易压制对手的气势,甚至于逼使得杨再兴弃剑认输;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后者实力之强,临机应变之快,均超过他的预期;在连续进击十招后,仍然无法取得相对优势的情况下,甘宁心知肚明要击败对手,可能要改变战术,另想他法了。 素有“小霸王”之称的杨再兴,在南宋年轻将领中,可说是最出类拔萃、超卓杰出的一位,他的武技更在同侪中独占鳌头,直逼岳飞、韩世忠两大元帅;因此,即使骤然面对甘宁威力强大的刀势时,仍可保持临危不乱的心境,觑准刀招的虚实强弱,从容不迫地出剑挡格。 虽然可以及时挡下淋漓尽致的刀击,将对手的攻势予以瓦解掉,唯杨再兴还是难以展开有效的反击;因为甘宁内劲之强,变招之快,实在远超过他的想像,令杨再兴的剑势一再受到掣肘,而无法尽情发挥剑招;于是,只能采取守势,施展出自己精妙绝伦的剑法,并配合巧妙的步法,在身体周遭布下层层的无形剑网,尽挡凌空而至刀击。 然而,甘宁终究是沙场老将,临敌经验何等丰富,变招之快,岂是杨再兴所能望其项背;久攻不下后,前者迅即藉势鱼跃而上,“吴钩”绽放出点点刀芒,就像夜空中的群星争辉般覆盖着后者,教人虚实莫辨。 看见甘宁出神入化的刀招,从杨再兴上空奔泄而下时,王贵、张宪、郝政与岳云四人终于色变,全都为自己的同伴捏一把冷汗。 虽然没有明月争辉,唯在刀芒闪烁下的群星,依然相形失色。 凭藉着自己高人一等的感应力,杨再兴心知对手眩目耀眼的刀芒,似乎不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仅是迷惑自己心神的障眼法而已,而真正的杀招则是夹杂其间的凌厉刀气,确实教人虚实难辨。 艺高胆大的杨再兴面对倏忽而至的刀击,仍可保持心静澄明,于是闭上双眼,用心感应刀招的虚实,从容不迫地挥剑迎击。 杨再兴使出‘惊鸿一瞥’的绝妙剑招,迅即挥舞出绵延不绝的无形剑气,恰好能够拦住漫天而下的刀势,及时将无形刀气之卸往四周,令观战的兵士感受到气劲凌身的压力,纷纷闪避或退后。 “当!” “惊虹”与“吴钩”两把利器互不相让,紧紧纠缠在一起,而生出一连串的刀剑互击声响起,震撼在场每个人的心弦。 虽然刀法略逊于自己引以为傲的盖世枪法,却也是甘宁自出道以来,从未尝过败绩的绝世刀招;原以为在自己使出‘群星争辉’的绝技后,当能够打乱对手反击的节奏,不仅可以取得绝对的优势,更可以顺势穿透滴水不漏、固若金汤的剑网,甚至于给予杨再兴更大的威胁。 然而,结果却与甘宁自己的预期相差颇远,对手并没有手忙脚乱,或是反应不及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杨再兴确非泛泛之辈,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邓芝,当非夸大之词。 连续抵挡住数十刀击,虽然杨再兴并没有受到伤害,唯持剑的右手则是感到相当酸痛,显然对手的膂力更胜于自己;若此下去,恐怕自己会输在力量上,而非招式的运用上,于是剑鞘来到左手,以分担右手的压力。 刀光剑影中,由于两人的身影及招式实在太快了,使得大部份的观战者都无法看得真切;唯眼力高明者如张飞、太史慈、吕蒙等人,仍然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均对宋将杨再兴的剑法高明及临场反应,感到不可思议,留下深刻的印象。 纵使主人诸葛亮“同意”杨再兴与甘宁两人对打,却不希望见到二者因单纯的武技切磋,为了要分出高低而演变成卖命厮杀的情况;于是以眼神示意庞统及周瑜两人,是否该停止二者的较量,以免造成死伤;事实上,后者看见杨再兴出神入化的剑法后,已认定此僚的实力当与甘宁在伯仲之间,而在不愿意看到两败俱伤的状况下,乃欣然点头表示赞成。 或许是甘宁与杨再兴两人,缘于个人面子及国家尊严的因素,均存有输不得的想法,而使得比试更趋白热化,似乎有不分出胜负绝不罢手的意味;因此,周瑜立即告知身旁的太史慈,在必要时就出手阻止较量。 其实,有相同想法的不止诸葛亮他们,还有王贵与张宪两名宋将,当然也不希望看见两败俱伤的场面,使得双方因此而交恶;所以,二者均认为在必要时,该出手拦截甘宁气势磅礡的刀击,让杨再兴可以安然脱身。 精彩的对决,让张飞看得大呼过瘾,也想要下场玩玩,不禁吆喝道:“好啊!刀法快而猛,小子还可以挡下,的确不简单,使得俺也手痒了!” 没有向诸葛亮请示,亦没有向场上任何人打过招呼,率性而为的张飞凭着自己的好恶判断,骤然持矛飞身抢入刀光剑影中;由于事前完全没有徵兆,他的举动令所有观战者大吃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