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都市言情 > 狂热战争 > 第2章  客家人的风俗

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现在我们这辈人也都随意了,这个环节很多忽略了。 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媒婆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回门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二)传统喜庆习俗。 1.诞生礼仪。 标志着一个人出生的庆贺和祝福,是人生中的开端礼仪。 催生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一般是婴儿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带着鸡、鸡蛋、面条、粉干等来到女儿家“催生”,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设宴招待。 小孩出生后,女婿要带着鸡、蛋、米酒(有的带几十斤)到岳家去报喜,外婆家要请客,至亲友好都会来参加,以表示祝贺。外公、外婆会回赠鸡和红蛋。 做三朝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先给小孩洗澡,请接生婆吃饭。外婆会送来大公鸡、鸡蛋、面条、糯米粉等。要做“三朝酒”,宴请外婆及亲房。有些地方还要给至亲亲友送红蛋,亲友在满月前会回送鸡、鸡蛋、面条等物。 做满月婴儿出生一个月,要做“满月”,外婆会送来大公鸡(很多地方送大阉鸡)、鸡蛋,还会送来婴儿穿用的衣服、小被、帽子、项圈、风衣、裙、银手镯和背带等,舅舅、舅母、姨姨等女家亲戚,一般都送小母鸡、鸡蛋、衣服、布料等,姑姑、叔伯等男家亲房也会来庆贺。 一百天小孩出生100天,也要庆贺。这一天,外公和女家的伯叔会拿公鸡来庆贺,其他亲属一般都要给婴孩送红包。 做周岁孩子出生一周岁,要做“周”,庆贺孩子“得周。”周岁比满月更为隆重,来庆贺的客人也更多。 2.寿诞礼仪。 做生日客家人与各地的习俗一样,每年做一次小生日,十年做一次大生日,但以做大生日较为普遍。从十岁“启十”起,一直做到四十或五十岁,到了六十以上,可称为祝寿。做生日要吃寿面和荷包蛋,示意长寿百岁。(此习俗亦已简化,只做大寿:六十岁以上) 不少地方,七十岁以上高龄、子孙多、家境较好的老人祝寿,要举行拜寿仪式。 客家人生日和祝寿,是知情人自行送礼,上门祝贺,先贺后请;除内亲、至交有发请帖外,不贺不请。 3建房迁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乔迁新居亦视为重大喜庆之一,要进行隆重庆贺。 迁新居要办“入宅酒”,宴请亲友和建屋工匠及帮工等。 (三)传统岁时习俗。 祭灶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吃罢团圆饭。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正月初一起床打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清明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区除大部分是春分扫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扫墓的。清明节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坛的。 三月三我们那一定在去摘“鸡肉菜”煮鸡蛋吃,说吃了不会头疼。 端午节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家家户户买肉、杀鸭、包粽子或者买包子。端午是个大节,许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会回家过节。 中元节客家地区多以七月十五为“鬼节。”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过节,谓“七月十四人过节,七月十五鬼过节”,也在七月半祭祖。 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个大节。吃月饼,赏月,庆团圆。各家各户要置办酒菜,买猪肉、宰鸡鸭过节。中秋晚上,家人团聚过节,饭后吃月饼赏月。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俗称“九月节”,是年尾大节,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出门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这一天,很多地方人们要带着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谓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说,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这一天,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过冬至要吃狗肉,还要留点狗油,防止烫伤用。 我第一的家乡——浏阳小河乡。 小河乡整个地势东南高峻,向西北倾斜递迤,东南部最高峰金钟湖海拔884.3米,西北部河谷地带沙洲滩,海拔165米,高差719.3米。地势高低起伏大。主要山脉皆呈东南朝西北走向,山谷平行相间,成雁行排列。在境内形成大小河谷和盆地多个。以金钟湖、棋燕山和石马岭呈西北递迤形成了严坪、潭湾、洲上和乌石等岗丘平原;以汉高岭自东西迤,形成了凰岗、田心、下布段等河谷盆地。 境内水系发育,地表切割强烈,山地丘陵隆起,长期处于剥蚀状态,山势陡峭,坡度大,以300居多,西北部低丘区内在150~200,70年代后,林木过量砍伐或不合理垦植,加剧了水土流失,加速了坡地切割与河床洲滩的形成。 小河境内属于中低山亚地貌。地表组成物质以变质岩、花岗岩为主,群山重迭,立峻挺拔,山高坡陡,切割深,自然植被茂盛,各区间的土壤分布大约可分成四类: 第一类为中性紫泥,土壤酸碱度呈中性,无石灰反应,质地偏泥沙,翻耕散坯,易于耕作,供水快,保水保肥能力差,这类土地主要在清溪、火厂、彪佳等沿主河一带。面积约有5000亩; 第二类为中性肥紫泥,由于大量施用了有机肥料,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蔬松肥沃,这类土壤主要分布花园塅、彪佳塅、新河塅、潭湾塅、严坪塅、易佳塅、乌石塅等区域。面积约有8000亩。 第三类为黄泥土,发育黄沙岩母质,沾性强、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质地多属壤土和沙壤土,水泥、气、热情况比较协调。呈碱性反应,这类土壤主要分布在火厂、田心、清溪、易佳、上冲、新河、石马、皇碑、册田、凤岗等区内的丘陵地带及西北方向的山脉地带,面积给为12万亩。 第四类为麻枯泥土,这类土壤质地疏松,易于风化,耕作层浅,保水保肥能力非常差,不利于作物生长。主要分布在罗霄山脉的白沙、枫龙、山口、黄坪、潭湾、石马、横岭、册田、火厂、小坑等区域内的边远山地,面积大约有75000亩。 岩石结构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黄粉石。易碎、易分化。主要分布在主河西面一带及小坑、白沙靠江西部分山地。 第二类:花岗岩。非常坚硬,是建筑工程的理想材料,主要分布在上冲、白沙、枫龙、山口、册田、火厂等区域内。上冲斑竹窝的花岗石是全市储量最大的山脉。 第三类:风化花岗即麻枯岩石,易碎,以皇碑、皇岗、乌石等区域内分布最广。 第四类:板页岩,比较坚硬,有水纹线,可用于建筑工程石料。以册田、田心、小坑等区域内最多。 第五类:鹅卵石,成形美观,大小不一,颜色多样,主要分布在主河一带的河床、洲滩上,是浇制混凝土的理想石料。 小河乡行政管辖:潭湾、新河、田心、火厂、皇碑、乌石、严坪7个村委会,2010年根据浏阳十二五规划,将浏阳城市化进程重新定位划归浏东新区。我出生在湖南浏阳小河乡田心村莲花组。 这个地名取得也很诗意化,让人们不难让人想到陶渊明的《爱莲说》里那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其实我也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引以自豪自己拿来炫耀下而已。我也没有那么高雅,只是说到莲花就想到这句千古名句。 咏荷的诗、词、曲、文章太多,掺杂不齐,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荷花的花语是清白、纯洁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地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 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荷花是Z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此外,它在埃及也被称作代表和平的友谊之花。 小河乡地处湘赣边陲,位于浏阳东南部,距市区84公里。与江西省万载县白水乡、黄矛镇和本市张坊镇、七宝山乡为邻。总面积为109.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86个村民小组,4030户,14612人。以汉族为主,仅有4名妇女为少数民族,即彝族、苗族、瑶族、土家族各1人。 该镇具有客家文化特色,我就是这一万多人中的其中一员。境内现有耕地面积17432亩,其中水田16129亩,旱土1303亩,有山林面积12.2万亩,荒山1.51万亩,道路、水面及宅基地1.9万亩。小溪河从东北面迤西流贯全境,计18公里。境内有大小溪河9条,分途汇入小溪河。 疆域界址:东部与江西省、万载县白水乡接壤。界起乌石村百公坳、浏万公路在此相连,通白水、潭埠等地。北迤有牛场尾,皇碑村大冲组与白水乡老山村接界。南迤边有大平山、石马岭二地均通白水乡,又南有潭湾村的山早坑、小云岗二地,与白水乡的草岭村相连。又南迤有严坪村的南棚下、葛滕冲、棋燕山三地,棋燕山通白水、黄茅二地。在南面有严坪栋、金钟湖二地,均通黄茅。与黄茅镇坳下、棋盘石二地为邻。严坪栋东迤至棋燕山,与黄茅镇南江村相连。金钟湖西迤有罗家坳、白沙城二地均与黄茅镇高桥村接界,又西有禁牌坳、棺材石二地;火厂村庙湾组和沙洲滩组均与高桥相连。在西面有火厂村,沿小溪河西迤至漩潭湾地段,与七宝山乡板坑、筀龙两村接界,北迤有汉高岭包粟埚,西北两面均与七宝山乡相连。 在北面有汉高岭与七宝山相隔,界起田心村汉高岭茶亭,通七宝山、永和,西迤有三层岭、土地庙、包粟埚三地与七宝山乡增加台相连。东迤有蛟龙皂、西坑尾、白米皂三地,与汉高岭林场、七宝山乡荷塘村相连,又东有白石王与张坊镇毛田相连,又东有皇碑村的高岭背、大佛寺拦河坝均与张坊镇洪沙村相连。东北部在皇碑村寒婆坳,张小公路在此接界。东迤有高岭,红星坳二地与张坊镇东坑相邻,又东有横巷、打鼓石、镜山、金鸡槽等地均与张坊镇相连。 小河素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有13044人,占总人口的97.71%,农民人均收入1400元。其中从事乡、村企业、加工、花炮生产近2000人,另有近2000人长期外出务工;非农业人口306人,占总人口的2.29%。气温:小河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温润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适应于水稻和各种喜温作物的生长。少数高寒山地水冷,日照偏少,则宜种一稻水稻或旱粮作物。小河乡平均海拔为400—500米之间的山谷台地,夏季凉爽,7月份平均保持在270—280C。超过极端高温360C以上的日数不多。气温的年变化比较规律:3月底至7月上旬气温处于上升阶段,3月份平均气温为100—110C;4月份气温逐渐上升;5月份进入夏季,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90—220C之间;进入6月份气温迅速上升,日平均气温为240—250C;下旬最高气温高于300C,日数有5—6日;7月下旬至8月下旬,正逢“三伏”“立秋”,民间流传着“二十四只秋老虎,晒破头皮烫伤手”,有10—15日可能出现极端高温。昼夜温差大,一般在40—50C。9月中旬高温暑热稍退;10月份进入秋季,月平均气温降至180—200C左右;11月份至次年2月份为有霜期,气温迅速下降;12月份下旬降到50—60C,开始出现霜雪。 近年来,坚持“交通先行,兴工强乡,科技兴农,教育为本”的十六字方针,开创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突出优烟生产和农业招商,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十里烤烟长廊”,小河乡共种植烤烟2500亩,亩平产值达1800元。发展“三黑”(黑山羊、黑兔、黑旱鸭)特色养殖,养殖数量达5万多只;充分开发利用水利、竹木资源,大力进行农业招商,引进企业5家,其中高峰竹地板厂年产值达500多万元;加快工业企业发展步伐,拓宽财税增收渠道,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全面进行企业的整合和管理,大力进行企改、扩改,促其上产值、上规模。其中小河烟花制造有限公司年产值已达1200多万元。 小河历来以种粮为主,盛产稻米,每年输出粮食在800—1000万公斤。山林资源丰富,盛产松、杉、楠竹。90年代前,每年输出各种林木用材达1000—1500立方米,楠竹45万株。成为浏阳用材林基地之一。乡内还蕴藏着不少稀有珍贵林木,樟、梓、楠(木)、香柏、银杏、杜仲、罗汉松、竹类有水竹、斑竹、方竹、筀竹、黑竹等。 境内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品种较多,数量不少。野生植物药材类的黄连、八角连、厚朴、七叶一支、天南星、黄精、夏古球、车前子、黄荆、六月雪、山苍子、大青、半边荷、摇竹肖、钻山枫、大血藤、犁头根钩腾;果食类的有板栗、尖栗、杨梅、柿子、猕猴桃、金樱子、桃、李,此外还有香蕈、木耳、苦槠等。野生动物兽类有野猪、豪猪、果子狸、野兔、獐、野鹿、水鼠、竹鼠;鸟类有野鸡、竹鸡、斑鸡、鹰、猫头鹰、啄木鸟、画眉、布谷、燕、杜鹃、黄雀、野鸭、雁、白头翁、翠鸟、湖鸡、白鹤等;水生及两栖类的有鲤鱼、草鱼、青鱼、鲫鱼、鳙鱼、鱼秋、鳝、虾、蛙、蟹、蚌、螺、鳖(团鱼)等;昆虫类有野蚕、蜘蛛、蝇、蚊、蟋蟀、纺织狼、蚱蜢、蝴蝶、蜻蜓、蝉、螳螂、野蜂、蝗、萤等;爬行类有各种蛇及晰、蜴,还有蝎、蜈蚣、百节虫等毒虫。六十年代前山林中有虎、豹、豺狼之类猛兽繁衍栖息,后因森林过伐,难以生存,早已无踪影。又因农药污染,捕杀过度,使野生动物逐渐减少。喜鹊、乌鸦、麻雀在70个代前,境内数量最多,可惜现已绝迹。 乡内过去没有矿产资源的记录,据县志记载,火厂村榨家组为毒砂矿点,规模小,矿化微弱。2002年11月在皇碑村横岭和新河村民安组发现有甲长石矿,储量较丰富、品位高。属非金属矿藏。 山川名胜:小河乡境内山川名胜不少,民间传说颇多,过去却无记载,今拾庶民口传,略记其中。 (1)汉高岭,位于小河乡北面,海拔638米,古名汉岗,明朝初年改称汉高岭。解放前是境内出入永和、浏阳重要通道之一,山上设有茶亭,专供过往行人歇息。古代山上建有寺庙数座,山上古木参天,风景美丽,传说汉高祖刘邦出朝察访。途中遇险曾在寺庙隐居避难,刘回到朝宫,僧侣才知刘邦为当朝天子,遂将其遗物收集墓藏,故今山上有汉高墓址。 (2)金钟湖,位于小河乡东南部浏万边境,属罗宵山脉在境内最高峰,海拔884.3米。四周森林茂密,不见天日,靠山北面原建有寺庙,周围百姓群群结伴进庙焚香献果,终年络绎不绝,传说寺庙藏有宝物——金钟,它以不同声响告示人们将出现什么祸福灾殃。故有人顿生歹念。想要夺金钟,可屡屡都不能得手。当年一地霸脑羞成怒,要强夺走宝钟,寺中保管金钟的老和尚无计可施,只得带着金钟跳进湖中,与宝钟同归于尽。故得名金钟湖。 (3)老龙潭,位于金钟湖北麓2公里外的龙山河上游。龙山河发源于金钟湖北面山谷,接纳溪涧数条沿山谷蜿蜒奔流,在严坪村马栏冲境内从一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落入约六十米的崖底,下面有一个十米见方的深水凼,因水深莫测人们称为“潭。”潭底水下有石槽、洞穴,藏有蛇、龟、蛙类等水生动物。一年盛夏,游人至此,看见潭中水面一巨蛇浮游嬉戏,被传为此处藏有龙王之说。而得名老龙潭。溪河被称为龙山河。 老龙潭地处深山峡谷,三面悬崖石壁,灌木纵生,北面河谷两岸有高耸挺拔的青松,树根扎入崖缝中,使人望而生畏。河水在不到20米宽度的谷底湍湍流向远方。远眺崖上河水飞流直泻,白雾朦胧,“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情境由然而生。 (4)八仙下棋,位于火厂村白沙组境内。相传当年八大神仙云游四海,济世人间,他们经过小河东南面一座大山时,见此处青山绿水,奇石怪林,风景优美。便停下小憩。吕洞宾和张果老棋瘾正浓,遂在一四方大石山盘膝而坐,摆下战局,其余六仙环绕四周,亲睹“厮杀”,不知不觉时过七七四十九天,难分胜负,两人杀个天昏地黑,总难尽兴,其他六仙只得催他两亭罢,一起四天宫。八仙离去时,为了不让残局被人破坏,将8人坐过的地方点成八个山峰,中间那块巨石棋盘至今仍留下了那盘未完的残局痕迹,后来人们把这里称为“八仙下棋”或称“棋盘石”均指一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