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都市言情 > 寻爱千年 > 第8章 

寻爱千年 第8章 

作者:匿名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就在这时,黄焕妹手里的枪响了,第三个鬼子兵立即摔倒在泥坑中,朝见他的主子上帝去啦! 从此,“黄焕妹单身赤手斗番鬼,俘虏缴枪带电船”的美谈,就传遍了虹城一带地方。红姑娘的英名也散布在老百姓当中,一直流传至今。 这个故事那么富有传奇意味而又自然可信,简直使刘九妹听迷了,她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聚精会神。只见她两眼圆睁,紧盯添叔的嘴巴,双拳紧攥,手掌心都沁出了汗珠。当她听到鬼子兵追上黄焕妹眼看就要抓住她的关键时刻,一颗心差不多提到了喉咙口;后来听到黄焕妹缴械押俘虏的开心处,又不禁卷袖子,恨不得上前去帮一摁。她的心完全被故事中的英雄事迹吸引住了。红姑娘又成了她新的心目中的英雄。 故事讲完已经是三星西斜的深夜了。九妹还在反反复复地问个不休:“黄焕妹到底是哪个村人呀?”“她到底在哪里抓到鬼子的?”“她家里还有什么人?”直到她自己在阿月家睡熟了,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念叨叨:“红姑娘……好……打番鬼好!红姑娘……我一定要学她,告诉阿哥……让他……” 第二天,九妹一下班就盼着阿哥回来,可一直到吃完晚饭好久,这才见国权回来向母亲报告消息。国权说,阿基哥已经扒艇回来,在添叔家吃过饭了,因为南边胡家堡的洪带哥、岑均哥来了,便和他们去村头大榕树下一齐谈论打拳练武的事去啦。 国权今年已经十五岁,因为父亲早死,母亲又改了嫁,一只一个亲人,所以爷爷林伯格外疼他,总把他当做小小孩那样看待。 当年父亲被凶残的乡勇们拷打至死的时候,他刚十岁出头,只记得父亲临死的凄惨景象,后来阿妈就不见了,从此就跟着老爷爷过活。爷爷的脾性影响着他,使他逐渐养成一种豪侠任性的品性,对什么事都不加思索,好打抱不平。 他和九妹家很熟,做什么事都喜欢和阿基、明仔在一起,因为在他的心里,九妹家的仇和自己家的仇联在一起,都是那些有钱人,财主佬,当官做老爷的人害的。有一次他和阿基谈起他父亲械斗伤重至死的事,立即拍了拍胸脯说:“一定要报这个仇,出这口气!我爹也讲过,你阿爸救过他哩!有什么事用得着我,你就说一声!”国权咬牙切齿地说,“往后要是见到胡家的人,我绝不放过他们!” 自从洪带前来传授武艺,国权总是不错过机会紧盯着看,他认为这是报仇雪耻用得着的。九妹也是一个最热心的观众,她也总在那里仔细揣摩,心领神会。 现在,国权跟九妹的母亲刚一说完话,便拉了九妹和明仔就走,直奔村头。 村头有棵老榕树,气根重悬,古藤纠缠,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树前一片小草坪是村里人晒渔具、晒谷的场所,也是年青人嬉戏的地方。刘芜宇他们常常夜晚在这里乘凉,到了晴朗的清晨就在这里打拳踢脚,练一些防身武艺。南乡的洪带原来作过大江外洋船上的水手,岑均是乡里的铁匠,两个人都有一身力气和功夫。洪带的功夫是在北方访师求友得来的,长于刀枪;岑均的功夫是南派祖传下来的,重在拳腿。前一年过元宵灯节舞狮子的时候,刘芜宇在虹城街上和他们相识,后来结成了好友。其中说起来还有一番不平常的经过。 虹城一带,过灯节兴舞狮子,各个有势力的堂口、乡局、厂商,都组织一班舞狮队借以显示自己的财势声威。也有些老百姓、贫穷人图热闹,自己组班舞狮的,不过为数很少。这年因为洪带刚回乡,图个新鲜热闹,就和岑均、陈海他们几个朋友组了个班,自己做了个狮子头,一直舞到虹城街上来。 那天正是春节后娱乐活动的最高潮,街上人山人海,争先恐后,抢着赶来看灯会,热闹非凡。洪带他们的狮子虽是红狮,装潢得并不华丽,但技术很高,他们把北方舞狮的一些特点运用过来,使传统的狮子动作更加灵敏舒展,富有气派,突破了以往的老套。因此沿街吸引了不少人。大家不断喝彩,奔走相告。人越聚越多,最后竟把大街拦断了。 洪带他们得到大家称赞,舞得越发起劲。洪带的绣球更似长了翅膀,旋转如飞,同时,岑均他们舞的狮子紧跟绣球,往前跃进。一会是“钻圈儿”,一会是“越沟”,最后,干脆在人群前面打起翻滚来。 正在这时,旁边横街里又传来鼓乐声,只见一个黄狮队舞将过来,那是风云乡乡局长、刘氏宗族族长建德堂刘树楷的狮子队。这刘树楷在西乡是一霸,在县城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灯节舞狮子,年年抢头牌。现在看这里人多便有意挤过来夺利市。 这虹城地方的风俗,舞狮分红狮和黄狮两种,黄狮压红狮一头,凡是红狮见黄狮到来,必须让路让场,沿途排彩利市,也都是黄狮所得,因黄狮往往有豪强官绅作后台,一般人不敢对抗,一见黄狮到来,只得退避一边。 可这、回却有所不同,一则因为岑均他们东跳西跳,没有注意;二则陈海他们正擂打在兴头上,没有马上把场子让出来;三则洪带初回来,不懂这一陋习,他实在没有把这黄狮子放在眼里,只道各舞各的,看谁能把观众吸引住,他们认为这是个比赛显艺的好机会。 因此,这只红狮不仅没有让路,反而舞得更欢。这可把黄狮班气疯了。他们的技艺本来不济,只是恃势逞能,现在见舞狮夺不过观众来,不禁老羞成怒,把充当护卫的乡勇派了过来,准备大打出手。 这情况洪带他们并未料到,但人群中围观舞狮的刘芜宇却注意到了;因为乡勇大部分又兼刘氏宗祠的看更佬和刘树楷的保镖,刘芜宇吃过他们的亏。 眼看洪带他们会遭到欺负,心中不禁激起一股怒火,但忍住了没有发作;直到乡勇在狮子和打鼓佬背后高高举起了枪,这才大吼一声,纵身一跳,执住那个为首的下砸的枪托。 刘芜宇这一声吼,吓愣了乡勇,也惊醒了洪带他们。红狮队的人见乡勇如此飞扬跋扈、仗势欺人,都就近寻找武器来抵抗,有用鼓槌的,有用绣球柱棍的,有用竹竿的,有用砖头瓦砾的,狠狠地把他们教训了一顿。这批乡勇,又都是些只知鱼肉乡民的大烟鬼,哪里能抵挡得住洪带他们还击?一旁的观众又在那里呐喊助威,直打得这帮乡勇抱头鼠窜。 这次事件发生后,由于洪带、岑均他们武艺高强,乡勇没敢来找刘芜宇的麻烦,倒是刘芜宇和洪带他们因此常来常往,结成了好友。 刘芜宇一心想着为父报仇,从此便跟着他们练习武艺。 这阵,大椿树前,远远近近好些人在围观晒谷场上的人练武,其中有老有小,有男有女,特别是几个年轻力壮、朝气蓬勃的庄稼汉,看得入了迷。 人圈中有个三十出头的壮年男子,手执一把短短的铁棍,在草坪上翻腾跳跃,他就是刘芜宇的武术师傅洪带。只见洪带一抖胳膊,把那根短棍舞弄起来,顿时,一条白光长练,闪闪的上下飞舞;接着,一个抖动,当空一挥,又成了一根长棒在草坪上横扫竖劈;飞舞时,恰似银蛇掩罩全身,劈斩时又似利剑钢刀。猛地“扑通”一声,那条银光闪闪的长练倏忽不见,只有洪带岿然屹立,脸不红,气不喘,手上还是那根短短的铁棍。 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洪带的武功,真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什么流星锤、三节棍、九节鞭之类,都是他拿手的武器。在兵器中又分软硬两种,软兵器和硬兵器不同,功夫特难,使不好会反伤着自己,练好了却比硬兵器的威力还大;因为它可长可短,灵活自如。防守时可以缠住硬兵器无法近身,进攻时可以突如其来,使对方猝不及防,兼有长短两种兵器的优点。 接着是岑均练习拳术。只见他来到圈中,猛一站定,稳如泰山,接着就前前后后地踢打起来。一会儿是双龙出海,一会儿是猛虎归山;这一个是金鸡独立,那一个是双龙抢珠。他打的是南派拳,注重手法和内功。他的拳腾跃少,弹腿也少,多凭一双手来劈、盖、盘、鞭、抛、抄、插、冲,看起来确实得心应手,前后贯通。 这种拳法,跟对方交手时不用横拦竖挡,重要的是顺着对方的气势,把它引向一旁,所谓“以四两敌千斤”就是这个意思。岑均的“内功”非常好,他劈掌可以连断三块砖,最厉害的是他可以把下面的砖头劈碎而上面的砖却还完好无缺。现在,只见他练着练着,猛然一个弓步,千子手向前劈去,随即,前面的那条小孩手腕粗的榕树气根,“咔哧”一声断成了两截。 岑均还没有收回手,刘芜宇就带头鼓起掌来。一帮打工种田的青年观众,这才如梦初醒。只听得一片鼓掌欢呼:“哇!再练一手!再练一手!” 青年们大声喊叫,掌声雷动。其中数刘芜宇的手拍得最响。 洪带和岑均都笑了,他们相互看了一眼。岑均高声嚷道:“哎!下面该阿基啦!” 刘芜宇怕热闹人多,更不愿在老人面前演练,可一时又推却不得。添叔走过来对他说:“怎么了?阿基!在自己村里还保密?看不起种田人怎么的?” 刘芜宇明白添叔用的是激将法,这时也身不由己了。只好脱了上衣,作起准备。他没有学洪带那样带上武器,因为他认为练武重在防身,就是反攻也不一定非有随身武器不可,所以一开头便看中了徒手拳术。当他跟岑均学习南派拳时,却又化入了洪带的北派基本功,这就使他的拳与岑均不同,别具风格。 刘芜宇光着肩膊,稳稳站定,随即一个起式拉开了架子。他时而如老树盘根,时而象青松挺立,时而如猛虎下山,时而象云燕凌空。那结实的肌肉,一块块随着动作在全身各处起伏不定,那黑黝黝的皮肤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整个身体挺立着时就象一座小铁塔屹立山巅。和他的性格一样,全部动作沉稳刚毅。在每个关键时刻,他又表现得十分敏捷矫健,当人们还没有来得及看清这一动作的来龙去脉时,他已经恢复了原先沉稳站立的姿势。这完全是刘芜宇的创造,南北两派拳术结合的产物。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防守要稳而柔,保护自己能持久;进攻要快而狠,打击敌人才有力,使得敌人无从还手。 洪带、岑均看着这个好友兼徒弟的新路数,越看越赞赏。九妹跳到阿基面前,缠着他说:“哥哥,你什么时候学到这手好功夫呢?快教教我!” “教你?几时见过女孩子打功夫的?”刘芜宇并没有把妹妹的要求当一回事。 “想当花木兰啦!”洪带笑着说。 “不!”九妹表示不能同意。却坚定地说,“我要做红姑娘,不做花木兰!”不管刘芜宇愿意不愿意,整个夏秋,每逢刘芜宇跟洪带、岑均练武的时候,九妹是逢场必到的,她怀着整治番鬼和巡巷坏蛋的念头,又把希望寄托在一身武艺上面。时间象流水般逝去,转瞬到了一九一九年六月。这一天,丝场里凝滞的空气突然发生了变化,就象有块石头投进了一汪死水,一圈圈扩大开来。首先是运茧女工,接着是每一角落,直到整个车间,大家都在悄声计议——说是省城来了一批学生仔在镇上闹事。他们手执小旗,大声叫嚷,到处搜查东洋货,有的学生仔还站在凳子上大声讲演,说什么:日本鬼子喝我们的血,吃我们的肉。甚至喊着说:我们不能做亡国奴,四万万同胞要猛醒,要猛醒!要取消“二十一条”!九妹对于生活中的每个变化都很敏感,她不只是好奇,而且有一种要求大变的渴望,所以她一听说有新鲜事就刨根究底。今天她更急于了解这些学生仔到底要干什么。 只等下班汽笛刚一拉响,她就拉着阿月冲出丝厂大门。当她们跑到龙家祠堂前面的广场时,挤满在那里的人群,真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当中到底是什么呢?她们人小,看不见,便向人缝里钻,一直钻到了最前面。一幅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在她们面前:广场当中堆满了东洋货:搪瓷盆、搪瓷口盅、洋伞、花洋布、洋汗衫、毛巾、玩具、海货等等,还有许多不认识的千奇百怪的东西。,不少学生模样的青年人,正在架起柴草,准备放火焚烧。“为什么要烧呢?”正当她们心中发生疑问时,一个年轻人已经划着了火柴,向柴草上一扔,立即燃起一片熊熊大火。 四胡的人都拍手叫起好来:“好,好!烧得好!看他们还敢不敢再卖东洋货!还敢不敢再当卖国贼!中国人绝不当亡国奴!” 灼亮的火光把人们的面孔映照得通红。火焰象潮水般翻滚,顷刻之间吞没了这堆东洋杂货。掌声一阵又一阵。虽说刘九妹她们一时还没有完全闹清楚,但却觉得这个青年说得对:中国人绝不能当亡国奴,中国人绝对不能当亡国奴!因此都情不自禁地使劲拍起手来。 刘九妹随即想起曾听人说过,日本仔想灭亡我们中国,要让中国人给他们当奴隶。 这时,在人群中,一个青年学生站在板凳上挥动手臂,大声疾呼地当众讲演起来。他慷慨激昂,嗓音都嘶哑了:“青年把高丽人亡国后的生活描述得淋漓尽致,“高丽人现在不许几个人聚在一起谈心,只许几家人合用一把切菜刀,好悲惨啊!”他说得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气愤填膺,满腔仇恨。 这个青年学生接着又说:“我们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不承认巴黎和会。誓死收回青岛。帝国主义梦想瓜分我们中国,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军阀勾结他们。我们要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他的声音越讲越响亮,响彻广场,“日本仔得寸进尺,野心不死。我们要对日经济绝交,抵制日货!同胞们!猛醒,猛醒!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 刘九妹的心里象立即燃烧起一团火,直冲脑门。这个青年学生,看起来比她大不了多少,也不过十九、二十岁罢,但知道的事情竟这么多!他要大家猛醒,不当亡国奴,他真爱国啊!他满脸淌着汗水,头上浓黑微卷的短发,脑前的一摄已经粘在额头上。衣服被汗浸得湿透,汗流满面也顾不得揩拭。由于激动,他那张白净的长脸涨得通红。当他讲到亡国奴的凄惨生活时,眼眶里竟饱含了眼泪。他边说边挥动胳膊,表示自己无限的愤慨和仇恨。他不象别的学生那样手臂纤细,挥动起来显得格外有力。 这个学生的身后,又走出一些同学,其中还有白衫黑裙的女学生,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叠传单向胡围的入散发。刘九妹挤过去很想拿到一张,圆家好找人讲给她听,可是还没等她赶上去,早就被别人抢光了。 这时,那个讲演的青年跳下凳子,用袖口擦了擦汗,换了个地方,又讲了起来。 “同胞们!现在是我们中国的存亡之秋,军阀、卖国贼勾结了帝国主义要出卖我们国家,我们如果不奋起,不抵抗,我们就要当亡国奴!” 刘九妹对这些学生满腔敬佩,特别是这个讲演的,最使她佩服。因为她看见其他两个学生劝他休息一下,递给他面包要他吃了再讲时,他不肯稍放弃一丁点的宣传时间,竟挥挥手拒绝了。 “真是个好人啊!”刘九妹不禁脱口而出,一面拉了拉阿月的衣角,轻轻地说,“不能让番鬼在我们中国横行霸道。可不能当亡国奴啊!” “番鬼就是坏,欺压我们中国人。番鬼没有一个好的。”阿月气得撅起了小嘴。 “是呀!番鬼跟东家巡巷一样,坏透啦!”九妹完全同意阿月的话,继而又一想,觉得又有点不完全对。“番鬼也不全都是一样。”她紧接着又补了一句。 “怎么不全都一样?”阿月立即质问九妹。 “洋人中也有好的。” “有什么好的?没有!就是没有!” “有!”“没有!”“有!” 两个小女孩不顾胡围人们的注意,当场竞争论起来。还是九妹警觉,拽了阿月一把,把她拉出人群。但是辩论并没有结束,一个说“有”,一个说“没有”。为了证实自己讲得对,阿月说:“有一次我上街,看见一个番鬼指手划脚,横冲直撞。举起哭丧棒就打人。我还听我爹说,他亲眼看见一个番鬼坐黄包车不给钱,拉车的向他讨,他就一脚把他踢倒在地,踢得他爬都爬不起来,还大日大口地吐血哩!你还说番鬼好?” 九妹见掰月说得有根有据,不由得不信服。她自己也受过番鬼的欺负。但是也确实有过一次,她亲眼看到过一个好的番鬼,便对阿月说: “那是四年前的事啦!我阿哥带我上过一趟省城。那一天,我们的小艇正扒到自鹅潭,恰好迎面碰上一条番鬼兵船。你是知道的,那里的水好深嗽!当时正停了不少番鬼大火轮,我们就顺着火轮绕道扒过去。偏偏迎头又碰上了那只番鬼大兵船横冲直撞地朝向我们开过来,我们的小艇来不及避开,一下子就给撞翻了。” “撞翻了?哇!”阿月禁不住叫出声来。 “可不是!不过我们的小艇马上就被救起来啦。” “都被救起来了?”来不及喘口气,阿月又紧接着追问下去:“一个人也没有受淹?” 九妹点了点头,接着往下说,“这是因为旁边船上一个番鬼,纵身跳到海里,是他把我们救了起来的。” 这件事九妹虽说以往也曾对阿月讲过,但却没有象今天这么详细。由于是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即使现在,都还历历在目,好象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她还记得:当时大家都在忙着扒艇躲大兵船,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们几个掉到海里去了,独有那火轮上的这个番鬼看到了便马上纵身跳到水里打救。要是救晚了,九妹她们准是没有命啦! 九妹的这一段讲述,叫阿月一时也闹不明白:难道番鬼当中也有好人吗?她们不再吵嚷,不再争论了,似乎都在思索这个问题。 就这样,她们边谈边议,一边走着一边想,不觉已经来到龙家祠堂大镬耳屋前,抬起头来一看,只见整个照壁墙上刷写了八个大字,每个字都有一人高。九妹她们不识字,只听得旁边一个青年店员大声念道:“卧薪尝胆,誓雪国耻!” 九妹弄不清楚标语的意思,但心里却又好象十分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