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菁菁校园 > 绿水湖畔的人们 > 第45章  牟清来深夜跟车刘经理暗藏玄机

后来,倒塌的教学楼没有推倒重建,这是什么原因?一般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施工的一方说,教学楼的整体质量没有问题,不需要推倒重建,只需修理加固就行。而教育局的领导却对人说,推倒重建的资金缺口大,现在难以解决这困难。于是工人们在废墟上清理了残渣,在原有的地方增加了几根钢筋,然后用水泥灌了浆,等结实了就开始重新砌墙。这样的做法是否有依据,我们尚不得而知。在因为这社会的老百姓本来就弱智,他们不懂这些常识,上边怎么说老百姓就只能怎么做。如果老百姓有异议,他们就有一整套理论来说服你,告诉你说工人只管做工,农民只管种地,当老师的只管教书,别管这许多事情,因为这些不是你该管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国情。 牟清来在工地上操纵着升降机,也不管别的事情,只要有人把装有水泥和砖块的小车推到升降板上,他就一按电钮,机器隆隆一响,小车就升到高空。这时上面就有民工来把升降板上的水泥和砖块拉走。至于水泥与泥沙的配比和砖块的强度,他是无需过问的,因为这不是该他管的范围。至于工程优劣,他知道老板会有办法,只不过是验收的时候多吃几顿饭多喝几瓶酒的事情,再差的工程也能摆平。由此想来,汶川地震学校房屋倒塌,压死学生,本也就是在意料中的事情。 与站在手脚架上砌墙的工人比起来,牟清来的工作算是比较轻松,而且还不会出危险,虽然所得报酬不多,但他还是认了。 修理教学楼比推倒重建要容易得多,速度也快得惊人,不用几天,倒塌的部分就与原来的一般高。由于修补的部分水分未干,所以看去外表上还有些区别。不过这不要紧, 风一吹,过几天贴上墙砖,有谁还能看得出这里面的疤痕?就像人开膛剖肚动了手术,穿上衣服就不能看到里面的伤疤。这花花的枕头里面是稻草,其中的道理都一样。不管怎么样,教学楼现在就是这么做了,不管老师和学生乐不乐意。 现在工程进展非常顺利,到学生快放暑假的时候,教学楼就封了顶。接下来内外粉刷贴墙砖,这些都比砌墙浇大梁容易得多,也不会有多大危险。至于安装门窗、黑板、多媒体等等,这就更容易了,说快就能快,说慢就能慢,短则两个月,长也可以拖上半年时间。 夏天的太阳也很烈,一杯水倒在地上,没有几分钟它就蒸发了。干活的人衣服早晨穿到身上,不到半晌就像从水中捞出来的一样。工地上的民工们为此忍着,或者他们只有光着膀子干活。有的民工背脊上晒起了水泡,脱了皮,油光发亮,全身就像是裹了一层铁皮。 面对这样强烈的阳光,牟清来只有找来破草席搭遮阳篷。现在遮阳已经被太阳烤得发烫,但他却不能离开遮阳篷半步,因为在那是他做工的地方。他谨慎地掌控升降机,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他知道如果自己稍有不当,便有可能伤及同伴的性命。 接近中午的时候,刘经理走进了遮阳篷,他也感受到了遮阳篷里的热浪,说:“这里面好热啊?” 牟清来擦了一把汗说:“你甭进来,在外边凉爽些。”接着他又说:“这天气实在太热,简直就不让人好好干活。” 刘经理给牟清来递过一支香烟说:“本来想让大家早点休息,可是教学楼开学就要使用,赶工期只有辛苦大家。” “嗯,这我们都知道。”牟清来操纵升降机应着。推车里绞拌过的水泥随着升降机缓缓地上升,上面的手脚架上有人走来把装有水泥的小车拉走,升降机又缓缓地降到地上。 “今晚上你有事吗?”刘经理问。 牟清来看了刘经理一眼说:“这看你说的,我一个人的,晚上能有什么事情?” “没事你今晚上就跟我出一趟车。” “出车,去哪里?” “去了你就知道的。” “好吧。” 牟清来因为做事诚实,而且还不会计较报酬,因此刘经理就经常请他加班加点。 下了班,他去水笼头边冲了一个凉,洗去了一天的疲劳。吴玉兰和冬冬现在很迟回来,他胡乱烧了点吃的就上床睡觉。像这样的出车,他以前也有过几次,知道坐在车上不能好好休息。 地上的暑气还没有退去,低矮的工棚里十分闷热。昏暗的电灯高高地挂在芦苇席下,像是打了瞌睡似的。一只蜘蛛在芦苇席下织网,同时也在编织自己的梦想。 蚊子很多,“嗡嗡嗡”地响不停,还不停地在他的身上乱咬,惹得他不得安宁。 听到开门声,他知道吴玉兰已经带着冬冬回来。但是她没有惊动他,小心地自己进屋里睡了。 他裹着被单,只露出两只鼻孔出气,但是蚊子还是不饶过他,一有缝隙就往他的被单里钻,甚至就干涉在他的鼻子上咬一口。鼻子上痒痒的,怪不好受,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又重新把被单裹紧。 被单裹得长了也不好受,他全身又冒出了汗。没有办法,他只好掀掉被单走到工棚外面。外面的月光很亮,亮得能够看清远处的山峰和附近的房屋。教学楼却被手脚架包围着,静静地立在校园中央。学生已经放假,校园里没有别的声音,偶尔有蟋蟀的叫声,还可以听到蛙声。一抬头,他看见月亮在天上望着自己。他看见月光下有人向自己走来,知道这是出发的时间到了。 走在前面的是驾驶员朱师傅,刘经理和学校的李书记跟在他的后面。刘经理走到他身边说:“怎么你没有睡?” 他说:“蚊子多天气又热,翻来覆去睡不着。” 刘经理说:“车子已经来了,到车上你再睡会儿。” 四个人向汽车走去,朱师傅打开车门钻进驾驶室,刘经理和李书记坐在后座,却把副驾驶的位置让给了牟清来。 汽车发动,离开了学校。 此时已是下半夜,劳累了一天的乡村农民早就进梦乡,公路上少有车辆来往,倒是倒映在湖中灯光让人觉得十分耀眼。 牟清来坐在副驾驶座位上,随着汽车左右摇晃,不一会儿瞌睡来了。而此时坐在后座的刘经理和李书记却是精神十足,时不时地与驾驶员搭讪着说话。 黎明是人最乏困的时候,刘经理和李书记这时按捺不住先后打起了瞌睡,脑袋枕着后座左右摇晃,车内只有驾驶员的头脑还清醒着,紧握着手中的方向盘眼睛盯着前方。 不知什么时候,牟清来被刘经理的声音叫醒。他睁开眼看到已经天亮,太阳从车窗照进来刚好落在他的身上。他揉揉眼睛伸个懒腰,跟着朱师傅下了车。 眼前他看到的是一座石雕厂,厂房的路旁都是绿青色的大石块,戴着草帽石雕工人不停地在石块上雕凿敲打。不远处还传来“隆隆”的机器声,那是在切割石块。但是牟清来仍然不知现在到这里不是为了做什么,一声不响地跟在刘经理和李书记的身后。 转过几道湾,他们来到了一座办公楼前,此时刘经理让牟清来和朱师傅留下,自己和李书记走进办公楼里,说是要去找厂长。 不一会儿,一位穿着西服的中年人从办公楼里走出来,他的身后却跟着刘经理和李书记。中年人边走边说:“你们的事我怎能耽搁呢?说好的事就一定要完成,你们随我来看。”朱师傅和牟清来也随着跟在刘经理的身后。 这位中年男人就是石雕厂的厂长,他领着大家走到一座仓库门前。管理员打开仓库大门,大家走进仓库。 仓库里摆放着各种大小不一的石雕作品。厂长引着大家走到四只包裹的箱子面前,让管理员打开其中的一只箱子,里面露出一头浅绿色的厂雕狮子来,说:“你们看,满意吧?” 石雕的狮子栩栩如生,这么好的工艺,李书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走近前去伸手摸了摸。厂长不知道他是什么人,赶紧阻止他说:“你别碰!”这让李书记感到很尴尬。 刘经理赶忙向厂长解释说:“这是我们学校的李书记,他是陪我来看货的。” 厂长不好意思地向李书记笑了笑说:“对不起!” 朱师傅和牟清来站在一旁说:“像,雕得真像!” 厂长又让管理员打开另外三只箱子,露出三头石雕狮子。他说:“这四头狮子是二公二母,刚好是二对。怎么样?满意的话你们现在就可以装走。” 刘经理说:“这价钱?” 厂长说:“价格上好说,我也是个爽快人,给你打个八五折,你看这样行不行?” 刘经理说:“你能不能再降点?” 厂长说:“再降我就没赚啦。” “现在我只带了八折的钱,多一点我也没有。”刘经理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厂长说:“好吧,八折就八折,算我服了你。” 刘经理说:“我已经给你计算过了,打了八折你也不会赔本,只不过少赚了点。” 厂长说:“算你精明,跟你这种人是没生意做的。” 于是,刘经理让朱师傅把汽车开到仓库来,自己和李书记去付钱。 管理员和牟清来把箱盖盖上,不一会儿,朱师傅把汽车开进仓库,管理员开了吊机把箱子装到车上。工作很顺利,等刘经理和李书记付款回来时,他们早已把四只木箱装到车上。 汽车离开仓库时颠簸了一下,装车上的狮子也随之轻轻摇晃。而后上了平坦的水泥路,狮子就稳稳地坐在车上。 汽车离开石雕厂时,刘经理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原想厂长在价格上不会再做让步,现在他还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刘经理和李书记舒心地坐在后座上。牟清来还是坐在原来的位置上,他的眼睛望着前方,心里却在想这四头狮子拉到学校去会摆在哪里。 四头石雕狮子稳稳实实地压在车上,上了高速,汽车开始奔驰也不见摇晃得厉害。但来此牟清时觉得走的路钱与以前有些不一样,以为是交通路线变化走了近路,只有刘经理和李书记心里清楚现在要去哪里。 “自己是跟班,管他们是去哪里?”牟清来的心里这样想。 太阳一出来就很热,通过车窗正好晒在牟清来的腿上,让他感到腿上的皮肤火辣辣,何况汽车机器不停地散发出热气,踩在脚下的铁板也开始发烫,他不停地用衣角擦拭着脸上的汗。刘经理和李书记坐在后座上,也不停地喊着热。 牟清来心里想:“李书记现在来了也没有事,他本来可以在学校里吹凉风喝凉茶,为什么也要跟着刘经理来受这份罪?” 汽车下了高速来到一座小城,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但朱师傅却把车子停了下来,提起水桶跳下驾驶室去接水,因为他觉得汽车水箱里的温度实在太高了,如果不降一降温度,怕烧坏了发动机。 刘经理说:“也好,大家下车休息一会儿。” 街上饭店的服务小姐看见汽车停下来,便围上来拉客,看见刘经理和李书记的身份特殊,就把他们两人围了起来。 “老板,想吃什么?我们那儿什么都有。”一位小姐拉着刘经理的手说。 “我们那里有好酒好菜,包您满意!”另一位小姐拉着李书记的手说。 刘经理看了看身边的小姐开玩笑说:“什么都有,那我问你鲜奶有吗?” 那小姐知道刘经理指的是什么,便说:“有啊,只要您肯花钱,这里什么都有,跟我走吧!” 刘经理对李书记说:“怎么样?走吧。” 李书记也知道这其中的一二,就说:“这恐怕不大好吧?” 刘经理说:“这有什么不好的?没人会知道的。” 两位小姐赶紧拖着刘经理和李书记往饭店里走。 刘经理回头对牟清来说:“你等一等朱师傅。” 朱师傅给汽车加了水,和牟清来一起走进饭店。 两位小姐把四人引到一间包厢,这里有空调毕竟比外面的温度舒服。一位小姐说:“你们凉爽凉爽休息一下,待会儿再点菜。”她又低下头对刘经理轻声说:“您不是说要鲜奶吗?现要还是待会儿要?” 刘经理看了看李书记说:“现在不要,待会儿再说。”小姐会意地笑了笑。 朱师傅坐在那儿嗓子里渴得慌,问店里有没有什么能解渴的。两位小姐说:“有啊,有冰水,有啤酒,还有西瓜,你们想要什么?” 刘经理说:“那就先来一只西瓜。” “好的。”两位小姐说着走出包厢。 这时李书记轻声对刘经理说:“小心一点,你不要乱来。” 刘经理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就笑一笑说:“我知道的,我刚才是跟她们开玩笑的。” 李书记说:“你知道就好,我以为你是当真的。” 牟清来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包厢,见到这种场面有点拘谨。 小姐端来了一盘子切好的西瓜,大家一人一块拿在手上。小姐收了盘子,又让大家开始点菜。刘经理和李书记互相推让了一会儿,各点了几道菜。 一会儿酒菜上来,说好是新鲜的酒菜,可是刘经理觉得鱼有点变味,就叫道:“小姐,你过来一下。” 小姐应声来到刘经理的身边问:“有什么事?” 刘经理说:“这鱼可是新鲜的?” 小姐回答说:“是呀,新鲜的。” “你别蒙我了,我能尝出来,这鱼不是现宰的。” 小姐说:“那我去看看。”一会儿小姐回来说:“是厨师弄错了,他重新给你们烧一条。” 刘经理说:“这还差不多。” 李书记对刘经理说:“你这人挺精的,我们现在又赚了一条鱼。” 刘经理说:“您是深藏不露,不计小节,我哪有您精明?” 李书记听了笑笑。 不多久一盘新鲜鱼端上来,小姐把鱼放在刘经理面前,刘经理把鱼推到了李书记的身边,又把原来的那盘鱼隔着桌子递给朱师傅和牟清来,对李书记说:“快吃,这鱼要趁热吃,冷了就要变味儿。” 朱师傅昨夜开了一夜的车,现在一坐下来就想打瞌睡,没吃多少饭菜他手中的筷子就不自觉地掉落地上。李书记和刘经理见了说:“开车安全第一,就让他多睡会儿。” 吃完饭以后,刘经理有李书记的叮嘱也不敢独自去找小姐,大家坐在一起闲聊。牟清来从闲聊中大体知道了这四头石狮子的去向。 朱师傅醒来,看见大家都坐着等待自己,便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对不起,我实在太困了。” 刘经理说:“没事,现在好了吧?” 朱师傅说:“现在已经好点了。” 刘经理说:“那现在我们就准备上路。” 朱师傅说:“好吧。”他说着站起来。 于是刘经理去柜台结了账,大家开始离开饭店。刘经理和李书记并排走在前面,朱师傅和牟清来跟在他们后面。 大家各就各位上了车,朱师傅经过休息比原来有了精神,他将汽车发动操着方向盘离开小城,但此时刘经理和李书记又开始闭目养神。 汽车在公路上继续奔跑,现在的路况不是很好,车子有点摇晃。车上的石雕狮子似乎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兴奋,因为它们不久就要见到新的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